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米面黄杆菌相关论文
将椰毒假单胞菌与酵米面假单胞菌(即国内通称之酵米面黄杆菌)进行了对比研究。在形态学,生理特征,生化反应,底物利用试验,抵抗力与药物抑......
本研究测定了40株酵米面黄杆菌在实验条件下的产毒水平,并分析了产毒水平与菌株血清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40个菌株均能产毒,产毒能......
我国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流行趋势浅析刘秀梅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pseudomonasco-covenenanssubspfarinofermentans.简称椰酵假单胞菌)是我国学者1977年在东北酵米面中毒食......
根据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生理生化特性,在抑菌实验基础上,研制出以无机盐和无机氮源为基础,以有机碳源为限制因子的双抗生素合成培......
期刊
本篇报告是用三株酵米面黄杆菌(暂定名)的代表株(CO7,CO8,CO14),同椰毒假单胞菌进行对比试验,并以铜绿假单胞菌,洋葱假单胞菌,贪食黄......
1984年11月7日,河南省郑州市郊区南曹乡席村李彦峰一家五口因食用自己培植的变质鲜银耳而发生食物中毒。潜伏期为3~15小时,初期仅有......
银耳是一种高级的食用菌和药用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省70年从外省引进银耳人工培植技术、并先后在南召、泌阳、商邱、开封、......
1985年5、6月份,泌阳、上蔡二县先后发生三起变质鲜银耳引起急性中毒事件,中毒人数共13人,死亡4人。中毒发生后,中国医科院卫生研......
酵玉米面中毒是属于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中毒中一种病死率较高的细菌性食物中毒[1].2000年8月~2004年9月我地区发生5起酵玉米面......
食变质银耳中毒——附22例报告王德清于天林陈永禄食用变质银耳中毒,国内已有报道。因无特效疗法,病死率高,为进一步引起重视,将我们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