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林蛙相关论文
林蛙是一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的两栖动物。野生林蛙作为国家规定的保护动物,目前已经被禁止非法捕捉利用,因此,人工养殖成为林蛙......
抗菌肽(antibacterial peptides, ABP)又称抗微生物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 AMP)或肽抗生素(peptide antibiotics),是生物机体......
哈蟆油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其混伪品较多,给市场造成了很大的混乱。利用基于COI序列的DNA条形码技术对已鉴定的东北林蛙、中......
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俗称田鸡,又叫哈士蟆,属于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据《中药大辞典》记载,哈士蟆包括2个亚种,即中国林蛙和黑......
以黑龙江林蛙为材料,使用引物ISSR807,采用正交优化方法对影响PCR反应的Mg2+、dNTPs、引物、DNA聚合酶、模板进行体系优化,对引物的......
摘要:实践过程中针对养殖方法、产卵期、孵化期、变态期以及黑龙江林蛙日活动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得出结论,在每年4月28日至5月12日......
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是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长白山脉的重要经济动物,在生物学特性和遗传上与中国林蛙、日本林蛙、昭觉林蛙、黑龙......
采用茚三酮柱后衍生-氨基酸分析法,对黑龙江林蛙油、卵、皮中17种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黑龙江林蛙油、卵、皮均含......
应用ABC(avidin-biotin-peroxidase complex)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黑龙江林蛙(Rana amurensis)消化道内的5-HT免疫活性细胞(5-Hydroxytryp......
初步分析了低温胁迫下黑龙江林蛙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H)及酯酶(EST)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
从中国林蛙及各种蛙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蝌蚪生物学及卵团四方面来阐述中国林蛙与黑龙江林蛙、黑斑蛙和蟾蜍的鉴别。......
初步分析黑龙江林蛙肝脏可溶性蛋白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上的分布及低温胁迫下黑龙江林蛙肝脏可溶性蛋白的适应性变化。结果表......
应用改进的封闭式流体压力呼吸仪,对实验室条件下东北林蛙和黑龙江林蛙的空气呼吸静止代谢率(RMR)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北林蛙与黑......
报道了繁殖期黑龙江林蛙皮肤及其腺体的显微结构特点及两性差别。研究发现:黑龙江林蛙雌雄个体在皮肤特定部位的表皮厚度和皮肤总厚......
本文用Grimelius银染法对黑龙江林蛙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显示:(1)黑龙江林蛙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
实践过程中针对养殖方法、产卵期、孵化期、变态期以及黑龙江林蛙日活动规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论,在每年4月28日至5月12日期间出......
1.中国林蛙的现状林蛙即所说的哈士蟆,我国主要有中国林蛙(Ranachensinensis)和黑龙江林蛙(R.amurensis),中国林蛙形态近似青蛙,雌蛙体跃7-9......
蛙是常见的两栖动物,在我国分布极其广泛,因其重要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黑龙江省具有药物价值蛙类主要有9种......
肝素为一种存在于动物体内的酸性粘多糖,具有较多的生理功能。本研究以黑龙江林蛙、东北林蛙、黑斑蛙三种蛙的肝脏为原料,提取肝素,主......
为了解黑龙江林蛙(Rana amurensis)和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的两性异形特征,试验动物为采自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的黑龙江林蛙60只(......
林蛙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哈士蟆,我国主要有中国林蛙和黑龙江林蛙,在我国东北三省分布广泛。由于林蛙所独有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人......
生长激素(GH)是由动物脑垂体远侧部腺垂体合成并分泌的一种具有种属特异性的单链蛋白质类激素,由186~191个氨基酸组成,分子质量为21000~2......
目的:研究黑龙江林蛙卵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超声法提取黑龙江林蛙卵中的粗多糖,考察了超声时间、料液比、超声前加热时间......
目的研究黑龙江林蛙卵中粗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超声法提取黑龙江林蛙卵中的粗多糖,考察了超声时间、料液比、超声前加热......
目的:为科学指导林蛙养殖,并提供哈蟆油质量评价的理论依据,对中国林蛙与黑龙江林蛙体重与哈蟆油产量相关性及哈蟆油膨胀度差异性......
应用Wright染色法对桓仁林蛙、东北林蛙和黑龙江林蛙的血细胞进行比较,将所得数据用SPSS软件统计。结果表明:桓仁林蛙、东北林蛙、黑......
<正>蛤蟆油,别名雪蛤油、林蛙油、哈士蟆油,为蛙科动物中国林蛙、黑龙江林蛙雌性的输卵管干制品,上等蛤蟆油药材俗称为雪蛤,主产于......
本文报道了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与黑龙江林蛙R.amurensis温度生态实验研究结果。两种林蛙对环境温度表现出不同的适应行为,......
本文介绍了名贵中药材——哈士蟆(中国林蛙、黑龙江林蛙)的动物来源,分布地区、资源现状、生态特性等情况,并对其保护措施提出了笔......
1生物学特性1.1形态黑龙江林蛙为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俗称田鸡、油蛤蟆、红肚田鸡。其体形中等,体长60~70ram,体重20~69g,头较平,......
毒死蜱和阿特拉津分别是被广泛使用的杀虫剂和除草剂,它们能够通过沉降、淋溶和地表径流等方式进入到水环境中,这对蛙类蝌蚪造成了......
<正> 两栖类性腺发育与分化的研究,过去文献中已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为理解脊椎动物界性分化的机制问题,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两栖蛙类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环境指示类群,林蛙是其中重要品种,然而由于环境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林蛙野生资源的锐减。肠道是机体最......
目的应用5-羟色胺(5-HT)、生长抑素(SS)、胃泌素(GAS)、胰高血糖素(Glu)、胰多肽(PP)和P-物质(SP)6种特异性抗血清,对黑龙江林蛙冬......
通过对黑龙江省林蛙资源的调查,确定了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和黑龙江林蛙(Ranaamurensis)在黑龙江省的分布范围和栖息生境,同时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