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流感高通量筛选体系的建立及其在中药抑制剂筛选中的应用

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hu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构建带有高斯荧光素酶报告基因(Gaussia luciferase;Gluc)的流感病毒A/Puerto Rico/8/1934(H1N1),建立抗流感药物高通量表型筛选体系,并以来源于中药的天然产物库及其衍生物为研究对象进行抗病毒活性筛选及作用机制探究,为抗病毒的新药研发提供先导化合物。方法1.带有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流感病毒的包装。以反向遗传技术为基础,将流感病毒的 8 个质粒 pDZ-PB2-Gluc、pDZ-PB1、pDZ-PA、pDZ-HA、pDZ-NP、pDZ-NA、pDZ-M、pDZ-NS转染至共孵育的293T和MDCK细胞包装病毒,并用9日龄鸡胚扩增PR8-PB2-Gluc病毒。2.高通量筛选体系的建立与验证。PR8-PB2-Gluc病毒以不同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感染MDCK细胞,根据荧光素酶表达量确定最佳感染剂量及检测时间。通过信噪比、变异因子、Z’Factor指标评估该高通量筛选的适用性,并用四种不同靶点的阳性药或化合物(compound 16、巴洛沙韦、奥司他韦、利巴韦林)验证该筛选体系的敏感性。3.活性化合物的筛选。高通量表型筛选体系检测来源于中药诃子的12种化合物、800种天然产物和110天然产物衍生物的抗流感效果,挑选病毒抑制率大于80%且细胞毒性小于20%的化合物,并进一步检测活性化合物在不同浓度下的抑制作用及细胞毒性,拟合活性化合物的半数有效浓度(50%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及半数毒性浓度(50%cytotoxic concentration;CC50),并计算活性化合物的选择指数(Selectivity index;SI)。4.活性化合物对不同亚型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为了探究活性化合物抗流感的广谱性,通过病毒滴度降低实验检测化合物对流感病毒株A/PR/8/34(H1N1)、耐达菲株 A(H1N1)pdm09、A/Brisbane/10/2007(H3N2)、A/Wyoming/3/03(H3N2)和两株乙型流感病毒Yamagata和Victoria株的抑制作用。5.安石榴苷的作用机制。单周期复制实验判断安石榴苷的大致作用阶段:病毒释放抑制实验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实验判断安石榴苷是否影响神经氨酸酶介导的病毒释放阶段。6.甘松新酮的作用机制。加时实验判断甘松新酮作用于流感病毒的大致阶段,免疫荧光实验进一步印证该结果。最后,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实验证明甘松新酮是否影响流感病毒的复制阶段。7.查尔酮类衍生物A9的体内抗流感作用。BALB/c雌性小鼠滴鼻感染PR8病毒,感染病毒前2 h腹腔注射10 mg/kg/day和30 mg/kg/day。分别在第2天和第5天检测小鼠肺组织的病毒载量。8.查尔酮类衍生物A9的作用机制研究。首先利用加时实验判断化合物的大致作用阶段;免疫荧光实验评估化合物对流感病毒NP蛋白含量及定位的影响;将细胞核与细胞质分离后,利用Western Blotting实验对核质中NP蛋白含量进行定量分析;耐药株突变实验确定化合物的具体结合位点。9.查尔酮类衍生物A9系列结构修饰物的活性检测。对A9化合物的A环和B环结构进行取代,共修饰合成34个化合物,测定化合物的活性并用免疫荧光实验验证作用机制。结果1.高通量筛选体系的成功建立与验证。本研究成功包装带有高斯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流感病毒PR8-PB2-Gluc并建立高通量表型筛选体系。高通量评价指标(信噪比=45.09、变异因子=9.51%、Z’Factor=0.70)表明该体系适用于高通量筛选;4种不同作用机制的化合物或药物在该体系中均呈现剂量依赖性的抗流感作用,证明该体系对不同靶点的药物具有敏感性。2.安石榴苷、甘松新酮及查尔酮类衍生物A9具有抗PR8-PB2-Gluc活性。利用高通量筛选体系发现安石榴苷、甘松新酮及查尔酮类衍生物A9能够显著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IC50值分别为 1.25±0.06μM、0.35±0.05 μM 和 3.51±0.37μM;CC50 值分别为>100.00 μM、>100.00μM和41.46±9.35μM,SI 值为>80.00、>285.71 和 11.81。3.安石榴苷和查尔酮类衍生物A9具有广谱抗流感活性。病毒滴度降低实验表明,安石榴苷和查尔酮类衍生物A9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A/PR/8/34(H1N1)、耐达菲株 A(H1N1)pdm09、A/Brisbane/10/2007(H3N2)、A/Wyoming/3/03(H3N2)和两株乙型流感病毒Yamagata和Victoria株具有抑制作用,且呈现剂量依赖性关系。4.安石榴苷的作用机制。单周期复制实验结果表明安石榴苷未影响流感病毒的入侵和复制阶段;病毒释放抑制实验、神经氨酸酶抑制实验表明安石榴苷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神经氨酸酶的活性来阻断病毒的释放;分子对接实验进一步推测安石榴苷与神经氨酸酶可能的结合位点。5.甘松新酮的作用机制。甘松新酮类似物异甘松新酮、百秋李醇具有抗流感活性。加时实验证明甘松新酮作用于流感病毒的入侵阶段,免疫荧光实验进一步印证该结果。最后,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实验证明甘松新酮未影响流感病毒的复制阶段。6.查尔酮类衍生物A9的体内抗流感活性。查尔酮类衍生物A9在30 mg/kg/day时,化合物在第2天和第5天对小鼠肺组织病毒载量的抑制率分别为38.60%和61.40%。该结果表明A9能够显著降低肺组织的病毒载量,具有体内抗流感活性。7.查尔酮类衍生物A9的作用机制。加时实验表明A9作用于流感病毒的入侵后阶段。免疫荧光实验探讨A9对病毒核糖核蛋白复合体核输出的影响,阐明A9抑制RNP出核。为了进一步量化该实验结果,MDCK和A549细胞感染病毒并用药物处理后,将细胞核与细胞质分离,利用Western Blotting分别定量核质中的NP蛋白,进一步证实A9在两株不同的细胞中均能够抑制RNP复合体的出核。最后,通过耐药株突变实验,分离出A9耐药株,NP基因组片段测序鉴定出突变位点为N397S。利用反向遗传技术包装该突变病毒PR8N397S,与A9对野生型PR8的效果相比,A9对突变株的抑制效果显著降低,表明A9的结合位点可能与RNP复合体中的NP蛋白的397位点相关。8.查尔酮类衍生物A9系列结构修饰物的活性测定。本研究对A9化合物的A环和B环结构进行修饰,首先对B环的两个甲氧基进行取代,共修饰合成22个化合物,22个化合物的筛选结果显示化合物F1 1的活性最佳,其IC500和CC50值分别为13.63±9.06和59.54±12.42μM。F11的活性比A9弱4倍左右,推测A9的B环结构在发挥抗流感活性起关键作用,因此保留A9的B环结构并对A9的川芎嗪环A替换,共修饰合成12个化合物,12个化合物的筛选结果显示JZ-57和JZ-63的抗流感效果最优,IC50分别为2.96±0.17和2.46±0.54 μM,CC50值分别为16.65±5.70和11.34±1.10μM,两个修饰物的活性稍优于A9。免疫荧光实验确定三种修饰物的作用机制与A9相同,能够抑制流感病毒NP蛋白的出核,发挥抗流感作用。结论1.本研究利用带有报告基因的流感病毒PR8-PB2-Gluc成功构建抗流感药物高通量表型筛选体系。该体系能够筛选发现不同靶点的抑制剂,具有灵敏、高效、信噪比高等优势。2.利用抗流感高通量表型筛选体系,发现安石榴苷具有抗流感活性。安石榴苷对甲型流感病毒(包括H1N1的H274Y耐达菲株)和乙型流感病毒具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是干扰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活性,表明安石榴苷是一种靶向于神经氨酸酶的广谱抗流感抑制剂。3.本研究发现甘松新酮及其类似物异甘松新酮和百秋李醇具有抗流感活性,甘松新酮能够抑制流感病毒的入侵过程,且未影响流感病毒的转录和复制阶段。4.本研究发现4个查尔酮类衍生物(A9、F11、JZ-57和JZ-63)能够抑制流感病毒核糖核蛋白的出核,并且A9与NP蛋白的397位点产生作用。该类查尔酮类衍生物对甲型(包括H274Y耐达菲株)和乙型流感病毒均具有抑制作用,表明该类衍生物是一种靶向于NP蛋白的广谱抗流感抑制剂。
其他文献
近年来,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创新尤其是企业创新在经济新常态中的战略性地位。如何有效发挥政府提高企业创新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是当前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税收征管是地方政府影响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活动,且“强征管-降税率”是我国普惠性减税思路之一。因此,在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探讨税收征管如何作用于企业创新是个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的课题。本文分别从税务管理、税款
学位
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成为我国宏观调控政策框架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双支柱调控实践中,由于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在政策目标和传导渠道方面的相互影响,导致二者之间存在重要的协调问题。因此,在我国现阶段健全双支柱宏观调控框架的背景下,针对我国特有的制度环境,量化评估双支柱宏观调控框架实施的政策效应,分析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效应的相互影响关系,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现有
学位
作为一个传统的移民国家,移民政策是澳大利亚的一项基本国策,所有涉及到移民的问题无论大小都极有可能成为国家公共政策的重要议题,留学生技术移民政策也不例外。从1973年至今政策经历了扩张——限制——扩张——限制的变迁轨迹,其背后到底有什么规律可循?又是什么动力推动了变迁?本文以经验研究为主,本着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逻辑顺序,分别从政策如何变——政策变迁的历程,政策何以变——政策变迁的动力,这两个大的层面出
学位
宗族文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其他国家或民族文化难以比拟的影响,中国历史上以宗族文化为主,而欧洲以城邦文化为主,这一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了中国和欧洲制度变迁的分野。一直以来,宗族是中国人重要的社会交往平台,并在上千年的历史演进中发展出稳定传承的社会伦理。文化影响的变迁是尤其缓慢的,在现代商业社会,宗族文化藉由强有力的非正式契约将个人和企业联结在一起,但遗憾的是,目前宗族文化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劳动经
学位
预算绩效管理即生成和使用预算绩效信息的过程,预算绩效信息使用构成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问题。实践中预算绩效信息使用困境久难克服,制约了预算绩效管理的实际成效。导致预算绩效信息使用困境的成因错综复杂,归根结底是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制度的局限性,表现为技术层面、制度层面和外部环境的制约。倘若局限于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制度,很难改善预算绩效信息使用困境。既如此,是否存在另外一种工具和方法可以弥补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的不
学位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阶段,过去“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逐渐难以为继。中国急需从“以投资拉动”向“靠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转变。然而,当前中国创新的状况并不理想。虽然研发投入占GDP 比重逐年增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且创新产出的质量和效果堪忧。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提高创新尤其是企业的创新水平以驱动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政府和学界的关注。由于研发创新活动具有显著的
学位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货币体系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削弱了美元和欧元的信用基础,降低了它们在国际储备和国际支付领域的比重;相反,人民币的国际使用水平却在稳步上升,人民币汇率走势及其变化产生的国际影响也越来越受到瞩目。货币汇率作为两国货币的相对价格,综合反映包括基本面在内的各种信息,也是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在全球协调资源配置的机制。已有的人民币国
学位
美国犹太文学作为美国文学的重要分支,其文学成就和文学价值有目共睹。事实上,在早期的美国犹太文学中,犹太戏剧在美国文坛的影响力比小说和诗歌更大。尤其在十八世纪晚期美国族裔剧团出现后,犹太裔剧团被认为是美国族裔剧团中最突出的一个。和其他族裔戏剧一样,当时的美国犹太剧作家们也主要反映美国犹太移民在文化适应和身份认同上,与主流文化之间疏离和同化两难的尴尬处境。进入二十世纪,美国社会无论在经济还是意识形态上
学位
随着与世界经济的深度融合,中国通过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以更为立体化的格局参与到国际分工体系中。“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更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带来了重大机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不仅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而且与我国经济高度互补,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投资前景。但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是发展中国家,不同于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本文研究了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经济效应以及
学位
代际流动性反映了子代社会经济状况相对其父代社会经济状况的改变情况,它不仅反映了一个社会机会开放的程度,也是测算一个国家或地区动态不平等的重要维度。从世界范围看,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家庭经济状况都会显著影响子代的社会经济地位获得,旨在提高代际流动性的公共政策也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不平等程度是世界的焦点。从代际分配视角,不同家庭的社会经济差距是否在子代间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