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Ti基单层薄膜作为铜互连扩散阻挡层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fei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半导体工艺特征尺寸不断减小,在铜互连结构中,对于单层阻挡层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目前合金阻挡层已经成为一个新的阻挡层研究方向。由于Ru对Cu的良好粘附性,基于Ru的合金阻挡层能够在保持对Cu的良好的粘附性同时对Cu的扩散进行阻挡。本课题针对目前国内外研究非常少的Ru-Ti和RuTiN扩阻挡层进行了研究。论文首先研究了文献中已经报道的RuTa和RuN薄膜作为扩散阻挡层的特性,并以此作为下面研究的参照。多种结果均表明Ru-Ta合金阻挡层具有对Cu的比较好的阻挡特性。但是SEM结果表明,随着Ru比例的上升,Cu随退火温度的上升在阻挡层表面的团聚现象加剧,从而导致表面出现孔洞和破损等现象。研究了不同氩氮比下生长的Ru-N薄膜的反应特性,多种结果表明,氩氮比30:3条件下生长的Ru-N热稳定性最好,但是由于N的外扩,退火后会在Cu表面留下针孔论文研究了不同Ti含量的RuTi和RuTiN薄膜的性能。在Ti小含量下(<5%),经过500℃退火以后,RuTi薄膜全部失效,同时AES结果显示,对于Ti含量低的薄膜,从400℃开始Cu就已经扩散进入Si衬底。而对于Ru-Ti-N薄膜,薄层电阻显示,Ti含量高的薄膜,500℃退火后电阻仍然没有上升,而AES测试结果表明,即使对于Ti含量低的薄膜,退火前后均未出现Cu向Si中的扩散。但是SEM照片则显示,经过400℃退火后,Cu表面开始出现针孔,这说明低含量的Ti并未能有效束缚住Ru中N的外扩。最后制备了高Ti含量下不同Ru-Ti比例的Ru-Ti及Ru-Ti-N阻挡层,研究了Cu/阻挡层在Si上的热学稳定性以及在SiO2及Low k上的电学特性。多种测试结果表明,当Ti含量增加至与Ru几乎相同时,Ru1Ti1N薄膜500℃退火后性质保持稳定,同时,SEM结果显示,随着Ti含量的增加,薄膜表面针孔几乎消失不见。在Low k衬底以及SiO2表面制备的薄膜的电学测试表明,C-V偏压测试和IV曲线测试都表明,Ru1Ti1N扩散阻挡层样品具有最好的扩散阻挡Cu的性能。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高Ti含量下的Ru1Ti1N阻挡特性最好,具有与RuTa可比的性能。
其他文献
本论文首先介绍了利用相位激光测距的原理,针对现有一般激光测距仪无法克服的缺陷,采用先进的DSP技术实现FFT运算计算相位实现中短距离的高精度距离测量。这种测距方法可以在一
伴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和芯片技术的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对芯片产品需求的不断扩大和要求的不断提升,使得芯片开发时间和成本矛盾日益严峻
本文在有效质量的近似下,研究了垂直磁场作用下椭圆量子环上激子和带电激子(X-1)体系的基态能的Aharonov-Bohm(A-B)振荡。在数值计算过程中,我们采用绝热近似情况下的椭圆量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本振信号越来越重要。相对于其他结构频率合成器,锁相环频率合成器可提供高质量的本振信号。本设计在选用ADS设计软件环境,采用ATMEL SiGe-HBT 0
从上个世纪60年代末智能卡诞生以来,它被广泛应用于金融、通信、交通、医疗等领域,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随着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和人们个性化服务的要求,支
为了解决高能激光器输出光束的光束质量由于受热透镜效应影响而引起的随时间蜕变问题,研究了一种主动光学元件的结构,只使用一个驱动器使反射镜的曲率产生可控制的改变,用以
针对克服传统教学方式的两个弊端,探索了基于"问题解决"的信息检索课专题式教学,将教学内容按检索任务所属实践体系优化成8个教学专题,并采用"问题解决"教学法开展专题式教学,取
随着无线通讯和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发展,电路功耗问题已成为集成电路发展的瓶颈。时序逻辑电路、组合逻辑电路(加法器、乘法器等)以及存储器(包括内容可寻址存储器等)不仅是通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在精神需求水平上的提高,人们对高等教育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教师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高等教育服务水平高低的关键。然而,由于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媒体各自的发展,电视和电影之间的结合越来越为更多的人所关注,同时,这种结合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艺术形态——电视电影,也逐渐以更加清晰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