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指数相关论文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缓慢增长和结构调整的常态化。在经济结构转变和增长势头调整的关键时期,我国提出了以创新为导向的国家......
随着人工智能产业迅猛发展,中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产业的结构和空间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出现了跨越行政......
长江经济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压舱石”的重要作用,2018年数据显示,地区内共创造了我国44.76%的国内生产总值,在经济产出上为我国......
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东部地区优先发展的不平衡发展战略的制定,区域间金融发展水平形成较大差距,人口逐渐大规模向经济发......
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2008年国......
无论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集聚都是经济活动中的普遍现象。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集聚现象为经济学家的研究提供了......
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总枢纽,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产业的迅速发展,金融资源在空间......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窗口的东部沿海地区,经过长期积累许多产业都进入了成熟期,伴随着产业的成熟,东部发达地区遭遇到了土地、人力、环境......
产业集聚程度的测度结果受所选产业加总水平与地理单元大小的影响,后者应以集聚过程中溢出效应的产业边界与空间边界为基础。当前产......
集聚分析表明,通过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调整,我国外贸出口产品的总体结构得到了明显改善....
对广西文化产业的集聚度实证分析表明,图书馆业、群众文化服务业、艺术科研机构业和其他文化及相关产业是静态集聚指数和动态集聚......
通过对赫芬达尔指数及人力资源能力系数在描述科技人力资源集聚能力方面的局限性分析,提出了综合数量与质量特征的科技人力资源集聚......
近十年来,我国地区出口发展很不均衡,通过构建集聚指数和动量指数,分析1994~2002年外贸出口的地区特征及变化趋势,并以外商投资企业......
"浙中城市群"作为浙江省三大主体城市群之一,在浙江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义乌凭借小商品市场的先发优势,逐步成......
在中国工业化深入推进过程中,产业集聚是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而集聚效应来源于何种生产要素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本文从......
通过引入经济距离变量,架构了一个具有动态变化特征的经济空间。通过将地理空间和经济空间中的SP指数值耦合,建立了能有效衡量产业......
根据地理范围的不同考察层面以及集聚驱动力的不同性质,本文选取了小地理范围、自发性两个视角研究产业集聚,结合马歇尔产业园区理......
城镇化是21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结构性矛盾的关键点。当前,我国所面临的......
利用2010-2013年中国高新区企业统计数据,按照瞪羚企业初选标准,选取具有高成长特征企业,研究这类型企业的产业地理集聚状况。利用......
本文利用1998~2009年中国企业层面的数据,从省、市、县三个层面,分别测算了中国30个两位数制造业、163个三位数制造业和430个四位......
利用2010—2015年中国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瞪羚企业初选统计数据,研究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高成......
构建静态集聚指数LQ和动态集聚指数Aijt两大集聚模型,测算2010~2016年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静态集聚指数LQ和动态集聚度Aijt,归类......
利用产业基尼系数和行业集中度CRn指标对中国20个大类制造业门类的集聚性进行了测度,并对其中主要的3个门类进行了细化研究,得出结论......
低度、中度和高度开放的创新网络在创新集群创立和解体的动态演化过程中,其表现出的小世界性对创新绩效的效应有着较大差异.创新绩......
2011年国务院批复确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选择2009—2013年时间段,通过将制造业按三分法分类、计算并比较绝对集聚指数、相对集......
产业整合是最近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不同领域的学者都有着不同的理解,本文主要是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空间布局的调整......
当前我国正处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上下共识。十七大明确......
近些年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的地域不平衡情况越来越突出,积极承接东部加工贸易发达地区的转移产业是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均衡......
产业集群是每个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它会给集群内部企业以及区域经济带来诸多集聚效应,如降低交易成本,解......
从城市层面出发,以城市创新活动参与主体角度构建集聚效应指标体系,建立双对数函数集聚效应模型研究城市创新集聚效应。通过测算20......
文章利用文化产业集聚的EG指数和CR指教对中国文化产业2007-2011年的集聚水平进行了测度,在对文化产业集聚进行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
为了解工业园区发展的集聚能力,对影响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工业集聚指数的因素进行研究。运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交通运输、劳动力费用......
本文在借鉴区位商和Hoover系数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产业静态集聚指数和动态集聚指数,利用不同细分程度的27个行业,计算了四川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