阉党相关论文
1644年十二月,一个疯和尚突然出现在南京。寒风刺骨,別人都在睡觉,他的夜生活才刚开始。他跑到皇宫外,叩着洪武门大喊大叫,自称是大明亲......
文徵明曾孙文震亨是家中的老来子,他出生那年父亲已经56岁,哥哥文震孟11岁。年事已高的父亲对待这个幼子已不像管教长子时那么严苛,给......
朱棣称帝后,当初那些慷慨激昂地要同他势不两立的文臣武将,除了少数几个敢同他死磕而丢掉了小命的之外,绝大多数都改换门庭,投靠了他。......
一 长洲(今江苏苏州)的文氏一族世代以诗书传家,家族之中名人众多。文徵明曾孙文震孟出生在这样的家庭,自幼便受到家中的文化熏陶,就......
历代文人传奇之二十二 生活在明清之际的黄宗羲,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文人、学者、思想家。文人学者有很多,但能称得上“伟大”......
【摘要】 《五人墓碑记》盛赞五位义士在面对阉党暴力时英勇不屈的反抗精神,深刻阐发了“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重大意义。为了歌颂......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9-112-01 在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个......
【摘要】 人常说,文物会说话,文字也会说话。精美的文章不是躺在纸上的文字,而是站在纸上的能大声呼喊能眉目传情的生命。今读《五人......
摘要:高中文言文教学历来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把课文肢解,使语文课成为文言知识梳理的讲堂。其实细心的教师往往能够......
刘若愚本名刘时敏,父亲刘应祺是辽阳协镇副总兵,因为反对李成梁放弃辽左故地而遭其打击报复,郁郁而终。哥哥刘茂芳投身军旅,战死昌平。......
与西方科学相比,《徐光启评传》指出中国科学的停滞,在于缺乏建立在形式逻辑公理系统上的数学作为基础。爱因斯坦曾经在一封信中说,中......
董其昌成为热门話题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试想,他才高八斗,又是帝国重臣,传之千秋万代可谓顺理成章。 “立德、立功、立言”是中国读......
摘 要:黄宗羲生当明清易代之际,从早年的御史公子,到中年的反清义士,再到晚年的儒林名流,其一生角色之变换堪称精彩。也许困苦对豪杰来......
国有三不祥: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晏婴 “似这般荒凉也,真个不如死!”失魂落魄的魏忠贤耳中......
晚明耶稣会士的来华使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一场交流运动就此展开,与这一现象几乎并行发展的则是晚明政局中日渐激烈的党争问题。因此,在......
学位
黄宗羲(1610-1695年),字太冲,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省余姚县黄竹浦人,清初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明末东林党人黄......
明朝末年,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积弊日深.君主昏聩无能,宦官把持朝政,政治昏暗不明.天启六年(1622年),爆发了大规模的陕北农民起义.这......
傅山始终关注佛学,明亡之后,傅山为道士,仍研读佛典,与佛门方外友情谊颇深,他主张子学与佛学相融,从中吸取营养,启益思想,寻求精神......
焦芳作为《明史·阉党传》第一人,史论一直对他保持着比较一致的负面评价。其奸臣身份已被定型,除了被后世作为历史反面典型进......
《樵史通俗演义》较为全面而客观的描述了天启、崇祯和弘光三朝的党争,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阉党与东林党和复社之间的复杂而激烈的政......
公元17世纪初.中华神州大地.饿殍遍野.民怨沸腾,天人共怒,外敌人侵.大明王朝已面临分崩离析、生死存亡的危急境地。一批忧国忧民的东林党......
水火不容 东林党和阉党如何走到水火不容的地步,很多史料有不同的说法。要说仅仅是魏忠贤迫害忠良,显然缺乏说服力。除了东林人士行......
【正】 (一) 李玉的《清忠谱》传奇,反映明熹宗末年东林党人与苏州市民反对阉党的斗争,而且着重写了天启六年三月十五日苏州市民为......
晚明时期,朝廷内部日益激烈的党争,成为晚明政治生活中的一个中心主题。党争是明朝衰败直至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成书于清顺治年间的《......
天启六年五月初六日京师王恭厂大灾变造成了巨大的社会损伤与混乱。魏忠贤对东林党残酷迫害的特殊时期赋予了这次灾变非同寻常的政......
作为明王朝厂卫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内行厂,尽管仅存在短短五年,但其历史作用不容忽视。内行厂在皇帝集权与阉党窃权的双重目的中诞......
自万历中叶以降,明王朝开始衰落,内忧外患接踵而至,统治者日益昏庸腐败。以顾宪成、高攀龙为代表的清流士大夫大会东林,渐渐形成了一股......
明末历史人物阮大铖集政客、诗人、戏曲家于一身,作为封建政客,一生周旋于政治漩涡中,为了功名利禄,不择手段,不要名节,表现出一副封建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