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资本逻辑批判的当代价值——鲍德里亚符号批判模式的回应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tpa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生存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落脚点。随着科技的兴起和信息媒介的发展,现代社会人的生存和发展面临更深层次的问题,并且开始通过经济领域渗透到文化、交往、道德等等日常生活领域,呈现多元化的倾向,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是马克思主义不可回避的责任。鲍德里亚则从社会历史进程角度置疑马克思主义回答这些新兴问题的可能性,宣判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已经过时,试图通过符号逻辑批判模式展开对现代社会问题的批判,并构建超真实世界理论完成其现代社会的拯救之路。对符号批判模式的挑战做出强有力的回答并揭示其理论本质,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价值和实践意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论文以马克思唯物史观和实践原则为指导,以马克思资本逻辑批判为切入点,通过对现代社会人的生存现状和面临问题的阐述,论证资本逻辑批判的深刻性,并通过对鲍德里亚理论发展线索的梳理和剖析,重点通过与马克思拜物教理论、生产和劳动概念、资本逻辑批判理论的比较分析,进一步指出鲍德里亚理论停留在文化意义层面的局限性,从而分析现代社会资本逻辑渗透的多元化趋势和隐蔽性特点。最后论述资本逻辑批判的深刻性和现实价值,阐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现代社会问题解答的价值和意义。
其他文献
科技与政治是贯穿科学家钱学森一生的两条主轴。自中国科技落后、政治动荡的社会环境促使钱学森立志成为科学家,投身科研领域之后,他始终处于复杂的现代科技与政治关系之中:先是美国期间潜心科研时遭遇麦卡锡主义风云的冲击与纷扰;回国领军中国航天科技后又必须应对“科学逻辑”与“政治运动”的碰撞与冲突;晚年又着力在科技与政治之间维持平衡。因此,科技与政治不仅是钱学森人生和事业中极为重要的主题,同时也是深入研究与全
学位
在过去的二十年间,集体意向性受到了广泛争议。争议的焦点问题是,集体意向性能否还原为个体意向性,集体意向性可否用个体意向性进行解释。当代的集体意向性理论大都试图根据群体中个体的心理状态来解释集体意向性。本文对这种阐释方式提出了质疑,引入了认知系统观的新视角,用以对个体主义基础上的集体意向性理论进行批判,并尝试重构一种新的集体意向性解释框架。  本文重点研究了集体意向性的两种重要现象,即集体信念和集体
三纲六纪是汉人在《白虎通》中确立的政治纲领。本文对三纲六纪的探讨,是从个体与共同体关系的视角进行的。个体与共同体的概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虽然是西方近代文明发展的产物,中国古人没有个体的概念和近现代意义上的个体自觉,但个体和共同体之间的矛盾是存在的。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使个体融入共同体秩序之中,就是个体的安顿。汉代大一统帝国建立后,无疑也面临着如何使个体融入共同体秩序的问题。立足于当时的政治历史条件
学位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乡村问题显得极为严峻,同时中国社会也出现了一场波浪壮阔的乡村建设运动。一些有识、有志之士和社会团体、政府机构尝试从村治、乡村教育、乡村卫生、农业技术改良等不同路径,从事局部或整体的乡村建设,藉以“救活农村”、“修复农村”、“复兴农村”。在这场持续多年的大规模乡村建设运动当中,中国基督教会作为一股特殊力量,以教会的社会资本和精神资本积极参与其中,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学位
伟大的政治哲学家及其著作总是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或是为某一时代的主流政治形态做一种理论上的证明,或是为某一崭新政治时代的开启做一种理论上的奠基。洛克的政治哲学在后一种意义上显得格外引人关注,因为他所奠基的政治时代正是我们的当下处境。作为自由主义政治意识形态的开创者,洛克政治哲学的基本命题是自由,而洛克自由的基础在于权利。通过权利,限制和证成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及其范围来保障每一个人的平等自由是洛克留给
“异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马克思通过异化劳动理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剥削本质,并通过分析异化的扬弃阐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社会发展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异化却没有消失,它正以新的形式存在着,并对社会各个方面产生着重要影响。本文将以异化理论为核心,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和异化理论,并进一步探讨中国社会的异化问题,以此来更
马克思的哲学是对旧唯物主义抽象物质论的批判,这种抽象物质论只看到了物的客观性而忽视了人的能动性。与旧唯物主义不同,马克思哲学的实质是充分重视人的主体性作用的新唯物主义。论文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分析马克思哲学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及其扬弃即自由自觉活动的实现这一历史进程的论述,揭示马克思哲学中人学思想的重要价值,即充分重视人的主体性、强调人的存在意义。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又是建构主义的,因为它是康德开创
创新是人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活动的本质规定性,也就是人的存在方式的本质规定性。研究创新意识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是对当代和未来人类生存方式的关注。创新活动贯穿于人类历史的全过程。古代人类的创新意识发展缓慢,具有自发性。近代以来,随着人类意识觉醒的加速,创新意识逐渐走向自觉,人类的创新实践也日新月异。在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创新已成为人类生存方式的突出特点。自奥地
本文主要探讨哈贝马斯生活世界殖民化的理论。他的作品对当代社会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哈贝马斯在其著作中区分了系统和生活世界。他将社会看作是一个实体,在社会演化过程中逐渐被分化为生活世界和系统。而且系统的分化和生活世界的分化是同时进行的。系统的演化是由社会的引导性能力所衡量的,而生活世界的发展则是由文化、社会和个性的分离所标明的。社会演化包含着系统复杂性的增加和生活世界理性化的增加,二者又互相依
学位
永明延寿(904~975),五代宋初僧人,既是禅门法眼宗三祖,又是后人推举的净土宗六祖,乃是中国佛教思想史集大成的一代宗师。以《宗镜录》与《万善同归集》等为代表作,其思想会通禅教,主张圆融。本文以《万善同归集》为研究对象,着重关注其问和答,以及这些问答对后世的影响及当代意义,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永明延寿的生平行迹、时代背景及《万善同归集》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部分以对114个问题的分析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