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褐霉素相关论文
金褐霉素(Aureofuscin)是由金褐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ofuscus)产生的一种次级代谢产物,属于四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抗真菌......
通过分子克隆技术获得了金褐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中新基因aurT(Genbank登录号:MH247109.1),并利用高效表达、基因敲除、高效液相色......
为了得到金褐霉素高产菌株,采用紫外和化学诱变方法,再通过对突变株推理选育得到一株制霉菌素抗性的菌株NTG-UV-35的产素单位最高,达......
对金褐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ofuscus.n.sp)固体培养基进行筛选,筛选出金褐链霉菌每支斜面产孢子达120多亿个的固体培养基,约是原先......
通过复合诱变的方法获得金褐霉素的高产菌株。首先采用紫外诱变,筛选到高产菌株UV-0709-40s-3;再以UV-0709-40s-3为出发菌株,采用E......
通过高效表达金褐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中的调控基因来提高其产量。本实验从野生金褐链霉菌SYAU0709克隆aurJ3M基因,连接载体pMD19-T......
在发酵液中分别加入乙酸钠、丙酸钠、丁酸钠、乙醇、正丙醇、正丁醇作为前体,进行前体的种类选择、加入量及加入时间的优化实验。结......
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找到金褐链霉菌较适合的发酵培养基:玉米淀粉和葡萄糖为主要碳源,黄豆粉和酵母粉为混合氮源。较优的发酵条件为:接......
将纳他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中的基因PimM置于PermE之下进行整合性表达,克隆至大肠杆菌-链霉菌穿梭质粒载体pSET152中,构建表达载体PBJ......
通过研究金褐霉素对果蔬采后品质的贮藏保鲜效果,开发金褐霉素作为抗真菌的食品防腐剂。将冬枣分别用金褐霉素和纳他霉素(1.0 g/L)......
采用单因素实验分析和正交设计法找到金褐链霉菌较适合的发酵培养基配方:葡萄糖40g/L,玉米淀粉20g/L,蛋白胨3g/L,黄豆粉10g/L,MgSO4·7H......
金褐霉素是一种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真菌抗生素,在食品防腐和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金褐霉素的特性,综述其生产及研究进展,......
金褐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ofuscus)是从我国土壤中分离得到的链霉菌新种,其产生一种四烯大环内酯类抗真菌抗生素——金褐霉素(......
选择8种大孔吸附树脂,根据它们对金褐霉素的吸附率和解吸率,筛选较优的金褐霉素吸附剂;并且对金褐霉素提取纯化的样品进行红外光谱......
采用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方法,从发酵液中提取金褐霉素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其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发酵液采用大孔树脂吸附分离金......
冬枣老少咸宜、营养丰富,且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及食疗价值,素有“枣中极品”的美称。但冬枣感染链格孢属(Alternaria alternata)、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