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保钾性能评估与保钾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ce121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高效合理施用钾肥是土壤肥料学界持续关注的问题,测土施钾是重要的措施。通常是在土壤钾素肥力低的土壤上多施钾肥,在土壤钾素肥力高的土壤上少施钾肥。本文对如何因土施钾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基于土壤保钾性能的因土施钾策略,初步构建了土壤保钾性能的评价方法,并对土壤保钾的机制及其调控措施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在土壤钾素肥力较高且秸杆全量还田情况下,钾肥用量变化对稻麦产量的影响较小。不施钾肥、常规推荐钾肥用量、钾肥减量30%和将减量30%钾肥全部施到稻季的处理作物产量无显著差异。但在钾素肥力较低的土壤上,不施钾肥会导致减产。提出在秸杆全量还田情况下,保持土壤钾素肥力平衡,维持土壤钾素肥力在合理水平,是较为简单合理的施钾策略。对于钾素肥力较高的土壤,要避免耗竭土壤钾素,对于钾素肥力较低的土壤,则要避免过多施用钾肥而导致钾素损失。明确土壤钾素肥力维持在何种水平的平衡是测土施钾的关键,而这取决于土壤的保钾性能,所以,测土施钾除了需要测定土壤有效钾的含量,更要测定土壤的保钾性能。
  2.将土壤保钾性能定义为土壤持有可被植物有效利用但不易随淋溶和田面水流失而损失的钾的能力。土壤保钾性能可以通过土壤中持有一定的有效钾量来反映,持有该有效钾量时土壤钾的损失率不高或在许可的范围内,而进一步提高土壤有效钾量时,钾的损失率增加并超过许可范围。采用全国14种典型土壤,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初步构建了基于土壤水溶性钾随田面水损失规律的土壤保钾性能评估方法,具体操作如下:通过加钾或淋洗获得某种土壤不同钾素水平的土样,将含饱和持水量的土样添加到烧杯中,使其土层厚度为5cm,上面加水,水层2 cm,25℃静置24 h后测定上覆水中钾浓度。该试验条下,以上覆水中钾浓度5 mgL-1为临界值,此时某种土壤持有的有效钾量为其保钾性能的评估指标。
  3.采用新建的土壤保钾性能评价方法对全国14种土壤的保钾性能进行了评估。采用0.2 mol L-1 NaTBP+1.0 mol L-1 NaCl提取1小时的土壤有效钾总量测定方法,在保钾性能达到临界状况下,测得的14种土壤持有有效钾量为133-2054 mgkg-1,其中安徽广德土壤最低,仅为133 mg kg-1,重庆北碚土壤最高,达2054 mgkg-1。将土壤保钾性能分为四个等级(mg kg-1):<500保钾性能低,500-1000之间保钾性能中,1000-1500保钾性能高,>1500保钾性能极高。供试的14种土壤中,安徽广德、湖南望城和江苏姜堰三地土壤为低保钾性能土壤;安徽蒙城、河南封丘两地土壤为中等保钾性能土壤;重庆南岸、河北衡水、黑龙江哈尔滨、江苏常熟、江西鹰潭、新疆石河子、陕西长武七地土壤为高土壤保钾性能土壤;而湖北荆门、重庆北碚两地土壤为极高保钾性能土壤。
  4.发现土壤保钾机制主要来源于两种位点对钾的吸持作用,一种是交换性位点,另一种是非交换性位点。交换性位点保钾性能与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CEC)密切相关。14种供试土壤中,在土壤水溶性钾接近的情况下,不同土壤交换性位点和非交换性位点对保钾性能贡献率均值分别约为15%和85%,非交换性位点是决定土壤保钾性能的关键机制。通过对原始土有机质进行去除后测定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发现有机质对阳离子交换量的贡献率平均在25%左右,其余75%主要由土壤矿物提供,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壤有机质提高1%,仅增加CEC1.13 cmol kg-1土,相对比例约为9%。可见通过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而提高土壤CEC来促进交换性位点对钾的保持能力的潜力有限。
  5.通过比较不同矿物和生物质炭等材料对钾的保持性能,发现供试两种生物质炭在土水比1∶50、溶液中钾平衡浓度为5 mg L-1的条件下可以吸持1000-3000mg kg-1有效钾,具有较好的保钾性能,其吸持的钾非交换性位点要高于交换性位点。供试黑云母和蒙脱石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可以吸持1628mgkg-1和2059mgkg-1有效钾,同样具有较好的吸钾能力,但是黑云母吸持的钾非交换性位点高于交换性位点,而蒙脱石则相反。供试类水滑石和高岭石两种材料的的保钾性能较为有限,可吸持的有效钾仅为400 mg kg-1左右,且非交换性位点起主要作用。尽管生物质炭、蒙脱石和黑云母等材料具有较好的保钾性能,但用来改良土壤,有时需要在非常高用量的情况下才能使土壤保钾性能有显著改善,这类材料的应用前景取决于其资源和价格。目前在土壤化学保钾性能难以提升的情况下,通过改善土壤结构等物理措施,如培育深厚的耕层土壤、构建防止水土流失的犁底层和梯田等,是提高土壤保肥性能的有效措施。
其他文献
凋落物指在生态系统内由生物组分产生并归还到地面,作为分解者物质和能量来源,借以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的所有有机物质的总称。凋落物是植物-土壤系统养分循环的基本载体,具有维持土壤肥力,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养分平衡的重要作用。凋落物分解向土壤的归还过程促进土壤有机碳向大气释放以及土壤氮累积。植物-土壤系统碳氮循环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变化不仅会影响土壤-植物系统碳氮平
揭示土壤生物地理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素是生物地理学和宏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目标之一,对保护区域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然而,与地上生态群落相比,人们对于土壤生物群落在较大尺度上的分布格局和生态过程仍知之甚少。深入研究土壤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潜在机制对于理解土壤生物地理分布格局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本研究以中国北方草地样带为研究对象,研究草地土壤线虫群落沿干旱梯度的变化趋势
学位
土壤有机质的转化是维持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功能的核心组分,不同形态的有机物在土壤中的分解特征存在极大的差异,受到土壤和环境因素等因子的调控。本研究通过分别探讨小分子有机物氨基酸在草地土壤的分解特征及凋落物在森林和农田土壤的分解特征深入认识不同有机物质在土壤中的转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而为不同生态系统中土壤的健康管理和物质循环提供理论依据。  游离的氨基酸在土壤氮循环中具有极快的流动性,在氮循环过程中起
我国南方地区是水稻种植的最主要的区域,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国的80%以上。红壤性水稻土作为南方地区最主要的水稻土类型,在我国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土壤的物理结构协调水、肥、气和热的运移与储存,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直接影响根系的生长。然而,水稻土由于水耕泥浆化,导致土壤分散,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经历多次灌水、晒田等干湿交替,土壤结构变化显著。因此,准确认识水稻土结构的动态特征并探究其对根系生长
太湖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然而过量施肥导致氮肥利用率降低和氮素的氨挥发、反硝化、径流和淋溶等损失增强。对水稻田NH3、CH4和N2O排放规律及减排措施的研究可以为研发新型农田管理技术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施用生物质炭和脲酶/硝化抑制剂等措施是农田系统固碳减排的有效措施,但对NH3、 CH4和N2O的影响尚存争议,可能与生物质炭用量、抑制剂类型、氮肥种类等有关。本研究在江苏省苏州市和句容市开展
学位
氧化亚氮(N2O)是最为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然而中国农田土壤N2O排放量的准确数据仍然缺乏。目前有关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N2O排放量的计算主要基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所提供的单一、通用的缺省值,但是,土壤N2O背景排放量(background N2O emission,BNE)和氮肥诱导的N2O排放量却随气候和土壤类型等而变化。为此,对我国不同气候带和土壤类型的农田上测定的
学位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国。近年来,蔬菜生产稳步发展,产量显著增加,蔬菜的高质高产伴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尤其是氮肥。过量氮肥施用会导致一系列问题:低氮素利用率、高土壤硝态氮残留、水体富营养化和环境污染等。因此,必须加强蔬菜氮素营养管理。氮素营养诊断是加强蔬菜氮素营养管理的重要措施,相对于传统氮素营养诊断方法,手持式冠层光谱仪可能更适应于我国蔬菜分散种植、小户经营、土壤肥力变异大的特点。此外,蔬菜的
学位
良好的土壤结构是维持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功能的重要基础,深入研究有机质与土壤结构的形成和稳定的关系,对秸秆等有机物料的科学合理利用和土壤地力的提升,以及在防治土壤侵蚀和农业面源污染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多级团聚理论与包含消散作用、非均匀膨胀作用、雨滴机械破碎作用和物理化学分散作用的团聚体破碎四机制是人们所普遍接受的关于土壤结构形成和稳定的理论学说。然而,多级团聚结构模型并不具有绝对的普适性。虽
施用有机肥是提高红壤有机碳和肥力的重要措施。然而施用不同种类有机肥提升土壤有机碳的效果存在差异,而潜在的机制尚不明确。为了阐明长期施用有机无机肥对红壤有机碳累积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以中国科学院鹰潭红壤生态实验站的典型红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长期施用有机无机肥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孔隙特征、氧气扩散和团聚体结构的影响;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有机肥的有机碳结构特征;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施用有机无机肥
学位
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粮食作物,在粮食生产和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维持和提高水稻产量,大量氮肥施入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硝化作用的进行导致硝酸盐的大量生成和农田氮素养分的流失,造成作物氮素利用率降低,并带来水体污染、温室气体排放等环境问题。合成硝化抑制剂能够抑制农田硝化过程,但存在成本高、污染风险大等不足,因此,研究和开发高效、环境友好的生物硝化抑制剂对减少农田氮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