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震相关论文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是地震频发地段,历史上曾发生多次6.0级以上地震。自2003年德令哈6.6级地震以来,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又在2008年和......
选取1990—2019年我国西部地区258次破坏性地震事件的灾害损失资料进行空间化处理,以每次地震烈度区的面积、死亡人数、受伤人数、......
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规模最为庞大的巨型走滑断裂带,全长2000余公里。该断裂带在山东和江苏省内晚更新世以来主要沿安丘—莒县断......
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价是强震山区风险评价和防灾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2017年Mw6.5九寨沟地震诱发的国家地质公园内1022处滑坡为样......
通过统计分析北京地区历史地震时期的文献资料和现代地震的记录数据,基于历史地震和现代地震目录数据,运用ArcGIS、MapSIS等软件的......
快速而准确的人员死亡评估结果是震后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而在通常情况下建筑物的破坏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众多历史地震......
一百年前(1906年),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强烈大地震,碰巧当时有电影胶片记录了地震发生的过程,这启迪人们可以通过胶片记录的大量科学图像......
翻开《中国地震目录》(科学出版社1971年版)的附录部分,里面有这样一条地震记载:315年(晋建兴三年正月)“平阳(临汾)地震,崇明观......
本文看重从余震能量的分布及地质条件来研究江苏省溧阳县6.0级地震序列活动。一、历史地震活动背景溧阳县位于江苏省南部。历史上......
文中研究了北京及其周围地区的历史地震和地震地质资料,并在此基础上估计了基岩运动的参数。众所周知,局部地质、地形和土质条件等......
本文根据地质、地貌、物探、震源机制、地形变、历史地震等资料,分析了东川——宜良地区强震重复发生的构造原因,得到的结论是:小......
中国历史地震研究会成立暨全国历史地震学术讨论会,1988年6月24日—28日在山西繁峙砂河召开.61个单位的120位代表出席会议.中国历......
唐贞观二十三年八月癸酉朔山西临汾发生一次强烈地震,史书记载这次地震的人员伤亡数矛盾极大,本文就这一问题做了分析探讨.
Tang ......
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迅速,国家兴建了很多重点工程,这些重点工程有的是建在地震多发或有大地震背景的高......
我国的抗震设计规范以烈度区划图作为设防基础,其本质上是对地震破坏作用地区分布的一种预测,因此可看做供抗震设计用的地震影响......
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分析和考证,认为1911年2月1日福建德化县城关发生了一次破坏性地震,震中烈度Ⅵ度,震级44/3.同时分析了《时报》宣......
本文收集了1614年平遥61/2级地震的各版本地震目录的参数、记录此次地震的历史史料、关于该地震的研究文献,对比了山西断陷盆地的1......
本文梳理出地震考古在国外的发展史,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探讨开展地震考古的方法与方式。 一、国外地震考古发展简史 ......
1511年北京·霸县(旧称霸州)等地发生了地震,这是北京历史上比较重要的历史地震之一。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有人提出这次地震是“河北......
海原断裂是青藏高原东北缘一条重要的陆内活动左旋走滑断裂,于1920年发生过里氏8?级特大地震,形成约230km的地表破裂带和高达10.2m......
提出一种测定历史地震的新方法.其测定对象是湖泊沉积物,测定方法是磁化率为特征的环境磁学方法.其目的是将保留在湖泊沉积物中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1830年磁县712级地震是一个活动水平高、持续时间长的强震序列。近年来邯郸遥测地震台网记录到沿磁县地震极震区方向发生的大量小地震。根......
本文分析了目前地震资料现状及其在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如宏观震中与微观震中的差别 ;中源地震的破坏现象 ;震中位置的不确定性......
本文以贵州历史地震为基础,提出了贵州历史地震和地震区划的新认识,讨论了地震区划在城市建设中的意义,分析了地震与滑坡、岩崩等地质......
采用历史地震资料和统计方法研究了希腊Ionian海Kefallinia转换断裂带的两条断层(Kdallinia和Lefkada)的整体强地震复发行为.研究......
1605年海南岛东寨港发生了重要的地震陷落事件,本文在东寨港采集了305cm长的柱状岩芯DX孔,对岩芯进行了粒度、年代学、地球化学元......
叙述了朝鲜半岛及其近海历史地震的史料概况,对区内地震活动强度进行了概述,给出了区内历史地震的震中分布图,并对区内地震史料做......
为了研究地震异常对地震预测及震后引发次生灾害的影响,收集整理1911年之前的历史地震数据,建立中国历史地震数据库。通过对地震及地......
郯庐断裂带山东段又称沂沭断裂带,发生了中国大陆东部最大历史地震,即1668年郯城级地震,安丘—莒县断裂是其主要的破裂段;该断裂现......
通过查阅宁夏6级以上地震的历史记载和各版地震目录,对历史资料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并对固原6级以上的历史地震进行实地考证。最后通......
通过分析地震史料和近代地震调查资料,总结得出辽宁省的地震灾害有以下特点:(1)类型较多,除了浅源地震外,还有由人类生产活动诱发......
历史地震损失重建是地震损失预测的一种方法,也是用于区域地震风险分析模型验证的一种手段。在介绍了历史地震损失重建一般方法的......
黄海及其边缘 ,经历史地震资料整理、地震参数估定与编目 ,截至 1949年 8月 ,共有M≥ 3级地震 2 187次 ,其中M≥ 434级地震 2 5 9......
受环太平洋地震带影响,华北平原地区地震频发,尤其是处于中国首都经济圈的京津冀地区的地震事件备受关注。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及地......
介绍了历史档案资料在防震减灾中的意义和中国近50年来在整理历史地震资料方面所做的工作及历史地震档案资料在工程地震及地震烈度......
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大规模工程开挖,以及一些遗址、古墓等的抢救性挖掘,为地震考古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工作平台。本文简要回顾了国......
在对某地区的未来进行地震危险的预测时,由于所要依据的地震资料的缺乏而使要进行的预测遇到困难甚至不能进行,而对政府或社会来说,进......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于2011年5月4—10日在陕西省西安市联合举办了“20......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和贵州省地震局于2013年10月25—27日在贵州贵阳市联合举办了“历史地震与地......
1668年7月25日晚8时许(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山东省郯城发生8%级大地震.它是中国东部最大的历史地震,波及范围北至辽宁,南达广......
<正>库仑应力作为研究地震轮回中构造应力场时空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研究断层上应力状态及区域地震危险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如,......
区域构造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水利枢纽,尤其是大型水利枢纽的选址,对投资、决策影响具有重大意义。文中从某拟建大型水库库坝区区域地质......
该文概略介绍了四川汶川8级地震的主要特征和形成机制,介绍了余震的情况,讨论了关于地震预报问题。笔者认为.以历史地震资料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