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地震相关论文
基于四川省、贵州省、重庆市数字地震台网的三分量宽频带波形资料和震相报告数据,使用Geiger定位法和ISOLA反演方法,对长宁MS6.0地震......
加卸载响应比(LURR)方法是通过固体潮加卸载过程中的某一物理参数的响应差异探查区域应力场演化.本文将这一方法应用于2019年6月17......
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8月宜宾地区(28.0°N~28.5°N,104.6°E~105.1°E)记录的地震资料,利用最大似然法估算b值,得到了宜宾地区b值......
川西北地区深切峡谷发育,地震扰动频繁。峡谷内高陡岩质斜坡在强震扰动下,通常会发生震裂松弛,进而导致失稳,因此研究其强震响应意......
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发生6.0级地震,截至8月20日总共记录到3级以上余震64次。此次地震发生在一条北西向的隐伏断层。为分析区域......
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在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 km。地震发生后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热议,迅速成为热点事件......
2019年6月17日,四川省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对当地建筑造成严重的破坏。选取震中长宁县双河镇为研究区,通过获取地震前后的无人机......
四川长宁6.0级地震发生后,作者第一时间前往地震现场,获得第一手震害资料。基于"散、脆、偏、单"评估法,对当地建筑物震害特点和成......
将深度学习到时拾取、震相关联技术与传统定位方法联系起来,构建一套连续波形自动化处理与地震目录自动构建流程,对于高效充分利用......
2019长宁发生MS 6.0地震,利用CODE全球电离层格网数据、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GPS数据、震中区域GPS数据,分别计算全球、中国区域垂......
通过对长宁6.0级地震前后经固体潮和零点位移改正后的重力静态观测数据、重力仪实时观测标准差(S.D.)和舍弃数量(REJ)数据的分析,......
北京时间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43秒,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MS6.0地震,震源深度16km。为了更好地了解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文中利......
地震活动突然爆发改变了地下岩石的空间位置以及密度分布形态,从而引起观测重力值的变化。通过对长宁6.0级地震重力静态观测数据的......
通过对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地震的初步调查,得到结果:学校建筑,特别是中小学教学楼的地震风险最高。我国十年前实施的“校安工程......
2019年6月17日在四川宜宾市长宁县(28.34°N,104.90°E)发生MS6.0地震,余震发育。本文利用区域测震台网的地震观测数据基......
近年来,建立现代传播体系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传播生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习近平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