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LK2介导乳腺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功能研究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UANHUAN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高死亡率主要由肿瘤转移引起。乳腺癌主要扩散到肺、脑或骨骼。肿瘤转移是癌细胞从原发性肿瘤转移到其他组织或器官的过程,发病机制复杂,是导致癌症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从研究现状来看,在临床上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探究乳腺癌细胞侵袭与转移的潜在分子靶点,寻找有效的、针对性的靶向小分子药物对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的科研和临床意义。双皮质激素样激酶2(Doublecortin-Like Kinase 2,DCLK2)是双皮质激素样激酶(DCLK)家族的成员,是一种微管相关蛋白。DCLK2位于染色体4q31.23-q31.3区,广泛表达于脑、心、乳腺等组织。DCLK1/2蛋白具有两个功能和独立的结构域,一个具有蛋白磷酸转移酶活性的保守的C端“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结构域和两个介导神经元迁移、包含调控细胞骨架锚定、有丝分裂纺锤体形成和微管运输的DCX结构域。据报道,DCLK2在促进神经元存活、神经元再生以及调节神经元迁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肿瘤领域,关于DCLK2的研究目前尚未有相关文献报道。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人类肿瘤的起始和进展息息相关。研究表明,Wnt/β-catenin途径的失衡可以引发和促进人类恶性肿瘤进展。β-catenin与异二聚体受体复合物结合时,会导致β-catenin在细胞质中积累并随后核易位,然后稳定β-catenin作为TCF转录因子的辅因子,调节Wnt下游靶基因的转录。4-硫脲基-苯磺酰胺衍生物LF3是TCF4/β-catenin的一种有效的特异性抑制剂。LF3破坏β-catenin和转录因子TCF4之间的关键相互作用,从而抑制Wnt/β-catenin信号以及下游靶基因的激活,抑制细胞转移、细胞周期的进展和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本课题发现,当特异性抑制剂LF3抑制Wnt/β-catenin通路时,导致DCLK2下调从而抑制乳腺癌转移。在本课题中,我们应用Western-Blot实验检测到乳腺癌组织中DCLK2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应用Western-Blot和SqRT-PCR实验检测到DCLK2在乳腺癌细胞株中高表达,通过TCGA和GEO数据库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出:DCLK2在乳腺癌中高表达,且DCLK2高表达与不良预后呈正相关。之后,我们通过构建DCLK2稳定高表达的MCF12A细胞株和DCLK2稳定下调的乳腺癌MDA-MB-231和MDA-MB-453细胞株,利用Transwell实验及划痕实验证明:乳腺癌细胞中DCLK2的敲低可抑制细胞侵袭和迁移,而DCLK2高表达则促进细胞侵袭和迁移。此外,体内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中DCLK2的敲低显著抑制裸鼠的肺转移。故此,我们确定DCLK2是乳腺癌转移的有力驱动因素。随后,我们应用PCR实验及体外药物干预实验初步证明:当特异性抑制剂LF3抑制Wnt/β-catenin通路时,可导致DCLK2下调从而抑制乳腺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综上所述,本课题深入探讨DCLK2对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提出并证实DCLK2是乳腺癌侵袭和转移的一个有利驱动因素;同时,我们初步证实小分子抑制剂LF3可下调DCLK2,抑制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作为对DCLK2在肿瘤领域的首次研究,我们的工作旨在揭示DCLK2在乳腺癌疾病进展中的作用,并以DCLK2为靶点探索其潜在上游靶向小分子药物。针对DCLK2在乳腺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和药物干预的探索为乳腺癌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为临床转移性乳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潜在靶点导向。简言之,我们的研究表明,DCLK2可触发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对调控DCLK2表达的药物干预可能会给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背景及目的:肝细胞癌是发病率及死亡率位居前列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细胞癌易于复发和转移,对现有的化疗药物及靶向药物易产生抵抗性和耐药性,故药物治疗尚难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因此,从中药和天然产物中寻找特异性低毒药物,以及寻找新的药物靶标,是肝癌药物治疗的新策略。临床上将苦参碱与其他化疗药物联合用于肝癌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本文拟从体内外对苦参碱抗肝细胞癌转移的作用及相关机制
学位
1.研究意义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晚期膝关节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之一,TKA的目标是减轻疼痛,改善功能和稳定性,延长植入假体的生存寿命,提高患者整体满意度。最佳的下肢力线校准是影响临床疗效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下肢力线校准异常可导致假体松动、关节不稳定和过早翻修。已有大量文献证实,术后最理想的下肢机械轴线应置于中立位0°±3°。然而,传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使用胫骨髓外定位工具和股骨
学位
SET结构域(domain)是在果蝇三个调节因子Su(var)3-9、Enhancer of zeste、Trithorax羧基末端的一段共同序列,含有SET domain的蛋白同属于SET家族蛋白。已有研究表明SET家族蛋白通过甲基化修饰组蛋白或者非组蛋白参与基因的表达调控,并参与到胚胎发育、肿瘤和炎症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中。SETD4是课题组前期在研究内毒素休克的发生机制时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
学位
对于人和动物,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 cortex,PFC)在情感、交流、工作记忆、思维、目标导向行为和社会认知等许多重要的功能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有研究表明这些高级的认知活动都依赖于PFC对庞大信号网络的识别与整合,进而形成连贯、统一的知觉体验的过程。PFC也被认为参与了多感觉信息的加工处理,主要的证据来自于其与各感觉皮层、感觉丘脑及高级联合皮层等的解剖联系和对多感觉相关的神经影像学及
学位
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是当前精神疾病中分布最广、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最大的精神疾病之一1,2。目前临床常用的抗抑郁药往往存在副作用大、起效慢、缓解率不足等天然缺陷,尤其对重症且有自杀倾向抑郁症患者无能为力。因此对快速抗抑郁药物研究早已成为社会迫切需求3。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
学位
研究背景认知功能障碍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中常见的非运动症状,甚至可能早于肌肉僵直、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等运动症状的出现,最终可能发展成帕金森病痴呆(Parkinson’s disease Dementia,PDD),但目前PD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海马区的突触可塑性变化是调节认知功能的重要生物学基础。小G蛋白Rho GTPase家族Rac1分子在调控
学位
研究背景:脓毒症(Sepsis)是机体由感染所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在脓毒症发生过程中出现最早,通过损伤肺泡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肺脏出现严重的功能障碍,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脓毒症发生时,炎性介质高迁移率组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HMGB
学位
研究背景和目的:结直肠癌在全球的肿瘤发病率当中高居第三,死亡率高居第二,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结直肠癌的发生往往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大部分都经过从正常粘膜-腺瘤-腺癌这样一个过程。近年来,一大类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骨髓来源细胞-MDSCs在各种疾病当中得到了广泛研究。MDSCs是一群未成熟的异质性的髓系细胞,具有抑制机体免疫的功能,在多种肿瘤中均可见MDSCs的浸润,而G-CSF是MDSC
学位
研究背景和目的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的乳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全球女性的健康。侵袭和转移是导致乳腺癌患者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目前乳腺癌是以手术治疗辅以化疗、放疗的综合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研究乳腺癌的分子机制对改善乳腺癌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MYG1是黑色素细胞增殖基因1,定位于12号染色体,由7个外显子组成,其编码蛋白分子量为42KD,定位于细胞核和线粒体。MYG1含有金
学位
背景与目的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CMT))是指以慢性运动和感觉发型神经病变为特征的常见遗传疾病,故也被称为遗传性运动和感觉神经病变。CMT发现已有130年,已报道的致病基因有90多个,统计发现仍有近30%的CMT患者未能找到致病基因。发病率约为1/2500,其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检查及家系资料等。通常的临床表征是十到三十岁发生进行性的远端运动神经病变,导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