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酸代谢和纤维蛋白原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的影响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i7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血液中葡萄糖水平升高为主的一种代谢性疾病,近几年糖尿病已经发展为一种流行性疾病,作为一种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可以引起体内产生多种代谢紊乱。糖尿病患者最终的死亡,往往都是因为出现了大血管的并发症。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本身由于糖尿病引起的代谢紊乱可能会使得患者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最终影响患者的预后。目的:了解脂肪酸代谢和纤维蛋白原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中的影响,找到影响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1年10月住院的患者,分别为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后出现心肌梗死的患者、单纯糖尿病不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单纯心梗不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共纳入450名患者,糖尿病合并心梗患者150人,单纯心梗患者150人,单纯糖尿病患者150人,分别观察各组脂肪酸代谢指标及纤维蛋白原指标以及相关的临床资料。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室检查分析,应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的患者、单纯糖尿病的患者及单纯心肌梗死的患者三组中,年龄、纤维蛋白原、棕榈酸、硬脂酸、棕榈油酸、二十二碳五烯酸、胆固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素、肌酐、尿酸、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血小板的P值<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的患者及单纯糖尿病的患者组中比较发现,年龄、纤维蛋白原、棕榈酸、硬脂酸、棕榈油酸、二十二碳五烯酸、胆固醇、肌酐、尿酸、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的P值<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有相关性的数据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纤维蛋白原、二十二碳五烯酸、棕榈酸、硬脂酸、棕榈油酸、胆固醇、肌酐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的P值<0.05,提示纤维蛋白原、二十二碳五烯酸、棕榈酸、硬脂酸、棕榈油酸、胆固醇、肌酐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对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以及单纯糖尿病患者中纤维蛋白原含量和脂肪酸代谢中棕榈酸的代谢含量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得出曲线下面积为0.621和0.618,表示纤维蛋白原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诊断的准确度为62.1%,脂肪酸代谢中的棕榈酸代谢含量升高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诊断准确度为61.8%,同时P值<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的患者中,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的升高,在脂肪酸代谢中棕榈酸、硬脂酸代谢的增多,二十二碳五烯酸、棕榈油酸代谢的减少,极大的增加了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的风险。同时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脂肪酸代谢中的二十二碳五烯酸、棕榈酸、硬脂酸、棕榈油酸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升高,以及脂肪酸代谢中棕榈酸的代谢升高对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疾病的发生有诊断意义。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高血压是心脑血管、肾脏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难治性高血压仍是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一个难题。沙库巴曲缬沙坦不仅能抑制利钠肽系统的降解,也能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从药理学角度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在不同的高血压人群中已初步显示出较好的降压疗效。研究目的:1.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在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的疗效。2.通过meta分析,评价沙库巴曲缬沙坦与对照药物相比,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性及安全
学位
背景: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是冠状动脉内斑块破裂后血栓形成导致管腔阻塞引起心肌缺血坏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冠脉内斑块破裂、氧化损伤诱导内皮功能紊乱、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和炎症反应等在ACS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信号肽-CUB-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包含蛋白1(Signal peptide-C1r/C1s,Uegf,and
学位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指标联合常规凝血指标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诊断及预后临床意义。方法:1.收集2020.09.01-2021.11.30入住我院血液科的52例初诊MM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检查,主要包括:年龄、性别、DS(Durie-Salmon stage)分期分组、ISS(International staging system stage)分期,以及所有
学位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SII对STEMI PCI术后患者出现慢血流/无复流现象的预测价值,以期指导临床决策,改善STEMI患者的预后。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回顾性分析,回顾性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急诊就诊于我院,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植入支架的患者。排除住院前行溶栓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风湿性疾病、血液病、终末期肝肾衰竭等)、冠状动脉搭桥病史、处于消化道
学位
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AD)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因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所致的心脏病,作为成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给各国卫生系统及家庭带来了巨大负担。吸烟、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及糖尿病是CAD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没有典型CAD危险因素的患者中,通常因无法及时早期干预而发生病情恶化。胰岛素抵抗(Ins
学位
目的:回顾性研究治疗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的一线、二线及其他用药,三种不同线级药物联合方案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ITP患者选择更有效、更安全的个体化联合用药方案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21年7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七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19例ITP患者,根据已接受的治疗方案(一线用药
学位
目的:检测VDR(Vitamin D receptor,维生素D受体)、EGFR(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胃癌中的表达,探讨VDR以及EGFR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更简便的检测方法。方法: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45例胃癌癌组织及癌旁组织、65例萎缩性胃炎组织及21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VDR及EGFR
学位
目的:心室起搏比例及右心室起搏位置在起搏诱导性心肌病的发生上均可起到重要作用,对于高心室起搏比例患者,起搏位置对心脏功能及同步性可能产生一定影响。希浦系统起搏是目前公认的更符合生理性起搏特征的起搏方式,希浦系统起搏包括选择性希氏束起搏、非选择性希氏束起搏及左束支起搏。本研究旨在评估希浦系统起搏中的非选择性希氏束起搏和右室间隔部位起搏对III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左心室功能及同步性的影响。方法:顺序收入
学位
背景:随着血液透析需求量增加,在“内瘘优先”原则倡导下,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的比例逐渐增加,在我国高达80%。对于内瘘成熟标准目前尚存在争议,但普遍认为内瘘成熟需要1个月左右。很多终末期肾病患者常常需要使用中心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等待内瘘成熟,但随着中心静脉置管时间延长,感染风险、血栓、住院费用、死亡率等并发症也随之升高,迫切需要精准监测方法,个体化判断内瘘成熟,早期穿刺从而避免或减少上述相关并发
学位
背景心电植入装置(CIED)是作为监测、诊断和治疗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和心力衰竭的重要医疗手段。随着CIED植入量的增多,诊室随访带来的医疗负担也越来越重,与常规诊室随访相比,远程随访具有减轻医患双方负担、早期发现器械相关异常、增加器械使用寿命、高效发挥器械功能及加强疾病管理等优势,目前,远程随访已经被国内和国外的专家共识作为所有CIED植入患者术后随访类型中的I类推荐,但远程随访应用尚不广泛。新冠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