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养晦相关论文
摘要:唐宣宗李忱(810-859),是大唐帝国的第十七位继承人。原名李怡,母孝明皇后郑氏。唐宣宗在位13年,从一个不受人待见,地位低下的皇子、......
2018年4月中旬笔者访问美国,有机会与官方、学术界以及媒体交流。因正值中美贸易争端升级,美国向中国挥舞关税大棒,中国发誓将以“同......
2014年11月,北京AEPC首脑会议让世界感受到了中国大国外交的魅力。 中国在11月份完成了一系列密集外交活动,包括主持亚太经合组织......
1月18日,一架飞机从北京起航,目的地是大西洋彼岸的美国首都华盛顿。那里,一场代表美国最高规格的欢迎仪式已经预备好,来迎接中国国家......
【摘要】后危机时代背景下,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变化,继承与发展“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思想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大学生海洋......
在国际政治上,中国“以大事小以仁”所赢得的善意,成为协助西方国家解决问题的资本。但在“负责任的大国”和“不干预外国内政”之间......
岁末年初,外交部举行一年一度的外国驻华记者新年招待会,这也是外交部发言人制度30周年的“生日会”。但“生日会”收到“特殊礼物”......
从奥巴马6年来的外交实践及其指导思想和理念来看,美国可谓进入了“韬光养晦”阶段。今后,奥巴马所代表的这种外交转型能持续多久呢?......
世界新纪元似乎开始了,而中国参与新纪元规则设计的愿望尤其强烈。 3月23日-26日间,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央行网站连续发表3篇文章......
韬光养晦是一个阶段性的战略,而不是一个教条。韬光养晦不能管100年,中国外交是很复杂的,在哪些方面韬光养晦,哪些方面有所作为,要具体......
在我理解中,这次周边外交座谈会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 一是研判形势。习总书记指出,我国周边环境总体上是稳定的,但是周边环境以及我......
现在证明,把“韬光养晦”等说成是我们的外交方针、外交政策,效果是不好的。尽力表白和辩解也是不可能有什么效果的。 外交方面的......
6月27日,我有幸聆听了外交部长王毅在“第二届世界和平论坛”午餐会上的演讲——“探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这是王毅自今年3月......
“中国的GDP今年要超日本了?” 5月份,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的推测还让人将信将疑,6月19日,日本经济产业部发......
“亚投行的建立,怎么估量它的重要性也不为过。”在今年5月来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时,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赵厚麟在接......
2013年6月7日,在安纳伯格庄园举行的“习奥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中美关系又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美国总统奥巴马则表示......
得失本相驳,而圣人眼中,得失“性”非异。楚王失弓,其思,必有楚人拾得此弓;孔子则感,一人失一物,一人得一物;老子则悟,得失皆为天道,吾等当活......
当今世界国际格局日益变化,大国之间的实力此消彼长,如何定位中国未来的外交姿态,将深刻的影响国际在局势的走向.回顾过去的三十年......
本文以现实主义、自由制度主义、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对邓小平“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思想简要分析,试图得出一些有别于传统......
“和平崛起”战略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对外战略,它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三个依据:苏联解体的深刻教训给我们重要启示,中国周边环境的严......
邓小平是我党杰出领袖,更是伟大的政治战略家,其外交思想既有对毛泽东外交思想和对周恩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理念的继承,更结合......
把握时代特点是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形势的出发点.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指出,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上面临的两大问题,根据这一论断,我党......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长期指导了中国的对外政策。近些年,世界局势的大变革给中国的对外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决定了中国外交必须......
历来学界对于王戎存在很大的误解,这主要源于“钻李取核”“催女还款”等故事的记载,因此人们都认为其吝啬薄情.文章通过分析《世......
为什么永远要韬光养晦?就因为所谓"强大"实际上是幻觉。在别人认为你强大的时候,你如果能够戒慎恐惧、临深履薄、韬光养晦,你可能还会......
闲时读书,以静吾心。恰巧手边一本《正经》,我随意翻阅,竟被其深深吸引。书中生动有趣的历史典故,警示后人处理事情时的细致周到、与人......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是邓小平外交战略中的重要一支,这一战略使中国外交迅速摆脱了1989年以后的困境.经过十余年的实践,当人类......
邓小平的"韬光养晦"外交战略,内涵丰富而深刻,它既顺应了当今世界形势变化,又结合了新时期中国国情,在一定程度上充实和完善了新中......
"韬光养晦"国际战略思想是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28字"战略方针的核心内容,是新时期中国国际战略的总方针.当前,"韬光养晦"国际战略......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格局进入新旧转换的历史大变动时期,邓小平提出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国际战略思想,开创了中国外交......
通过对1992—2001年中关外交政策的对比分析认为,美国在克林顿主义成熟的过程中,不断尝试更好的对意识形态追求与对现实国家利益的追......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局势风云突变,中国外交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邓小平同志基于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和对世界局势的......
日本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让中国在2010年第二季度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从人均年收入来看,中国仍然差美国和日本很远。......
1840年以前,中国用自身原创的理论治理和发展国家,创造了一套古老的‘‘中国模式”。1840年,古老的“中国模式”被打破,中国开始不断向......
中国真的会在十年之内成为世界超级大国吗?中国的周边局势又将走向何方?中国的外交策略正在发生哪些调整?继续坚持不结盟原则会帮助中......
判断对外战略与国家利益的维护是否一致,应看其能否在正确判断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对国家利益面临的威胁进行正确评估,对自身的国力和发......
“常年老二”的尴尬,决定了美的要扮演一个进攻者和行业结构破坏者的角色。 美的崛起,全球注目。然而它在韬光养晦和厚积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