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光胃镜下不同黏膜表现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shi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寄生于胃黏膜并可诱发炎症,在某些情况下持续感染甚至可导致胃部恶性病变的发生,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4年将其列为Ⅰ类致癌物,全球约半数人群感染此菌,其感染率与经济发展程度呈现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有报道指出我国的感染率约为56.22%,2015年的《京都胃炎共识》认定其为一种感染性疾病,及时诊断治疗HP感染对于减少慢性胃炎、胃溃疡的发生和预防胃癌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中常用的HP检测方法有13碳/14碳-尿素呼气试验(13/14 C-UBT-urea breath test,13/14 C-UBT)、快速尿素酶检测、粪便抗原检测和病理组织活检等方法,但由于HP在胃内呈灶状分布,以及质子泵抑制剂和抗菌药物的影响,上述检测手段均存在一定失真可能。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进步,研究内镜下HP感染的黏膜表现逐渐成为新的热点,最早关于白光胃镜诊断HP感染的通用性分类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推出的悉尼系统,悉尼系统将部位、病理组织像、内镜表现全面纳入,并列出了水肿、发红、脆弱性、渗出液、糜烂等11个镜检项目,但由于脆弱性与渗出液等表现难以客观评价、内镜表现与病理表现分类混乱等缺点,导致其难以实际应用于临床。2014年出版的《京都胃炎分类》更为科学全面的阐述了规则排列的集合小静脉(Regular arrangement of collecting venules,RAC)、萎缩、肠化、弥漫性发红等19种胃黏膜形态学表现与HP感染的关联,同时推出了由萎缩、肠化、鸡皮样胃炎和弥漫性发红组成的胃癌风险评分系统,2018年再版的《京都胃炎分类》在原有基础上增添了伪息肉、铺路石样黏膜、黑点和霜降状4种胃黏膜表现,并且还讲解了自身免疫性胃炎(Autoimmune gastritis,AIG)、质子泵抑制剂相关性胃病、嗜酸性胃炎等疾病的图文。然而,通过白光胃镜判断HP感染的方法在我国仍未进行推广,普通内镜医师对其了解掌握情况有限,且现阶段的研究仍多集中于各种图像增强内镜技术中,这些内镜操作复杂,价格昂贵,相较于普通白光胃镜普及度不高,无法全面应用于临床。本课题拟通过网络调查问卷方法研究重庆地区消化专科医师对于白光胃镜诊断HP感染的了解程度,同时,应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探讨通过白光胃镜下食管及胃黏膜形态学表现判断HP感染的临床价值。研究目的:1.调查研究重庆地区消化专科医师对于白光胃镜诊断HP感染的了解应用情况。2.探究通过白光胃镜下食管及胃黏膜表现判断HP感染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1.设计调查问卷,利用微信问卷星小程序调查研究重庆地区消化专科医师对于白光胃镜诊断HP感染的了解应用情况。2.对2018年9月—2019年8月就诊于陆军军医大学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同时行13碳-尿素呼气试验和白光胃镜检查的1339例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运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HP感染组(n=422)和HP未感染组(n=917)间22项胃镜下黏膜表现指标的检出率差异,然后差异性指标进一步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最后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和预测HP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研究结果:1.调查问卷显示,绝大多数消化专科医师有意向为以上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患者给予胃镜和HP检查,83.80%的医师选择非侵入类的呼气试验作为检查HP感染的首选方案。绝大多数消化专科医师认为有必要接受《京都胃炎分类》的学习,并认可其在诊断HP感染中的价值,然而,仅有72名(50.70%)接受过相关培训,其中高年资医师获得培训的机会明显多于低年资医师(P<0.05)。2.弥漫性发红、点状发红、黏膜肿胀、皱襞肿大蛇形、白浊粘液、消化道溃疡、增生性息肉、黄色素瘤、鸡皮样胃炎、萎缩、肠化及凹陷性糜烂等黏膜表现多见于HP感染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弥漫性发红、点状发红、黏膜肿胀、皱襞肿大蛇形、白浊黏液、消化道溃疡、凹陷性糜烂预测HP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5,且P<0.05,其中弥漫性发红、点状发红、黏膜肿胀预测HP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7,三项指标对应的判断敏感度分别为0.735、0.512和0.445,特异度分别为0.992、0.983和0.971,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分别为0.978、0.931和0.874,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分别为0.890、0.814和0.792。研究结论:1.重庆地区消化专科医师需进一步学习应用白光胃镜诊断HP感染情况,尤其对于低年资医师更应多参加相关培训学习。2.通过白光胃镜观察食管及胃黏膜形态学表现,可较为准确地判断HP感染情况,其中内镜下表现为弥漫性发红、点状发红、黏膜肿胀的临床价值更大。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血清肿瘤标志物预测晚期NSCLC组织与血液NGS结果一致性的研究研究背景:目前,基于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的基因检测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指导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精准治疗。组织活检是NGS检测的“金标准”,但在诸多情况下无法进行,例如组织样本量较少,不足以进行检测分析;肿瘤位置特殊,
学位
第一部分:丁苯酞在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行血管内治疗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背景和目的:近年来,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reatment,EVT)已经成为颅内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with large vessel occlusion,AIS-LVO)的一线治疗方式,且随着介入理念的更新、材料学的进展,闭塞大血管再通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学位
背景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作为消化科常见急重症,可导致局部和全身性并发症,其中作为全身性并发症的器官功能衰竭(Organ Failure,OF)是导致胰腺炎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大约五分之一的AP患者可并发OF,一旦发生其死亡率可达20%-40%。呼吸、心血管和肾脏是由AP引发的全身性损伤中最常受累的3个器官系统。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
学位
背景:小肠胶囊内镜(Small Bowel Capsule Endoscopy,SBCE)检查因有较高安全性、无痛苦、无交叉感染、高检出率等优点在小肠疾病诊断中应用越来越广泛。SBCE检查前需依次采用流质/半流质饮食、禁食、服用泻剂等方式进行肠道准备以提高检查效率,在此基础上使用消泡剂有望进一步提升肠道准备质量。临床上常用的消泡剂有西甲硅油和二甲硅油散,各指南推荐的消泡剂为西甲硅油但推荐使用剂量不
学位
背景:烧伤不仅损伤患者皮肤的屏障功能,同时也会损伤全身多器官功能。因此,严重烧伤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目前烧伤创面的修复主要依靠自体皮片移植,常可采用网状植皮、邮票皮移植、微粒皮移植、Meek植皮以及自体表皮细胞培养移植等多种方式。其中Meek植皮技术因其操作简单、节约皮源、疗效良好等优点在烧伤患者中得到不断的推广和应用。我们在临床救治过程中发现不同病人在行Meek植皮术后皮片存活差异较大,影
学位
第一部分改性钠基蒙脱石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目的验证改性钠基蒙脱石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实验为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的初步研究。符合纳入标准的入组患者接受改性钠基蒙脱石散口服治疗12周,每天3次,1次1g。我们运用两个相关样本Wilcoxon Signed-Rank(威尔科克森符号等级)检验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内镜及病理表现的改善情况,其中我们主要关注的重点
学位
研究背景:大多数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在诊断时已经是晚期,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机会而选择化疗。化疗作为晚期NSCLC的主体治疗措施,长期以来疗效并未得到提高。含铂化疗方案是NSCLC治疗的一线方案,因此解决铂类药物抵抗可能是提高化疗疗效的关键。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apurinic/apyimidinic endonuclease 1,
学位
研究背景与目的弥漫性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其中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预后最差,中位生存时间仅为11~19个月[1]。2021年第5版WHO CNS肿瘤分类中,确立了一些新的与肿瘤发生发展、恶性转归、治疗预后等相关的分子标志物,推进了分子特征在CNS肿瘤分类中的作用,突出了分子特征在胶质瘤整合诊断中的重要性。其中IDH、ATRX等分
学位
研究背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在成人患者中非霍奇金淋巴瘤最常见的亚型。在当前的化疗方案下,只有10%的患者能达到完全治愈。根据以往的研究显示,大多数患者存在染色体异常,包括c-Myc、Bcl-2、Bcl-6基因的易位和扩增。其中,c-Myc高表达的DLBCL是发病机制不明、进展迅速、耐化疗、治愈率低的难治性淋巴瘤之一,其中,c-Myc高表达的DLBCL与耐药、疾病进展密切相关,而其机制尚不清楚,是亟
学位
目的调查研究重庆市主城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患病情况,比较城市和郊区DKD患病率及相关因素的差异。方法2019年3月至2019年7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重庆市主城区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735例,其中城市入组434例,郊区入组301例,比较城市与郊区在人口学特征、体格检查、代谢指标、眼底镜检查、颈动脉超声、糖尿病综合控制达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