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秸秆还田方式对大豆田土壤水热状况与N2O排放的影响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龙江省是东北亚寒地的典型区域,是我国玉米、大豆的主产区,玉米-大豆轮作是主要种植方式之一。2020年玉米、大豆产量分别为3646.6万t和932.0万t,按谷草比为1:1.2计算[1],秸秆产量分别为4375.9万t和1118.4万t。由于秸秆还田技术发展滞后,导致大面积秸秆露天焚烧污染环境,秸秆还田是目前解决秸秆资源过剩的有效方法。秸秆还田改善土壤耕层结构及水热状况,影响土壤温室气体排放,为作物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和养分。深翻、深松、深松浅翻、旋耕、免耕等不同的耕作方式对土壤的扰动程度不同,对土壤的结构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秸秆还田结合耕作措施的综合利用创新技术不仅可以促进作物高产,同时能够达到高效率提升耕地土壤质量的目标。农田N2O排放对全球增温潜势较大,随N2O排放不断增加,对人类未来的生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因此,研究寒地秸秆还田方式对大豆田土壤水热、硬度与N2O排放的影响,为扩大农作物秸秆还田面积、促进温室气体减排、培肥土壤和促进作物高产,实现农业可持续绿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本试验于2021年东北农业大学向阳实验实习基地内进行,基于2017年开始的定位试验,采取玉米-大豆轮作方式进行研究,以传统耕作(TT)为对照,在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覆盖免耕(NT)、覆盖免耕播种+苗期垄沟深松(NTS)、垄台深松灭茬+苗期垄沟深松(SCS)、翻耕+苗期垄沟深松(DS),研究前茬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大豆田土壤温度、水分、硬度的影响,分析秸秆还田对土壤N2O排放、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秸秆还田方式影响土壤温度。5、6月份土壤日平均温度整体表现为DS>TT>SCS>NTS>NT,NT处理土壤日平均温度显著降低,7月份中耕培土作业使SCS处理土壤日平均温度明显高于其他处理,9月份NT处理提高了土壤日平均温度;DS处理提高了土壤积温,NTS、NT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积温,中耕培土使SCS处理积温高于TT处理;5月份至7月中旬,NT处理降低了土壤每日最高温度,DS处理提高了土壤每日最高温度,7月中旬至8月份SCS处理提高土壤每日最高温度;NT、NTS处理降低了土壤每日最低温度;土壤每日最高、最低温度首次出现时段分别集中在12:00~14:24、2:24~4:48。(2)秸秆还田方式影响土壤水分。土壤水分随降雨量有明显变化,NT处理增加了播种前及5月份土壤水分,DS处理在6、7月份增加了土壤水分,NTS处理在整个生育时期土壤水分处于较低水平,SCS处理8、9月份土壤水分高于DS处理;NT处理在播种前及6月份提高了土壤每日最高水分;DS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每日最低水分;土壤每日最高、最低水分首次出现时段均集中19:12~24:00。(3)秸秆还田方式影响土壤硬度。各处理垄台土壤硬度在0~15 cm土层变化较大,NT、NTS处理在0~15 cm土层土壤硬度最高,在30~40 cm土层土壤硬度最低,SCS处理在0~30 cm土层土壤硬度最低;各处理垄帮土壤硬度在0~20 cm土层变化较大,DS处理在0~20 cm土层垄帮土壤硬度最低,在30~40 cm土层垄帮土壤硬度最高;各处理垄沟土壤硬度在0~20 cm土层变化较大,NT处理0~20 cm土层垄沟土壤硬度最高。(4)秸秆还田方式影响大豆生长及产量。TT处理促进了大豆出苗,NTS处理延缓了大豆出苗,NT处理降低了大豆盛花期和结荚期株高,DS处理提高大豆植株节数、荚数、粒数,TT、NT处理降低大豆植株节数、荚数、粒数、粒重,但差异不显著。大豆产量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5)秸秆还田方式影响土壤N2O排放和速效氮含量。垄台、垄沟土壤N2O排放呈现单峰曲线变化,在7月中旬达到排放高峰,垄台N2O排放与土壤温度、水分呈正相关关系,与土壤硬度呈负相关关系,土壤N2O排放总量表现为DS>NT>NTS>TT>SCS,DS处理增加了N2O排放总量,达1892.44 g·hm-2,SCS处理对N2O减排效果最好。DS处理提高了0~15 cm土层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其他处理对0~15 cm、15~30 cm土层速效氮含量影响未表现一致规律。
其他文献
番茄白粉病的发生随着番茄栽培面积的扩大也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番茄的产量和品质。植物MLO基因家族中的部分成员是白粉病的感病因子,MLO基因发生的隐性突变mlo可赋予植物对白粉病菌广谱抗性,在抗病育种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显示SlMLO4为番茄感白粉病相关基因,但目前关于白粉菌胁迫下番茄酵母cDNA文库的构建以及SlMLO4互作蛋白的研究鲜见报道。本研究以感白粉病番茄品种‘Mone
学位
作为一种无污染、可持续的新能源模式,光催化还原CO2制备碳基燃料对于改善温室效应、缓解能源短缺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常用的单组分和结构单一的催化材料大多存在光利用效率低、量子效率低和光催化寿命短等问题。因此,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是构建多组分复合材料,利用各组分之间的功能协同和能带耦合,探索CO2高效催化。本论文以铁酸盐基为基础,通过双钙钛矿的构建和固溶体的形成及形成异质结来调整电子结构,研究了光催
学位
手性化合物在生命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使得研究制备手性化合物成为有机化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早期的手性化合物通过自然界分离得到,但通过自然分离已经无法满足我们在各个领域的需求,因此,通过手性合成获得高对映选择性的物质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焦点。目前,手性化合物可通过多种不同的方法来获得,其中不对称催化是合成手性化合物最简单高效的方法之一。本论文主要研究含三氮唑双噁唑啉配体的设计及合成,及其在Henry
学位
无功优化问题作为电力系统分析的重要环节,多年来一直被诸多专家和学者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时至今日,在分布式电源并网容量与日俱增的环境下,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并网后造成的电压波动,谐波污染,网损增加,成本增加等一系列问题,为无功优化提出新的难题,其中以光伏,风电出力不确定引起的电压波动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对含DG的配电网无功优化尤为重要。(1)阐述了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分别介绍了配电网、无功优化模型
学位
钠离子电池具有同锂离子电池类似的储能机制,且钠资源储量丰富,成本低廉,近年来其在大型储能领域被广泛关注。然而,目前仍旧缺少综合性能优异的负极材料来进一步提高钠离子电池储能特性。以锗酸锌(Zn2GeO4)为代表的三元氧化物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且在循环过程中会生成氧化纳(Na2O)来缓解体积变化,被认为是钠离子电池具有潜力的负极材料之一。然而,其本身较差的导电性导致较差的倍率性能,在长循环过程中仍存在
学位
本文选用具有聚集诱导发射(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特性的四(4-羧基联苯)乙烯作为配体,与金属Cd(Ⅱ)、Cd(Ⅱ)/K(Ⅰ)原子配位,在溶剂热条件下,分别获得了两例结构新颖的荧光MOFs(Luminescent MOFs-LMOFs)。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以及元素分析等手段对两例LMOFs进行了结构与组分表征,并且研究了 NLMO
学位
现阶段,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处于进一步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强国奋斗的关键期,为进一步巩固发展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三农问题的解决是重中之重。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全面、广泛、紧密的服务农民,是我国当前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已经逐渐成为推进乡村振兴,完成土地改革,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因此,研究农户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对实现农民合作社的稳定积极发展,促进当前我国农
学位
大豆是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大豆的消费日益增加。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大力实施大豆产能提升工程,实现大豆稳产高产已成为我国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加种植密度是提升大豆产量的有效途径,但密植会增加大豆倒伏的风险,降低大豆抗倒伏力学性状,进而影响产量。在大豆生产中,常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调控植株生长,烯效唑是广谱性、高效、应用成本低、经济实用,具有研究潜
学位
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是其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因此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当前对农业科技园区的评价存在无农业特色、实际操作较难两方面的问题。在综合学界研究成果、调研园区实际状况的基础上,从社会、管理、经济和技术效益等方面形成了针对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专家意见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各级指标进行了赋权,从而形成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绩效评价模型。首先,在梳
学位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居民的消费观以及思想均出现了一定的转变,并拥有了更加前卫的保健意识。而海参是一款高档的海珍品,由于其具备一定的药理和保健作用,所以其在近年间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到了本世纪,海参的需求量出现极大规模的上涨,而行业也开始迅速扩张,由此使得市场竞争也变得十分激烈。在此背景下,对于ZL海产品公司而言,应该如何应对行业发展所产生的机遇和挑战,凸显自身的优势,并在市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