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加工剩余物预处理及厌氧消化提高氢气和甲烷产量的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ziyu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能源作为一种替代化石燃料、缓解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的可再生、可持续的清洁能源已越来越受到关注。作为一种生物质资源,大豆加工残渣(TPR)是豆腐和豆浆等豆制品加工业的副产品。TPR富含碳水化合物(50%-60%)、蛋白质(20%-30%)和脂肪(10%-20%),并且水分含量高(≥85%),因而是通过厌氧消化(AD)技术生产生物燃料的适宜底物。然而,TPR很容易变质,变质后主要通过填埋场处置,易造成环境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处理TPR是大豆加工业关注的热点问题。厌氧消化是目前处理有机废物的可持续和最具经济效益的方法,它不仅能回收能源,还能减少生物废弃物自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本研究通过控制运行条件,对TPR进行超声波预处理、稀硫酸预处理、超声波与稀硫酸结合的预处理,以及添加钼酸盐(Mo O42-)和氯化铁(Fe Cl3),通过一阶段和二阶段厌氧消化制取生物氢气和甲烷(简称生物氢烷),以提高TPR的能源回收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考察了TPR的二阶段厌氧发酵工艺,探究了工艺条件对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制备生物氢烷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条件是暗发酵(DF)的底物与接种物比率(SIR)为8、温度37℃、停留时间36 h;紧随其后的是产甲烷发酵(MF)的SIR为1、温度37℃、停留时间13 d。生物氢烷产气量为324.4 m L/g-VS,并产生乙酸103 mmol/L和丙酸38 mmol/L。相比于一阶段发酵的沼气产气量189.6 m L/g-VS,二阶段发酵的能源产率提高了41.5%。SIR和温度影响了暗发酵系统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其中,较高的SIR值(如SIR为8)条件下,高温发酵形成的产氢菌Mobilitalea,中温发酵的产氢菌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 1,而较低SIR值(如SIR为0.5)通过形成产甲烷菌Methanoculleus thermophilus而促进了甲烷的生成。同样地,氢营养型产甲烷菌(Methanomassiliicoccus)富集的MF反应器在较低的SIR下运行。总之,研究结果表明,二阶段厌氧消化是一种利用TPR生产清洁能源和提高其附加值的有效技术。2)TPR作为一种生物能源的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其低溶解度阻碍了生物氢烷的生成。本研究采用超声波、硫酸(H2SO4)单独预处理以及两者结合的联合预处理,比较各种预处理效果,以促进TPR中有机物和碳水化合物的水解,并提高游离氨基氮的生成。此外,还研究了预处理对一阶段厌氧消化生成生物氢烷的影响。在底物浓度为7.54%、H2SO4浓度为8%、温度为80℃、时间为50 min的最优条件下,超声-H2SO4同时预处理使可溶性化学需氧量、还原糖和游离氨基氮含量分别增加到49675mg/L、26 g/L和1721 mg/L,高于单独预处理。此外,生物氢烷产率比对照组(389.39±23.8 m L/g-VS)提高了4.20%-12.58%。超声波-H2SO4和H2SO4预处理的产氢率分别为42.5±2.08和28.1±1.07 m L/g-VS,硫酸盐去除率分别为93%和92%,表明其产酸活性和产硫酸盐活性增强。3)富硫酸盐水解TPR的一阶段厌氧消化生产生物氢烷受到H2S产率高的制约。因此,在暗发酵阶段添加Mo O42-(0.24-3.63 g/L)和Fe Cl3(0.025-5.4 g/L),研究了二阶段厌氧消化以提高生物氢烷产量。添加1.21 g/L Mo O42-暗发酵的产氢率比对照组(68.39 m L/g-VS)提高了14.6%,而添加Fe Cl3的产氢率没有提高。此外,与对照组(甲烷产率466.07 m L/g-VS)相比,在添加3.63 g/L Mo O42-条件下,产甲烷发酵(MF)的甲烷产率为524.75 m L/g-VS,添加0.6 g/L Fe Cl3的条件下为521.60 m L/g-VS。当Fe Cl3添加量为0.6g/L时,生物氢烷的产率和能量产率分别为796.7 m L/g-VS和21.80 MJ/kg-VS,硫酸盐去除率为63.90%,H2S含量限制在0.08%。因此,添加0.6 g/L Fe Cl3对提高能量回收和硫酸盐脱除效果最为有利,H2S含量也较低。
其他文献
当今,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这对全球作物生产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作物水分状况的检测十分关键,是评估作物用水需求的重要依据,可用于指导农田精准灌溉,从而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传统的烘箱干燥法是一种标准的水分检测方法,但它是一种破坏性的检测方法,且费时费力,无法实时检测。遥感技术可快速无损地获取作物冠层的形态、颜色、温度、各类植被指数等可揭示作物含水率状态的信息,进而用于作物水分状况地定性和定量分
学位
高温和应力耦合作用是许多结构材料和部分功能材料的服役条件,在该条件下,材料的显微结构和力学行为都随时间发生显著变化。针对材料的高温变形机理,一方面,研究可以通过非原位研究的方法,对不同使役时间后的显微结构进行表征,推断材料在高温应力耦合条件下的微观变形机理,但不可避免地会遗漏变形过程。另一方面,研究者也基于透射电子显微镜发展了系列原位研究方法,但仍存在系列技术难题,难以满足实际研究需要。这些难题包
学位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也在持续增加,由其引起的骨折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也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视为第二健康问题。目前,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主要有二膦酸盐、雌激素替代疗法、选择性雌激素受体等。尽管这些抗骨质疏松药物能有效提高骨密度和减少骨折,但长期使用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把注意力集中在天然产物上。目前对抗骨质疏松天然产物的研究主要
学位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人们对能源、高品质食品需求的不断提高,微藻因其较高的油脂累积量及丰富的代谢产品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普通作物不同,多数微藻重要的代谢产物如油脂、脂肪酸及类胡萝卜素等均是微藻在逆境胁迫下累积获得。无机盐胁迫是目前获得这些有用有机物的最主要的方法之一。为实现微藻产品的高效累积,培养环境的优化和高产藻株的培育十分必要。深入理解无机盐胁迫下微藻的代谢机制、实现胁迫过程中应激指标、代谢
学位
原花色素是由黄烷-3-醇聚合形成的多酚,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菌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生理活性。然而原花色素分子量大,吸收率低,难以通过直接吸收产生活性。原花色素经食用后可达大肠部位,对肠道菌群产生作用。那么,原花色素会否通过消化代谢发生降解,会否影响肠道菌群进而产生生理活性,原花色素的聚合度会否对其代谢产生影响,需要进一步探究。杨梅叶原花色素(Bayberry leaves proanthocya
学位
中链脂肪酸单甘油酯是中链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单酯,包括月桂酸单甘油酯(Glycerol monolaurate,GML)、癸酸单甘油酯(Glycerol monodecanoate,GMD)和辛酸单甘油酯(Glycerol monocaprylin,GMC),均具有较强的抑菌特性。国内外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一定剂量的GML可显著提高肉鸡生产性能,改善鸡肉品质和肌肉组成,但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实验室前
学位
农产品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国民健康的重要基础。农产品安全相关有害物的快速和灵敏检测是该领域的关键技术和挑战,其难点在于如何在复杂的农产品(样本前处理液)中高效地识别、富集和检测有害物,所面临的共同核心问题为构建适用于严酷环境的吸附剂/识别界面,进而研制具有鲁棒性的前处理和检测器件。然而,常用检测元件,如酶、抗体等生物识别分子,易受严酷环境影响而失活;样品前处理过程中小分子目标物
学位
山核桃是我国浙江、安徽等地区的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其在脱壳工艺后产生大量副产物山核桃蒲,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酚类是植物中一类主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已经被广泛的认为是天然的抗氧化剂及功能性膳食补充剂的重要来源。开展山核桃蒲多酚研究,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经济价值。本论文研究了一种基于天然低共熔溶剂结合脉冲超声的高效提取山核桃蒲多酚技术,表征了超声在其中的作用,对山核桃蒲多酚进行鉴定,比较研究了提取
学位
利用生物质资源制备高附加值燃料和平台化合物对解决日益严峻的环境和能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以生物炭为载体,开发环境友好且具有催化功能的炭基催化材料,可为生物质工业过程的高效转化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作为生物质精炼过程的限速步骤,葡萄糖异构为果糖一直是科学研究亟待解决的难题。本研究提出对水热炭负载活性铝成分,并进行特性调节获得理想的功能炭基催化剂催化葡萄糖异构。1)溶胀纤维素及其水热炭化的作用机制研究。在0
学位
木栓化是果实愈伤的重要现象,其中木栓质作为木栓化过程的重要成分,依附于细胞膜与细胞壁之间,可以有效防止果实损伤部位的水分流失和病原体感染。木栓质多聚酚类物质(SPP)是木栓质的主要成分,由苯丙烷代谢途径产生的单体在一系列酶催化反应后聚合而成。目前有关损伤木栓化的研究在模式植物拟南芥和马铃薯中报道较多,针对水果在采收、运输、加工和销售的过程中遇到的机械损伤报道较少。此外,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单一激素调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