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变化相关论文
水文气象因素引起的重力变化是影响地震重力变化成果解释的重要因素。以中国北疆地区为研究区域,借助全球陆地数据同化系统(global ......
期刊
地壳形变和物质运移是现代地球物理学和大地测量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任何地壳运动过程均包含两种最基本形式,一是地壳介质本身的密......
地球重力场是地球本身及其周围一个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物理场,其分布特征是地球形状和地球内部介质状态的反映。地球重力场的信息在......
利用IERS协议上的方法和DE405星历文件,基于三峡地区CORS站和重力台站位置,计算了从2011年到2015年6月固体潮每2 h对三峡地区地壳......
1978年5月使用了18台精度较高的重力仪在南京和北京分别建立了地震系统的重力检定场.本文结合以上成果和有关重力比较测定的资料,......
唐山地震前观测到了重力场随时间的变化,但该变化是否可靠?引起了国内外地震工作者的关心。 本文研究了CG—2型重力仪的观测精度和......
<正> 一、前言我国地震系统重力联测工作开展已近廿年,主要运输工具为汽车,同时也使用火车、飞机联测。自七二年起我队开展火车重......
本文在考虑各种干扰因素(如温度、气压、地下水和台站高程变化等)的同时,详细分析了唐山地震的后区域重力场变化的几个特征。分析......
基于形变与密度变化耦合运动理论,利用时变场内重力垂直梯度的计算方法,采用直立长方体模型,根据青藏高原平均降升速率,模拟计算在......
地震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地震的发生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损失。地震的孕育和发生过程伴随着地球内部质量的重新分......
地震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在我国乃至全世界范围给人类生命与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地面重力观测技术受观测环境条件所限制,数......
利用GRACE重力卫星RL05月重力场数据,获取尼泊尔大地震前后震源区周缘2010—2015年每月重力变化,以及震中点位重力时间序列。基于......
世界尚有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包含着不可思议的谜。如美国加州的“神秘点”,它是一个“重力异常”的地方。还有在发生日全食前后......
针对位错理论难以解释断层面之间的旋转转动的问题,该文基于子断层叠加法,利用经典点源位错理论,得出了矩形断层向-位错引起的空间......
陆地重力观测获取的时变重力信号是研究地壳内部孕震区介质变化的重要依据.利用贝叶斯平差方法处理了川西地区2010-2012年的流动重......
本文对2017年以来中国地震局在南北地震带采集到的5期相对重力测网数据进行了平差计算,简要分析了甘东南研究区内测点平差精度,进......
利用2018年庐山重力短基线场绝对重力和相对重力观测资料,基于绝对重力控制下的相对重力联测方式对庐山基线场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基于CORS(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站网综合解算,采用负荷场移去恢复技术,研究了温州-丽水区域环境负荷引起的......
针对不同环境因素对重力影响,采用经典的负荷理论,计算了陕西地区大气、陆地水储量以及非潮汐海水变化等环境负荷引起的重力效应并......
采用三峡地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和重力连续观测数据,结合水文气象和地形资料,计算大地......
GRACE重力卫星观测较传统重力测量具有观测范围广、不受天气影响、无困难地域限制等优点,并已证实探测到几次强震造成的同震重力变......
在高精度大地测量观测数据处理和相关地球物理解释中,大气负荷由于影响较大,需要考虑。利用全球大气模型和区域气象站气压数据,采......
利用新疆地区南疆测网2015~2016年阿克陶地震发生前后共5期流动重力资料,以点线面的形式分别分析震中附近测点重力值时序变化、测......
本文对武汉测绘科技大学 (WTUSM)重力基准点在暴雨后不久引起的观测异常进行了测试和研究 ,包括对测点附近的土壤在饱和前后的密度......
本文在考虑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陆地水储量变化影响后,利用2002年4月-2015年4月GRACE卫星RL05月重力场模型获取了2011年日本Mw9.0......
为了研究芦山地震的孕震过程和震源区的长期构造过程以及解释实测的震后形变和重力资料,采用分层介质模型,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考......
本文推导了断层活动与地面重力变化的理论关系,讨论了与断层活动有关的三维形变场变化与实际观测的重力变化之间的关系.利用位错理......
探讨如何运用GRACE数据进行重力变化的计算和分析.对GRACE重力场位系数的最大阶次选取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月卫星重力场模型计算了中......
用球体位错理论计算了三峡坝区和北京地区由汶川地震(Ms8.0)产生的同震位移、应变、重力和大地水准面变化。对比2004年苏门答腊地......
以辽宁省近年来流动重力观测数据为基础,统计监测区内主要地震事件(灯塔M5.1;朝阳M4.6;海城M4.4)与重力变化的对应关系,通过分析重......
通过对西北 GPS网络重力变化的系统分析及其与地震活动关系研究认为 ,重力变化与地震活动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与构造活动存在密切的......
在我国大陆开展的流动重力重复观测是监测地震前兆异常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对大地震前流动重力场观测资料研究结果表明,区域性持......
利用陆态网络100个基准站的首期观测数据,建立了基本覆盖我国大陆范围的高精度绝对重力基准,各基准站点值精度均小于5.0μGal/a,为......
根据经典的球谐函数方法,为满足正交化要求,观测数据需要覆盖整个球面,而对于地表局部测量数据,则无法应用球谐方法解算重力场模型......
认识地震发生规律是预防和减小地震灾害的重要研究内容。因此,从物理规律出发,探索地震发生的规律以及其影响因素是非常重要的研究......
智能手机发展到今天,很多人都感受到了它带给我们的便利--一部智能手机可以在我们横屏看照片时,非常智能地把照片一起横过来并且把照......
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一般难以察觉,而真正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大规模地震,在人们发觉时又......
通过使用"LGADJ"软件,分析范县地震前后的重力场变化特征发现:震中附近的重力点值在地震的孕育—发震—震后调整阶段,出现了下降—......
收集、整理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及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重力资料,给出玉树地震前后不同时空尺度的重力场时空变化结果和具有构......
以Molodenskiy的三维不均匀潮汐理论以及孙文科等的球对称地球模型位错理论为基础,本研究借助互换定律和扰动方法,推导出一整套计算......
发生于2011年3月11日的太平洋沿岸日本东北地区的MW9.0地震是日本近代史上最强地震,也是全世界过去一个世纪的第四大地震。由地震引......
华北地区2009年以来实施的统一流动重力网由1000多个相对重力点和11个绝对重力点组成,约以半年为周期。为了提取其趋势性变化特征及......
为研究断裂活动与重力变化的关系,对甘宁陕交界地区2005—2013年的相对重力资料进行了相同基准的拟稳平差处理,剔除干扰因素,提取可靠......
关键词:文安5.1级地震;流动重力观测;重力变化;重力场 中图分类号:P315.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66(2012)03—03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