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8受体介导中性粒细胞活化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研究目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HIRI)是导致肝移植术后肝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高达10%~30%的移植术后肝功能障碍可归咎于HIRI。因此,控制HIRI是改善肝脏术后肝功能的策略之一。早期免疫系统过度激活是HIRI的关键机制,而中性粒细胞迁移和过度聚集参与了这一病理生理过程。对中性粒细胞的研究可以为HIRI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白介素18及其受体(IL-18/IL-18R)在炎症和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前期通过基因芯片筛选发现肝移植患者术后中性粒细胞IL-18受体表达上调,由此推测IL-18受体信号可能在中性粒细胞介导的HIRI中发挥关键作用。趋化性是中性粒细胞的基本特性,其最重要机制为肌动蛋白微丝(fibrous actin,F-actin),和肌球蛋白(myosin)的联合作用。Rho家族GTP酶(Rho family of GTPases)是Ras超家族的一员,可调节肌动蛋白骨架重组,主要包括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as homolog gene family,member A,Rho A)、Ras相关C3肉毒毒素底物1(ras-related C3 botulinum toxin substrate1,Rac1)和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cell division cycle42,Cdc42)。IL-18受体是否可以调控F-actin聚合,进而影响其趋化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首先利用临床样本确定了外周血中性粒细胞IL-18受体表达变化与肝移植后HIRI的相关性;然后通过体外细胞实验探讨了IL-18受体表达与中性粒细胞细胞骨架蛋白F-actin聚合的关系;最后通过动物实验证实了IL-18受体在HIRI中的作用,从而为临床干预HIRI提供新的潜在靶点。研究方法1.检测肝移植患者术后外周血白细胞IL-18受体的表达情况(1)纳入肝移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期骨科手术患者为对照组,术后采集外周血样本。(2)检测两组人群术后24h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表面IL-18受体的表达水平。(3)检测肝移植患者手术当天及术后三天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等,评估术后肝损伤的发生情况。(4)分析肝移植患者术后24h时中性粒细胞表面IL-18受体的表达水平与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相关性。2.离体实验探讨IL-18受体对肝移植患者术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趋化运动的影响,并对下游信号通路及分子机制进行初步研究(1)肝移植患者术后24h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提取纯化及q RT-PCR验证中性粒细胞的纯化效率。(2)利用si RNA细胞转染方法敲减IL-18Rα,通过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的变化,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检测中性粒细胞中Rho A、Rac1、Cdc42等小GTP酶的表达。(3)观察肝移植患者术后24h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F-actin荧光染色分布,从而证实IL-18Rα表达变化和中性粒细胞趋化性的关系。(4)分离肝移植患者术后24h及健康成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利用免疫共沉淀检测Rho A、Rac1及Cdc42和IL-18受体的结合能力,以探讨IL-18受体调控中性粒细胞趋化性的信号通路。3.阻断中性粒细胞IL-18受体对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1)通过夹闭小鼠肝左叶及肝中叶肝门部脉管系统,建立小鼠70%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建立小鼠尾静脉注射给药模型。动物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再灌注+同型Ig G对照组(I/R+ISO组)、缺血再灌注+IL-18RAP抗体组(I/R+anti-IL-18RAP组)、缺血再灌注+中性粒细胞清除组(I/R+anti-Ly6G/Ly6C组)、缺血再灌注+IL-18RAP抗体+中性粒细胞清除组(I/R+anti IL-18RAP+anti Ly6G/Ly6C组)。其中,I/R+anti-Ly6G/Ly6C组和I/R+anti-IL-18RAP+anti Ly6G/Ly6C组小鼠术前24h经尾静脉注射Ly-6G/6C单克隆抗体100μg;I/R+anti-IL-18RAP组和I/R+anti-IL-18RAP+anti-Ly6G/Ly6C组小鼠术前24h经尾静脉注射IL-18RAP单克隆抗体100μg;I/R+ISO组小鼠术前24h经尾静脉注射同型Ig G(ISO)100μg。(2)各组小鼠再灌注6h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脏缺血再灌注6h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变化、外周血IL-18浓度变化;测定血清ALT、AST;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肝脏损伤程度;荧光法检测缺血部位肝组织MPO的表达变化;光镜观察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区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研究结果1.肝移植患者术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IL-18受体的表达情况(1)与对照组相比,肝移植患者术后24h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IL-18Rα、IL-18RAP的表达显著上调,单核细胞IL-18Rα的表达无显著差异,淋巴细胞IL-18Rα的表达显著下调,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IL-18RAP表达均无显著改变。(2)与对照组相比,接受肝移植患者手术及第三天血清ALT、AST水平显著下降,术后第三天AKP水平显著升高,提示肝移植患者术后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肝损伤。(3)将肝移植患者术后24h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IL-18Rα的表达分别与术后24h时ALT及AST进行相关性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提示IL-18Rα的表达与ALT及AST存在正相关性。2.IL-18受体对肝移植患者术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的影响(1)和NC组相比,si-IL18Rα及si-IL18RAP干扰后中性粒细胞中IL-18Rα及IL-18RAP的m RNA表达均显著降低,提示转染及干扰效率满意。(2)和NC组相比,IL-18Rα敲减后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明显下降。(3)和NC组相比,IL-18Rα敲减后与趋化相关的骨架蛋白F-actin聚合减少。(4)和NC组相比,IL-18Rα敲减后调控F-actin聚合及细胞迁移的小GTP酶Rho A、Rac1和Cdc42蛋白表达下调。(5)免疫共沉淀实验显示,IL-18RAP与Rho A和Cdc42存在相互作用,因此IL-18受体可能通过Rho A和Cdc42调控中性粒细胞的趋化运动。3.IL-18RAP中和抗体对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1)anti-IL-18RAP显著抑制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量及IL-18水平。(2)anti-IL-18RAP降低小鼠ALT、AST水平,改善模型小鼠肝脏功能。(3)anti-IL-18RAP降低小鼠肝脏组织MPO活性,降低肝组织病理评分。研究结论肝移植患者术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IL-18受体显著上调。离体实验结果显示IL-18受体与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相关,可能机制是通过调节小GTP酶Rho A、Rac1和Cdc42影响细胞内骨架蛋白F-actin的聚合完成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IL-18RAP抗体在HIRI中具有保护作用,但是其并不能进一步增强中性粒细胞去除带来的肝损伤保护作用,提示IL-18受体介导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主要来源于中性粒细胞。本研究认为,中性粒细胞IL-18受体上调可能是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键因素,其机制可能与小GTP酶增强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功能有关。
其他文献
水凝胶具有含水率高、力学性能可控、孔隙率高等优良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多数情况下,水凝胶处于热力学平衡态,在外部环境不变时,其结构和性质一般可以认为是稳定的。但是在生命体中,许多复杂功能的实现依赖于动力学控制的结构,并且这些结构通常处于非平衡态,只有通过不断输入能量才能存在并发挥作用。为了构建类似生命体的智能体系,研究者将非平衡过程引入水凝胶中,获得了具有预编程特性的瞬态水凝胶材
学位
随着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等技术的成熟与普及,数以百亿的终端设备产生了规模庞大的数据,这些数据被上传至算力强大的云中心进行处理。基于此,以数据和算力为主要驱动力的深度学习算法得以飞速发展。深度学习算法因优异的泛化性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自动驾驶、机器人决策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助力智慧生活和工作成为现实,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传统的基于“云-端”架构的智能系统中,深度学习应用部署于拥有强大计算能力
学位
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以显著的心境低落和兴趣缺失为主要特征,常伴随其它非特异性症状,如失眠、疼痛、疲劳,严重时可出现自伤甚至自杀行为。在中国,最新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精神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心境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位居第二,高达7.4%,其中超过90%都是抑郁障碍患者。尽管大多数患者可在首次发作的一年内获得缓解,但复发的概率非常高,并且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会进展到慢性阶段,抑郁症状可能
学位
RNA结合蛋白(RNA binding protein,RBP)的结构和功能是当今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之一,RBP研究领域的一些新发现在多个层面上更新了我们对于生命过程与本质的认知。蛋白质与RNA的相互作用具有普遍性,除了经典的RBP之外,很多信号通路蛋白、转录/翻译调控蛋白、染色质调控蛋白等也可以与不同种类的RNA分子如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 RNA)结合。这种R
学位
目的:编制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医疗救援人员健康防控策略自评量表(以下简称健康防控策略量表),为动态评估应急医疗救援人员所采取的健康防控策略提供工具,以期及时发现健康防控策略所存在的问题,进而为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提供具体的指导。方法(量表编制流程):1.于2020年10月~1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对31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2019,COVID-19)疫情期间支援湖
学位
一、研究目的隐球菌病是由隐球菌引起的真菌感染性疾病。新生隐球菌是引发该疾病的主要致病真菌之一,由于该菌特有的嗜神经性,常引起致命性的隐球菌性脑膜炎,该病治疗难度大,给社会和家庭均带来极重的经济负担。目前,在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中,主要以两性霉素B等抗真菌药物为主,不仅药物相关副作用大且易出现菌株耐药等问题。本文旨在通过体外和体内两个实验维度,并借助外泌体蛋白组学、转录组学等高通量组学手段,探讨外泌体
学位
目的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是一种多见于东亚国家的脊柱韧带异位骨化的疾病。OPLL在日本高发,患病率约为1.9%-4.3%,中国人的患病率约为3.08%,而在北美和欧洲患病率较低,约为0.1%-1.7%。OPLL好发于颈椎,约占70%,其次可见于胸椎和腰椎,并且男性较女性高发。OPLL的进展会占
学位
研究背景和目的:胆道恶性肿瘤(BTC)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困难,病情进展快,易侵犯邻近器官、发生淋巴转移和远处转移,大多数患者在明确诊断的时候已经处于晚期,失去了根治性切除的机会,导致总体预后不佳。以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然而,晚期BTC患者对ICIs治疗的客观应答率(ORR)并不乐观,
学位
研究目的近年来,慢性肾功能不全发病率逐年增高,终末期肾病(ESRD)严重干扰着大众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终末期肾病的治疗一般有两种:血液净化或肾移植,血液净化只能够部分代替肾脏功能,且伴随着众多并发症,透析病人的生活质量及长期存活率较低,而高额的透析治疗费用也为个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肾脏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最佳方法,但肾源短缺和移植后免疫排斥问题等严重制约了其广泛应用。我国现有透析
学位
收入分配是关系到民生福祉的根本性问题,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来看,中国居民部门收入份额偏低,现有分配格局明显向资本方倾斜。如何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的份额,成为增加居民收入所占比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问题。从经济全球化视角解释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是学术界的经典话题,当前全球化体系逐渐演变为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分工贸易模式,而且中国已经深刻地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