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地糖肾颗粒对DKD患者蛋白尿及尿NGAL、尿NAG的影响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1026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糖尿病肾脏病(DKD)是糖尿病的重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在古代典籍中并无明确病名记载,病因病机也无统一定论,导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结合张景岳“真阴精气理论”,提出糖尿病肾脏病的核心病机为“精损络痹”。并根据这一核心病机,总结出用于治疗DKD气阴两虚、瘀热阻络证的芪地糖肾方。前期临床试验已证实芪地糖肾颗粒可以降低糖尿病肾脏病患者蛋白尿,但样本量较小,且对肾小管作用不明;前期动物试验证明对肾小管有保护作用,但无临床数据支撑。本试验在前期临床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样本量,通过中医证候及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UACR)等客观指标的变化,评价芪地糖肾颗粒对DKD气阴两虚、瘀热阻络证患者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检测分析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并使用尿肌酐(UCR)矫正,旨在获得芪地糖肾颗粒对肾小管保护作用的循证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方式纳入60例气阴两虚、瘀热阻络的DKDⅢ-Ⅳ期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先进行2周导入期的基础治疗(包括生活方式指导、降糖、降压等),随后,观察组使用基础治疗+芪地糖肾颗粒的方案,对照组为基础治疗+安慰剂的方案,持续观察3个月并每月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入组及出组时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UACR、血肌酐、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相关、肝功能、离子、血常规、尿NGAL/UCR和尿NAG/UCR的变化情况。其中,临床疗效标准为,显效:临床症状消失,UACR降至正常或下降1/2以上。有效: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好转,UACR有所下降,但不足显效标准。无效:临床症状未改善或恶化,实验室指标无变化或升高。结果:本试验一共纳入60名患者,其中观察组脱落1例(未按时复查),共29例,对照组脱落2例(1例失访,1例因自觉药效不佳要求终止),共28例,最终完成57例试验。1.两组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男性16名,女性13名,平均年龄58.86±9.326岁,其中DM病程13.61±7.20年,DKD病程2±6年;对照组男性18名,女性10名,平均年龄60.75±8.686岁,其中DM病程11.84±5.98年,DKD病程2±5年。2.两组临床疗效率有差异:观察组为66.7%,包括12例显效,6例有效,9例无效,共27例;对照组为34.6%,包括7例显效,2例有效,17例无效,共26例。经统计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中医症状改善情况有差异:根据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65.5%,包括1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共29例;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35.7%,包括0例显效,10例有效,18例无效,共28例。经检验,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4.对于疗效指标来说:治疗后,观察组UACR较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血肌酐均较前有所下降,但eGFR、血糖、血脂变化不大,除观察组低密度脂蛋白(LDL-C)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外,余各组组间及组内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对于安全性指标来说:与治疗前相比,肝功、血常规未见明显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试验过程中无不良事件报道,药物安全性良好。6.治疗前后NGAL/UCR较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G/UCR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NGAL/UCR及NAG/UCR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芪地糖肾颗粒对于DKDⅢ-Ⅳ期气阴两虚、瘀热阻络证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降低蛋白尿,改善中医证候,但对于血糖、血脂的作用尚不明显。2.治疗后,尿NGAL水平下降,提示芪地糖肾颗粒对肾小管有保护作用,为进一步探明药物作用机制提供思路。3.药物安全性良好,可进一步的研究讨论。
其他文献
目的:激素依赖性皮炎是因长期不当的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导致停用激素后皮肤出现炎性皮损,需要反复应用糖皮质激素以控制症状,并且容易复发加重的一种皮肤病。近年来,随着糖皮质激素类外用药的广泛使用,以及市场上部分化妆品护肤品中激素的滥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发病率逐渐提高,给越来越多的人带来了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伤害。西医对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治疗多采用糖皮质激素递减疗法、糖皮质激素替代疗法及抗炎治疗等。而中医则
学位
第一章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尚菊菊教授治疗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状态患者的用药规律目的:归纳和探讨尚菊菊教授治疗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状态患者的用药及组方规律,为临床诊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22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尚菊菊教授门诊诊治的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资料,筛选后提取方
学位
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载有7000余首唐及唐以前的方剂,集唐以前方书之大成,其中有大量治疗心悸的处方,值得挖掘与深入研究。而室性早搏作为“心悸”最常见的一种现代疾病,尚且缺乏临床确有疗效的药物。因而本论文整理了《千金方》中治疗心悸的方药,对孙思邈治疗心悸的用药规律进行挖掘,并确认核心处方“千金复脉颗粒”。在此基础上,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
学位
目的:探讨冯玲教授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浅析冯玲教授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遣方用药规律及经验总结。方法: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方法,以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就诊于冯玲教授门诊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根据患者不同治疗方案将研究对象分为中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再将中西医结合组细分为中药+β阻剂组、中药+抗心律失常药组(除外使用β阻剂者),分别对各组治疗前后房
学位
背景:糖尿病性胫前色素斑(pigmented pretibial patches,PPP)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皮肤并发症表现,也称糖尿病性皮肤病(diabeticdermatopathy)、糖尿病性胫前斑(diabetic shin spot)、胫前斑、胫前黑斑、胫前点等,文献报道PPP发病率大致在10%~50%,在出现微血管并发症或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中可能存在相关,对于PPP的发生发展与糖尿
学位
目的:总结典型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体质与证候的分布特点,分析不同体质与证候之间的相关性,基于体质辨识的角度为哮喘的中医临床诊治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以2019年9月至2022年2月于东直门医院就诊的明确诊断为典型哮喘和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中医四诊及中医体质相关信息,采用王琦九种基本中医体质分类的判断标准进行体质分类判定,根据《支气管哮喘中医
学位
背景: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6亿,占总人口的18.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了 1.9亿人,占总人口的13.5%。按照65岁以上人口占比14%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的国际标准,预计2021年,中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当前我国65岁以上老年抑郁症的年患病率为3.0%,抑郁造成老年人医疗支付负担增加,家庭负担沉重,急需社会关注和研究,在中国社会,家庭一直是其中的重要概
学位
研究目的:1研究一:系统评价益气养阴法治疗T2DM有效性及安全性。2研究二: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导师于秀辰教授益气养阴法治疗气阴两虚型T2DM用药规律,总结治疗经验。3研究三:基于研究二选定的核心药物组成进行网络药理学研究,明确其潜在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研究方法:1 研究一:通过检索 CNKI、WangFang、VIP、SinoMed、Pubmed、Embase、Coch raneLibra
学位
研究目的:由于近些年社会快速的发展,遗传因素、环境污染、营养缺少或失衡、运动的缺乏以及工作上或学业上的压力等其他因素,湿热体质已经成为在中国和全球非常常见的一种体质。因此可通过本次研究进一步预防和治疗湿热质NAFLD患者,还可以为中医体质在临床的中应用,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对NAFLD的合并症作预防和治疗参照。研究方法:为了更深刻探讨和研究湿热体质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性,通过临
学位
目的 探讨引气归元穴穴位按摩联合脐灸用于脾肾阳虚型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脾胃病科一区、二区住院治疗的64例处于缓解期的脾肾阳虚型UC患者,按照不同病区收治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应用引气归元穴穴位按摩联合脐灸干预,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粪便性状评分、中医症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