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川大地震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以《中国日报》与《卫报》为例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i7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语篇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主要方式,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信息和娱乐,同时又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认知,行为和价值观念。人们普遍认为新闻语篇是真实、准确、中立的。但是这种观点受到了各个领域学者尤其是批评性话语分析学者的质疑。他们致力于新闻语篇中所隐含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的研究并且认为意识形态普遍存在于语言,语言是意识形态和权利关系在社会实践中的反映。通过文献回顾,我们发现批评性话语分析学者所进行的研究集中于有关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战争和罢工等新闻语篇,有关自然灾害新闻语篇的分析却没有引起关注。相关研究仅仅局限在对外国新闻语篇的研究或者是对国内新闻语篇的研究,对比性研究的方法既不全面也不系统。  本研究在参照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依据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1985)和哈金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工具(1997),提出了一套分析方法。研究从篇章、句子、词汇三个层面,运用前置、图片、主题、言语表达、语态、预设,暗讽和内涵八个类别对中国日报与英国卫报中有关四川大地震的20个新闻语篇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进一步揭示了语言、意识形态和权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日报》与英国《卫报》关于四川大地震的自然灾害的新闻语篇中的确存在着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这也进一步证实了批评性话语分析学者的核心观点:语言不是中立的媒介,而是一种社会实践,是表达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的手段。其次,所提出的这套分析方法也得到了初步验证。基本适合对国内外新闻媒体自然灾害新闻语篇的分析。同时,通过揭示意识形态和权利关系对语言的作用,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闻语篇分析的批评性视角,以期帮助培养人们的批评阅读意识,增强人们在阅读国内外新闻语篇时的判断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人们对语言运用的鉴赏能力和批评能力。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在英语听、说、读、写四大技能中,哪一项的培养都离不开词汇这个根基.英语词汇量的大小势必会影响其它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发展.对于广大的英语学习者来说,庞大的英语词汇可以说
爱伦·金斯堡生活在一个他不能容忍的世界:他认为世界是非理性的.他试图用有自己的风格的诗歌来描绘这个世界.他诗歌的风格受到他的生活经历,他的"垮掉派诗人"朋友的影响.他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儿童文学对培养儿童的语言、阅读、认知能力及想象力、创造力等有着深远影响。在我国儿童文学翻译和创作领域有一批杰出的大家,任溶溶便是
19世纪美国小说家、散文家和诗人赫尔曼·麦尔维尔被认为是继霍桑之后美国浪漫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其代表作《白鲸》堪称世界海洋文学的经典巨著。小说从不同的侧面折射出了
本刊记者日前在上海第十一届国际制冷展的技术交流会上采访了美的空调事业部工学硕士程志明,请他对美的近年来空调新技术作了详细介绍:我重点介绍以下五个方面的新技术,即舒适化
本文选取朝鲜朝国语诗歌一时调与歌辞,从中研究朝鲜朝文人对陶渊明的接受与影响。本文是在中国与韩国的文化关系中进行深层分析,阐发朝鲜朝国语诗歌中陶渊明意象所体现的文化内
期刊
在国际交流日益加强的今天,翻译活动被越来越多的学者看作是一种文化交流,而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而且这种交流应该是双向的。因此,在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在全球占主要地位的
言语行为理论最早由约翰·奥斯丁提出,之后由约翰·塞尔进一步完善。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在其著作《如何以言行事》中,奥斯丁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