郑敏相关论文
郑敏是九叶诗派中现今仍然活跃于文坛的诗人,她有着对诗歌意象的主体思考,有着敏锐的感知与深沉的思考。在诗歌创作中她寻求情感表达......
1940年代西南联大诗人的诗歌读者批评,尝试发掘悲剧生成机制,再现多重灾难面貌。西南联大诗人以好奇心思变更悲剧场景的洞察视点,驱动......
郑敏的十四行组诗《诗人与死》(1991)是为纪念九叶派诗人唐祈而作,充分呈现了诗人从早期的现代主义向后期的后现代主义转型之踪迹。使......
在1990年代文学创作对“建立起现代汉语的主体性”的呼唤中,语言界的“字本体”说与文学艺术界的“字思维”论彼此呼应、互文见义,......
郑敏在诗坛活跃了半个世纪,在她身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世界性的诗歌思潮和文艺思想的痕迹。 40年代她以中国新诗派的一员登上诗坛,在......
九叶派诗人郑敏,是中国新诗现代化进程中不得不提的人物。在新中国成立后,因各方面的原因放弃诗歌创作,直到1978年,郑敏才回归诗坛......
被诗评家誉为“世纪之树”的郑敏(1920-)是中国新诗发展的亲历者,从上世纪30年代末开始新诗创作,到21世纪的今天,郑敏的诗歌作品和诗学......
作为汉语诗坛“世纪常青树”的“九叶”诗人郑敏,从上个世纪40年代初涉文坛从事诗歌创作,到今天仍在思考着中国新诗的命运,是汉语诗歌......
郑敏作为跨越中国现、当代两个时期的重要女诗人,首先以“九叶诗人”的身份立足于诗坛,著有《诗集:1942-1947》,并因诗歌生命哲学而享......
一头短发,甜美的笑容,健美的身材,当昔日的“跳水皇后”再次走人人们的视线时,她的头衔已经变为一家名为POTONO电商网站的创办人.......
郑敏旱在四十年代的诗歌创作中,便开始了对生死问题的探讨,而创作于八十年代的组诗《诗人与死》是她早年对生死问题进行哲理性思索的......
艺术简介郑敏之,1957年生,河北临城人,自由职业艺术家,现居石家庄。幼始习书画,少时攻篆刻,为西泠印社社员,有奇人之称。书涉真草......
论文通过对郑敏1979年后的诗歌创作和诗学思考两个方面的考察论述,认为在郑敏那里,诗与思两者交融互动、相得益彰,并获得了各自的......
女性写作对女性生命意识不懈的叩问与求索,是女性写作的核心内容,是构成女性写作指向的基质。在女性作家的创作里,她们的写作一旦凸现......
郑敏诗歌创作的艺术来源虽然深受冯至和里尔克的影响,但这只是她诗歌创作的主要艺术来源,而不是全部来源,并且是在其后期诗歌创作中;在......
郑敏诗歌有广阔而深邃的精神空间,包容丰富多彩的精神意识,其中的生命意识、历史意识、宇宙意识是贯穿其诗歌的三种主导性精神意识......
隐忍是郑敏的生活态度也是她早期诗歌的主要特征,其具体内涵是勇于面对生存困难,独自承担苦难,并始终怀抱希望;隐忍诗学的形成与郑......
新诗的发展的一个历史传统,就是将胡适所提倡的白话如何由一种散文化的口语发展为文学语言.这方面的成就应该说是确定无疑的.因此,......
以总结九叶诗人郑敏一生成就的十四行诗作为献词,以描述她的生存境况的“闷葫芦的曲折之旅”作为上篇,以梳理她的研究现状的“花开花......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郑敏在早期诗歌中的抒情方式大都属于“独自”式的青春之歌,可“独自”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随即进入生命的低吟。......
进入上世纪90年代,郑敏着重思考古典诗歌传统之于当代诗歌的价值,认为古典诗艺有许多地方均值得当代诗歌学习和借鉴,如节奏感、结......
郑敏是九叶派的著名诗人。著名诗歌评论家谢冕在《新中国诗歌五十年行进的轨变》一文中,盛赞“郑敏和牛汉是当今创造力最为旺盛的代......
郑敏在对“五四”以来汉语变革反思的基础上,借用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表达了重构以“字”为本位的汉语文化、接续文言传统血脉的......
郑敏早期受西方现代主义影响,追求诗歌的含浑、象征,写法上多用意象,追求思想的感觉化;在结构上追求深度模式.郑敏诗歌构成玄学妙......
关于新诗发生及意义的研究,已经有很多既定的成果,而值得关注的并非只有对新诗发生及其意义的评判本身,还有研究者们如何得出这一......
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本土化,经历了一个从侧重“解构”到强调“建构”的过程。郑敏的解构诗学着眼于语言与传统、意识形态与文......
里尔克中期的“物诗”启发了中国现代诗人对外部世界的客观描摹,但这一影响止于技法层面,既有的研究也多关注其间的相似性。然而,......
从中国第一件立体围女性内衣,到第一条立体“凸裤”……他始终以“早跑20秒”的创新精神,以智能为引领,以文化为基因,以健康为理念......
郑敏,女,著名诗人及评论家。1920年9月出生干北京,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学习外国文学,入学后转入哲学系,攻读西方古典哲学,1943年毕业于西......
死亡命题在郑敏的早期诗歌里,并非映射着过多残酷和恐惧的味道,诗人将情感沉潜,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生”与“死”的对接,从而找寻隐蔽......
《视唱练耳教学研究札记》是我国首批专职视唱练耳教师郑敏总结五十余年教学经验而写成的一本视唱练耳教学书籍,具有科学理论的指......
期刊
被誉为诗坛“常青树”的郑敏是当今创作力最为旺盛的诗人之一,她的少年时期正是20年代新诗的发源开创时期。郑敏在西南联大学习期间......
郑敏在文坛的活跃期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在40年代后期,一个是在80年代以后,在这两个时期都贯穿着她自身独特的现代意识。而......
作为诗人的郑敏在20世纪80年代带着她的诗论著作重新回到文坛。早期侧重研习西方文论的她到了晚年蓦然回首,却发现曾经被忽略的中......
郑敏1940年代的诗歌如同九叶派诗人的诗歌一样具有一种文化统合品格,同样表现现实,但她关注的是人性的现实,是艰难世界中勇敢面对艰难......
在中国现代新诗流派中,“九叶诗派”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现代主义诗派,成员较多,各有艺术个性,但又凝聚成相对统一的共性特征。袁可嘉......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产生和发展大致是一个由尝试到深化,由单一到丰富的过程,而九叶诗派的诗学理论和创作实践在深化和丰富的过程中......
文章解析了郑敏作品<金黄的稻束>,探讨了九叶诗人郑敏诗歌创作中探究人生主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人活着应勇于承担人生之重.......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金黄的稻束》作为郑敏早期诗歌的代表作品,是从感性体验到理性刻画的一次过渡。诗人借助于凝重的意象,在物我交流的双重矛盾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