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大小在胸腺肿瘤外科治疗及预后中的影响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cra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肿瘤大小对电视胸腔镜下全胸腺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方法从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前瞻性的记录了在上海胸科医院胸外科接受胸腔镜全胸腺切除术的病例信息。其中,M1期、接受过术前诱导治疗或因肿瘤外侵而中转的病例被排除在外。所有病例根据在CT图像上测量的肿瘤最大横径分为A(≤5cm)和B(>5cm)两组,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平衡两组的基线数据后,进一步对比两组的围术期数据和预后情况。结果最终共有235例病例纳入本研究,其中A组有154例,B组有81例。倾向性评分匹配平衡了两组在年龄、有无重症肌无力、p T分期(T2、T3合并)和组织学类型这几方面的差异,从而产生A’组131例、B’组78例。围术期的结果显示,两组的中转率(1.5%vs 5.1%,P=0.280)、R0切除率(96.9%vs 94.9%,P=0.538)没有差异。合并切除受侵的组织,例如肺楔切、左无名静脉切除等,在两组中完成情况相近(24.4%vs 26.9%,P=0.688)。B’组的手术时间较长(P=0.004),但术中出血量(P=0.141)、术后胸管引流天数(P=0.050)、术后住院天数(P=0.099)和术后并发症(P=0.835)与A’组相近。随访数据显示,A’组中有6例复发病例,而B’组中未见复发病例。结论相对于较小的胸腺肿瘤,胸腔镜全胸腺切除术治疗大于5cm的胸腺肿瘤同样是安全的、有效的。目的探讨胸腔镜全胸腺切除术对比开放手术治疗大于5cm的胸腺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前瞻性的记录了在上海胸科医院胸外科接受胸腔镜和开放全胸腺切除术的病例信息。其中,M1期、肿瘤小于5cm、接受过术前诱导治疗或因肿瘤外侵而中转的病例被排除在外。所有病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VATS)和B(OT)两组,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平衡两组的基线数据后,进一步对比两组的围术期数据和预后情况。结果最终共有122例病例纳入本研究,其中A组有81例,B组有41例。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后,A’组有38例,B’组有24例,两组在年龄、性别、肿瘤大小、p T分期(T2、T3合并)和组织学类型这几个方面都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比较围术期的结果显示,两组的R0切除率(94.7%vs 95.8%,P=1.000)、合并切除情况36.8%vs 50%,P=0.306)没有差异。两组的手术时间(P=0.710)、术后并发症(P=1.000)无差异,但A’组的术中出血量(P=0.000)比B’组更少,术后胸管引流天数(P=0.036)和术后住院天数(P=0.000)比B’组更短。随访数据显示,B’组中有2例复发病例,而A’组中未见复发病例。结论与开放术式相比,胸腔镜全胸腺切除术治疗大于5cm的胸腺肿瘤是安全有效的,同时可以加快患者在围术期的康复。目的探究胸腺肿瘤大小与T分期的相关性及肿瘤大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从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前瞻性的记录了在上海胸科医院胸外科接受胸腔镜或开放全胸腺切除术的病例信息。其中,M1期、接受过术前诱导治疗的病例被排除在外。应用Kendall’s tau-b相关性分析探究肿瘤大小与T分期的相关性,应用Kaplan-Meier单因素和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探究肿瘤大小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最终共有303位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有169人(55.8%),平均年龄54岁。肿瘤大小平均4.8±1.9cm,中位4.7(1.2,11.0)cm。总体来说,肿瘤大小和T分期之间存在相关性(P=0.002),相关系数为0.141。进一步按组织类型分组统计,分析显示A、AB型胸腺瘤的肿瘤大小与T分期不存在相关性(P=0.384),B型胸腺瘤的肿瘤大小与T分期的相关系数为0.148(P=0.042),胸腺癌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肿瘤大小与T分期的相关系数为0.308(P=0.003)。单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P=0.000)、N分期(P=0.004)和组织学类型(P=0.005)是R0切除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P=0.006)和N分期(P=0.019)是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另外,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因特异性生存(CSS)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N分期(P=0.002)、肿瘤切除状态(P=0.000)。结论在未接受诱导治疗的M0患者中,肿瘤大小与T分期之间存在相关性,但尚未构成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1、调查首次剖宫分娩对二次妊娠母胎结局的影响。2、比较初产有指征剖宫产和无指征剖宫产孕妇第二胎围产期的结局。3、研究短妊娠间隔对初产剖宫产孕妇第二胎围产期结局的影响方法1、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3.1至2016.12在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进行单胎分娩的经产妇,按照第一胎的分娩方式分为经阴道自然分娩组和剖宫产组,比较两组产妇第二胎围产期并发症的风险。2、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2.1
学位
神经母细胞瘤(NB)是儿童期和婴儿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常见的恶性神经肿瘤。铂类药物化疗是其治疗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如何降低铂类药物的对功能器官的毒副作用同时保持其对肿瘤组织的高药效是铂类药物研究的重点。此外,斑蝥素是一种高效的天然毒素,在各种癌症(包括NB)上具有高效的抗肿瘤特性。然而,斑蝥素同样可引起严重的毒副作用,这使得其用于癌症治疗的应用受到限制。在这里本课题将斑蝥素与四价杂合铂前药
学位
湿热压缩密实化木材可提高其力学性能,但在湿热环境下会产生较大的弹性回复,因此仍需对其压缩变形进行固定。以往研究往往侧重如何提高压缩材变形固定效果,而很少关注热压工艺对木材残余应力及变形固定的影响。本研究以我国重要的人工林木材杉木为研究对象,从木材压缩工艺入手,系统研究木材在热压和变形固定过程中木材物理力学性能的演变规律,以实现对压缩变形的最大控制和力学性能的最小损失,同时关注木材颜色等表面质量的变
学位
【目的】本研究回顾了近二十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病例,分析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基因突变特征等方面与预后及伊马替尼疗效的影响;分析讨论易误诊胃肠间质瘤的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通过表达谱芯片等手段来探究Hedgehog(Hh)信号通路在胃肠间质瘤预后及伊马替尼疗效中的作用。【方法】(1)回顾19
学位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储能技术与需求侧调控技术因其可控性强、用户参与度高等优点,逐渐成为调节间歇性能源出力、促进清洁能源消纳、提高电力系统灵活性的关键技术。为降低实际应用成本,储能技术从单一的电储能技术逐渐向电热耦合储能技术发展,需求侧调控技术也逐渐向热负荷调控技术聚焦。混合储能与供热系统集成的清洁能源协同消纳技术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提出广义电池储能系统的
学位
第一部分:子痫前期患者的胎盘源性细胞外囊泡诱导c57b小鼠出现子痫前期临床症状研究目的:研究子痫前期患者的胎盘源性细胞外囊泡能否诱导c57b雌鼠出现子痫前期临床症状。研究方法:经中福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选取2017年10月至12月于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住院行剖宫分娩的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患者和和正常孕妇的胎盘各3例,采用体外绒毛组织培养法制备胎盘源
学位
购物作为旅游业的六大要素之一,是游客旅游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购物体验直接影响着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主观评价,游客在购物方面的费用支出也直接影响着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收入以及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旅游度假已成为越来越多民众的一种生活方式,旅游业在促进政府税收、增加社会就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也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重点支持的
学位
目的:通过对单链特异性核酸酶CEL I特异性识别水解单碱基错配能力及特点的研究,以及对滚环扩增技术(RCA)中环形模板、引物及荧光指示剂的筛选与优化,建立一种基于CEL I的RCA高特异性mi RNA检测技术体系,并通过与现有检测技术的对比研究评价其应用潜能,为满足POC需求的低成本、高特异性、高敏感性的检测设备提供技术策略。研究方法:本研究首先使用人工合成长度为30bp的含有不同种类单碱基错配的
学位
目的:探讨日间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及可行性,寻找合适的手术方法和设备,同时探索性研究BPH新治疗靶点。方法:(1)回顾性收集24例在我院行前列腺日间手术的BPH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Ho LEP)日间手术治疗BPH的疗效及可行性。(2)前瞻性收集314例在我院接受日间手术的BPH患者,1:1随机分为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Ho LEP)组和绿激光汽化组(PVP)
学位
研究目的外伤、肿瘤、炎症、先天畸形、拔牙等原因会造成口腔颌面部的骨缺损或骨量不足。单纯使用人工骨修复材料进行修复往往不能完全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本研究希望通过使用生物活性离子或蛋白来提升骨修复材料的成骨效果。然而不同原因造成的骨缺损或骨量不足情况不同,针对口腔颌面部腔隙型不规则骨缺损,本研究构建了一种掺活性锶离子的可注射性骨水泥,以实现高度匹配骨缺损部位快速引导骨再生的微创治疗效果。针对口腔颌面部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