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派相关论文
在此通过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分析了观众的欣赏口味的变化所引起的演员演唱中的变化。以老生行当形成主流的一脉“程长庚——谭鑫培......
为弘扬中华戏曲文化、丰富观众视觉体验、普及戏曲知识,5月20日,由国家大剧院与湖北省博物馆共同策划的“楚腔汉调——汉剧文物展”......
人们印象中,台上表演的是演员,台下看戏的是戏迷。但在京剧界,在这两大群人中间,还有一群人,他们不仅看戏,还要学戏,乃至粉墨登场唱戏。这......
小剧场京剧《明朝那点事儿——审头刺汤》是北京京剧院推出的又一部小剧场京剧作品。该剧于2016年4月14~17日在繁星戏剧村贰剧场演......
【内容提要】继《傅山进京》之后,著名晋剧女老生谢涛在《于成龙》中,以自己纯熟的“技术”和“艺术”能力,又演绎了一个经典的舞台形......
2017年5月19日至5月21日,由中国戏曲学院举办的“京剧流派的传承与创新——第七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中......
我非常荣幸,作为第二届青研班学员毕业。三年的研究生学习,实实在在让我充实不少,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理解人物、塑造人物以及分析剧......
7月15日,全国第四届少数民族曲艺展演颁奖晚会在贵阳举行,众多曲艺界知名演员纷纷亮相舞台,奉献精湛技艺。本刊记者特采访了前来参......
在中国京剧的众多大家当中,有创新派,也有守成派。作为四大须生之首的马连良,无疑是他们当中最具创新精神的代表人物。他一生致力于京......
1959年秋,为迎十年大庆,梅兰芳决意亲临战阵,重试宝刀,遂有了为世人称道的梅派经典《穆桂英挂帅》。而最令人赞赏、最富意味的是,......
2009年5月9日凌晨,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李文华因长年患喉癌引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医治无效,在北京朝阳医院逝世,享年82岁。 李文华早......
由于京剧研究者奇缺,依赖京剧艺术家后人自行抢救资料,也成了没有办法的办法。 也许再过若干年,能被记得的京剧艺术家,恐怕只是那些......
出生于曲艺世家,马志明从小就喜欢学相声、唱京韵大鼓。1957年,他报考天津戏校,学唱小花脸。1961年转到天津曲艺团,正式说相声。相声界......
师从马派弟子张学津老师,马派再传弟子,被人称为神童的年轻京剧演员穆雨,年方25岁,却有21年的京剧表演经历。他学马派,更热爱马派艺术,听......
朱强,生于1961年,辽宁沈阳人。国家一级演员,马派老生,梅团主演,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党支部书记,北京京剧院九大头牌之一。1987年拜张......
迟金声是跟随马连良先生最久的学生。上世纪60年代,迟金声拜马连良为师,研习马派艺术,对马派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 “提起马连良先......
“怜君身似江南燕,又逐秋风望北飞。”这似乎是马连良生命历程的写照,他一生对于艺术苛刻到精致,对于生活精致到苛刻,一个唱腔,千回百转......
京剧大师马连良先生,是著名京剧老生“马派”的创始人。他的艺术道路漫长而又曲折,艺术成就显著而又辉煌,在中国京剧史上创造一个“马......
今年是四大徽班进京二百周年。京剧梨园一般把1790年视为京剧形成之发端。这一年,三庆徽班进京起始,四喜、和春、春台诸班继之,由......
老郭那时是小郭,不知何时从外地来到我们村子,好像也没几分地可种。日子过得苦,人也丑,始终没讨到老婆。老郭经常去煤矿背煤,挣了......
自豫剧发展为一门全面成熟的戏曲艺术以来,旦角一直独领风骚,只是在晚近时候才有些许转变。其中,陈素真、常香玉、崔兰田、马金凤......
目的探寻孟河马派临证痞证证治规律。方法搜索整理马派主要医家相关著作及文献中有关"痞证"的医案,对医案中所记录的症状、病位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