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经相关论文
1661年初,郑成功命19岁的世子郑经留守厦门,亲率大军攻取台湾,荷兰人很快被压缩在少数要塞里负隅顽抗。一年后,郑成功驱逐荷兰守军,为维......
一直以来,郑成功作为收复台湾的英雄而留名青史。史书很少提及,光复台湾后仅仅几个月,郑成功便溘然长逝。而他离世的直接原因,竟然是被......
康熙大帝在继位执政60周年之际,特举行“千叟宴”以示庆贺。 在宴会上,康熙敬了三杯酒。第一杯敬给孝庄太皇太后,感谢孝庄辅佐......
合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闽南文化在台湾地区的延伸与发展。而明郑政权首先把闽南文化移植于台湾, 对闽南文化在台湾......
南明坚持抗清的郑氏政权,曾先后三次在日本铸“永历通宝”铜钱,清代江日升在《台湾外记》里面有详细记载,这早已成定论。1994年4月......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公元 1624年被荷兰殖民者占领。民族英雄郑成功( 1624- 1662)于清顺治十八年二月至十月,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
文章简要论述了清康熙统一台湾的形势、策略与过程。先是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主义者,为祖国光复了台湾,大有功于中华民族。但时移势......
康熙元年,郑经渡台,承袭其父郑成功的延平王之位,有意反清复明而难以实施,故将其思念明王朝的心志隐含在诗集之中.他的《东壁楼集......
[摘要]郑成功(1624-1662),字大木,是我国明清之际著名的民族英雄,但是让后人惋惜不已的是他在收复台湾后一年就郁郁而终,年仅三十九岁......
某些"台独"学者为了替自己寻找历史根据而称郑经在台湾"独立建国";中国大陆也有人"以古鉴今"而说郑经是分裂国家的"台独分子".对此......
史料记载中的郑经多是怠政、荒淫的负面形象。随着《东壁楼集》作者的明确,为我们重新认识其作者郑经提供了最可靠的资料。郑经深......
<正> 郑经(1642——1681年),字贤之,号式夫,福建南安人。他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的长子,康熙元年(1662年)继承延平王位,奉亡明正朔二十......
康熙朝清廷与占据台湾的郑氏政权有过多次谈判,郑经在谈判中声称台湾"非中国版图",始终坚持"效朝鲜例",其目的是要把台湾从祖国的......
本文透过通信双方当时的活动情况,确考新发现的郑经致“荷兰出海王”函可能写于1663年1月16日或1664年1月6日;原东印度公司在巴达维......
顺治十五年(1658年),郑成功率领北伐军包围南京,后因中清军缓兵之计,意外遭到清军突袭。郑军大败后,清军乘势进剿,并且颁布禁海令,致使郑成......
《延平二王遗集》自发现以来即受到士林的珍视,关于作者之一的郑经从未被怀疑过。直到1994年朱鸿林在证明《东壁楼集》为郑经所作......
围绕李茂春籍贯、字号、功名、人生历程、交游,在文献分析基础上,进行文本分析,重新书写李茂春生平事迹,还原其应有的历史地位。从......
郑经是郑成功的嫡长子,是郑氏集团的第三代领导人。他在坚持抗清以及开发建设台湾方面有许多建树。但由于没有处理好婚姻和情感生......
明郑时期,许多文人学士追随郑成功和郑经移居台湾。他们关心时局的发展,更关心台湾岛上发生的各种事情,忧国忧民之余,写下了大量的......
本文以日本《华夷变态》书中唐通事向江户幕府所提供的清初台湾郑氏集团的情报为中心,考察了日本对于郑氏集团政局发展、清郑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