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用药规律

来源 :湖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joy_flyin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当代医家用药经验,并分析其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用药特色及配伍规律,以期为IMN相关的临床及科研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收集、归纳、整理从建库至2021年12月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独秀学术搜索、超星期刊、Pub Med等电子数据库资源的中医药治疗IMN的相关文献。一共搜集符合要求的文献147篇,提取文章研究对象例数、干预措施、中医证型、治法及方药组成、肾功能、病理分期、发表年限等信息,将相关信息录入Excel表格中,建立中药治疗IMN的数据库。运用Excel对IMN的证型、治疗IMN中药的性能(四气、五味、归类、归经等)进行频数、频率分析,运用SPSS Modeler18.0及SPSS 26.0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结果:1.文献统计概况:共纳入文献147篇,研究对象中男性多于女性;在治疗方面,大部分临床研究使用中药加免疫抑制治疗,其中最常见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是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明确提出血肌酐范围、慢性肾脏病分期、病理分期要求的文献中,大部分患者血清肌酐<180μmol/l,CKD分期均为1-3期,病理分期大部分处于Ⅰ-Ⅲ期。2.IMN常见中医证型:本虚证以脾肾气虚为主,其次为脾肾两虚、脾肾阳虚、气阴两虚;标实证以血瘀证为主,其次为湿瘀互结、湿热瘀阻、湿热证。3.频数、频率分析:在158个方剂中,共使用170味中药,1768次用药。用药频率≥20%的药物分别为黄芪、茯苓、白术、党参、当归、丹参、山药、川芎、地龙、水蛭、山茱萸、红花、生地黄;四气前三位分别为温、平、寒性;五味前三位分别为甘、苦、辛味;药物归经前四位分别为肝、脾、肺、肾经;药物归类前四位分别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其中补虚药中,补气药使用较多。4.关联规则分析:两位药成组的一共18组,黄芪和党参出现的实例最多,达76次,支持度最高为47.79%。三位药成组的一共24组,黄芪、党参、茯苓出现的实例有46次,支持度28.93%。5.聚类分析:共得到四组聚类方。第一组:红花、桃仁、赤芍、当归、川芎、地龙、水蛭;第二组:党参、淫羊藿、黄芪;第三组:山药、山茱萸、牡丹皮、泽泻、生地黄;第四组:白花蛇舌草、薏苡仁、茯苓、白术、丹参、芡实。结论:IMN常见的中医证型本虚证以脾肾气虚、脾肾阳虚、气阴两虚常见;标实证以血瘀、湿瘀互结、湿热瘀阻、湿热证常见。脾肾气虚血瘀证是IMN最常见的证型。黄芪、茯苓、白术、党参、当归、丹参、山药、川芎、地龙、水蛭为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的核心用药。中药在治疗IMN时常在补虚药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以求标本兼顾。黄芪、党参;茯苓、泽泻;黄芪、川芎、当归;茯苓、丹参、白术是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常用的药物组合。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运用特制轴向压力装置建立兔腰椎间盘退变模型,采用针刀治疗4周,并建立空白组、假模型组、模型组及针刀治疗组4组进行对照,观察兔腰椎间盘组织的影像学、形态学以及兔腰椎间盘组织中凋亡调控基因Bcl-2和Bax含量的变化,验证针刀干预治疗退变兔腰椎间盘的有效性,探讨其中的作用机制,为针刀治疗本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24只5~6个月,体质量(2.5±0.5)kg的雄性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于造模
学位
目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世界第二大常见的老年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国内外研究表明,针灸已逐渐发展成为主流医学,针刺作为一种传统的疗法,可以有效防治和延缓PD的进程,其机制可能涉及针刺激发人体自身调节系统,保护多巴胺能(Dopamine,DA)神经元免于损伤有关。GLP-1R相关信号通路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促细胞生存通路,但是电针如何通过GLP-
学位
目的精神情志问题是导致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发生的主要诱因之一,且为其重要临床特征。故本实验以急性与慢性应激相结合的方法诱导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以纽蛋白(vinculin)及NGF-Trk A信号通路为切入点,从中医心与脾胃
学位
背景:对从天然产物中筛选得到的抗肿瘤有效成分进行结构修饰,探讨其构效关系并深入明确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以求发现毒性更低,活性更高的新型抗肿瘤药物一直是药物研究学者关注的热点,也是这一领域的难点。毛喉鞘蕊酸(Coleolic acid)是从我国民间中药鞘蕊苏中分离得到的一类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半日花烷型化合物,已有研究表明其对肺癌细胞具有抗增殖活性,但其抗肿瘤活性有限。目的:以毛喉鞘蕊酸为先导化合物,设计
学位
目的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对湖北中医药大学国医堂睡眠记忆门诊、湖北省中医院脑病科、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襄阳中医医院脑病科住院部及门诊部患者中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患者用药进行分析,挖掘真实世界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潜在规律,为临床上运用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帮助。方法本研究收集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之间于湖北中医药大学国医堂睡眠记忆门诊、湖北省中医院脑病科
学位
目的:挖掘温肺化饮细辛-干姜药对(XGHP)治疗COPD寒饮伏肺证大鼠的有效成分,关键靶点,作用途径,为临床研究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检测XGHP的有效成分,同时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文献报道进行成分筛选及相关靶点的预测,并运用动物实验验证相关蛋白的表达;(2)40只SD雄性大鼠,分为正常组(10只)和模型组(30只),采用香烟烟雾+
学位
目的使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挖掘质量较高且效果明确的临床试验类文献所记载处方信息,归纳总结出中医药治疗中枢性性早熟的核心药物,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中枢性性早熟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网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从建库以来到2021年12月收录的关于中医药运用内服法治疗中枢性性早熟的临床试验类文献。按照严格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通过阅读
学位
目的本研究通过搜集清代医家治疗不寐的医案,并借助数据挖掘技术,对清代医家治疗不寐的医案进行回顾性研究,挖掘其治疗不寐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治疗不寐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以《中华医典》、图书馆馆藏书籍、古今医案云平台古代医案库作为数据来源,收集清代医家治疗不寐的医案。将医案标准化后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对药物进行频数统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并借助网络药理学理论对高频药对进行进一步挖掘与分析。结果(1)
学位
目的肥胖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大公共问题之一。肥胖时,循环脂质水平的增加以及细胞内信号传导的变化可引起胰岛素抵抗,并导致肝脏脂肪变性。现已证实,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相互关联,在调控脂代谢稳态以及胰岛素敏感性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SIRT1属于Ⅲ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最初研究认为它主要参与延长生物寿命和限制热量摄入等生理功能。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SIRT1在糖、
学位
目的本研究以腹腔注射PCPA建立的失眠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选取“百会”、“肾俞”进行标本配穴针刺干预,观察大鼠的一般状态、行为学,下丘脑中神经递质GABA、Glu含量,Glu/GABA比值及GAD、GS蛋白表达水平,探讨通过“标本配穴”针刺调节GABA、Glu治疗失眠的有效性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为“标本配穴”针刺治疗失眠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健康雄性三月龄SD大鼠48只,体质量约(160-180)g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