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微笑之光》人物创伤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KI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丽丝·沃克(1944-)是美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女性作家。艾丽丝·沃克获得普利策文学奖以来,国内有不少学者开始密切关注她的作品。目前,大部分研究着眼于她的代表作《紫色》,但对其1998年出版的小说《父亲的微笑之光》的系统研究稍显不足。由于沃克女性作家的身份以及作品中的女性主义倾向,多数论者对该作品的研究集中在它的暴力、同性恋、父权制及妇女主义问题上,而对于小说中人物的创伤研究较少涉及。本论文从小说中五个人物的创伤经历着手,结合创伤理论和歧视知觉、心理弹性等心理学概念阐释了创伤事件对人物的影响,包括他们的创伤后应激反应症状及创伤事件后人物发生的人格障碍,探讨了父亲角色及父女关系对于女孩创伤经历的重要性,分析了人物的创伤恢复过程及结果。通过人物创伤分析,作者发现,沃克通过简单的五个人物,揭示了深刻的社会问题。首先,通过麦格德林娜、苏珊娜、波琳和艾琳与父亲关系的分析发现,沃克揭示了父亲角色及父女关系对于女孩成长过程中情感创伤经历的重要性。其次,通过描写波琳、苏珊娜及艾琳的创伤愈合过程,发现女性在父权制社会中的窘迫地位以及沃克对于女性在父权制社会中建立一种团结、互助关系的呼吁。相比较之前的对于《父亲的微笑之光》的人物创伤研究,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理论层面上,本论文不局限于创伤理论,还结合一些心理学概念分析某些人物的创伤经历,如歧视知觉、心理弹性、共情缺陷。第二,在人物创伤分析层面上,首先,本论文探讨了父亲角色和父女关系对于女孩成长过程创伤体验的重要作用。其次,通过对小说人物的创伤经历及症状分析,作者发现部分人物,比如:麦格德林娜、罗宾逊以及波琳不只具有部分“创伤后应激反应”症状,他们还具有部分典型的“边缘型人格障碍”病人的特征,同时,在这三个人物身上还存在“创伤后应激反应”与“人格障碍”共病症状,本论文也对这些共病症状进行了阐释。再次,本论文增加了对人物艾琳的创伤研究,通过对于艾琳的行为分析发现,与小说中其他三个女主人公相比,艾琳在面对创伤时通过较好的心理弹性适应创伤并勇敢地做出反抗。本论文借助创伤理论和一些心理学概念分析了《父亲的微笑之光》中人物创伤经历、创伤后症状及创伤治愈过程,为以后研究沃克的作品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研究其他文学的作品中的人物创伤提供一些参考。
其他文献
1999年9月,中共中央在十五届四中全会上正式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通过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19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制定西部大开发新的指导意见”,这表明,西部大开发和开放工作即将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在此节点,本文整理西部大开发政策研究的相关理论、实践经验和研究方法,对西部大开发二十年来的政策进行阶段性梳理,从理论层面分析政策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并运用合成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风湿免疫科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作为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RA以对称性、破坏性关节病变为特征,引起软骨和骨的破坏,严
随着社会企业的不断发展,其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的实际绩效备受关注。作为公益与商业的结合体,社会企业的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由于制度逻辑冲突、外部认可缺乏等原因导致二者之
包容性创新是在印度等国实践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旨在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以追求社会公平正义为出发点,主张利用技术创新、流程再造、工艺改进等手段为低收入群体提供低成本的创
歧义是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外语学习过程中无法避免地会出现陌生的、异质的、结构不完整或模糊的语言现象。对歧义的容忍是外语学习者的一个重要的个体差异。歧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农村土地问题日益凸显,土地流转成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近年来,中央密集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将农村土地流转推至新的高度,国家对农
中国经过40年的迅猛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工业化发展成果。然而,高投资、高能耗和高排放的粗放型的发展方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已影响到我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供给模式更加创新,供给主体也更加多元化,供给制度更加深化和优化,但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发展中还有一些问题随之出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城乡资源分配不均等,技术人员缺失等,拉萨由于地处西南边陲,加上其又是民族地区,自古以来由于受到历史原因、地理区位等诸多因素影响,市场经济起步较晚,发展水平较低,这就导致其市场机不能完全发挥作用,目前,拉萨市基本公共
[目的]人停滞缺陷免疫蛋白1(human Arrest Defective 1,hARD1)基因是一种酵母N-乙酰基转移酶(N-acetyltransferase,NAT)基因同源基因,其主要作用是通过与N-乙酰基转移酶1(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