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绩效管理如何影响公众满意度——基于我国县级政府的实证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503302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众满意度是衡量政府工作的整体性指标,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要求,也是政府绩效评价的核心标准。为促进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国务院于2011年批准全国14个地区和部门开展绩效管理试点工作。政府绩效管理是否能够提高公共服务的公众满意度?这一问题的答案尚存争议,也有待进一步细化。为进一步探究我国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开展、工具运用对公众满意度的影响以及其中的作用机制,本文以县级政府绩效管理为自变量,建立了涵盖政府层面和个人层面的公众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利用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hina Social Survey,CSS)2011年问卷以及各城市年鉴、政府文件等数据,应用多层中介效应模型,将公众满意度划分为医疗、社会保障、义务教育、治安、廉洁、住房、就业和信息公开八类具体领域,并分别测度政府绩效管理对公众满意度的影响,得出以下研究结论:首先,政府绩效管理的开展直接提高了除治安以外各领域的公众满意度。同时,政府绩效管理通过提高政府绩效而间接提高了除治安以外各领域的公众满意度,通过缩小政府规模间接提高了医疗、社会保障、义务教育、住房和就业这五类结果领域的公众满意度。其次,将绩效管理结果应用于人事调整和预算调整提高了结果领域的公众满意度,在绩效管理中纳入外部参与和结果公开提高了信息公开满意度,在绩效管理中纳入外部参与、结果公开并将结果应用于人事调整提高了廉洁满意度。最后,在两类影响中,政府绩效管理发挥的直接影响最大,政府绩效的间接影响力次之,政府规模的间接影响力最小。由此,本文基于县级政府绩效管理数据的研究对理解政府绩效管理影响公众满意度的机制进行了总结,是对已有的关于公众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做出的有益补充。
其他文献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公共服务供给的碎片化问题凸显,公共服务供给模式逐渐由政府主导向多元主体转变,广泛纳入公众力量参与公共服务共同生产。在数字技术的引入下,公共服务共同生产呈现出进一步繁荣发展趋势,逐渐演变出多种形式。技术是如何赋予公众参与公共服务供给动能,催生社会治理新模式--共同生产?整篇文章按照“提炼关键问题—搭建分析框架—探讨数字赋能共同生产效用—提出政策建议”的思路,运用多案例比较和文献分
学位
地方政府立足实际,进行多维度的持续性的治理创新探索是对国家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的能动回应。回看过去,随着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地方政府在体制机制、治理技术等方面的探索日益深入,一系列的治理创新举措相继推出并在全国范围内扩散,显著提升了我国社会治理的能力与活力。着眼当下,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社会生活需求与地方政府治理创新供给不匹配之间的矛盾愈加明显,为适应新时期更加复杂的环境与挑战,我国地方政府治理创
学位
在优化营商环境的战略背景下,依靠多维度、普惠性的惠企政策,推动惠企政策高效执行与落地,已成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重要工具。然而在实践中,惠企政策的执行和问责常常双双陷入“失灵”的局面,一方面惠企政策执行中的“中梗阻”难以有效疏通,另一方面现有的问责主体往往很难对业务部门进行常态化的问责监督。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兴起的“政策兑现”业务为惠企政策执行的问责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以往文献回顾总结:首先,以往关
学位
近年来,中国经济凭借着资源与劳动力的双重优势实现了连续多年的稳定增长。然而,高速发展给中国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2012年10月,《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发布,《规划》明确了我国当前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并提出了“统筹区域环境资源,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的中心思想。本文利用我国2008~2017年273个地级市的数据,建立面板模型,采用PSM-DID的方法重点分析了《规划》的实施对重点控制
学位
作为事权改革的“最后一公里”,基层政府为广大群众、企业以及社会团体直接提供公共服务,基层政府事权承接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成效。然而,当前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讨,地方政府的事权承接问题被学界关注较少。因此,学界对于如何破解基层政府事权承接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未能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随着改革深入推进,国家治理将会更多的聚焦在基层,基层政府改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问题还需学术研究的关注和解释。本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进步,分税制逐步代替包干制,国家对财政汲取能力和管控权力增强,同时也肩负起科学分配的重担。项目制分配机制的出现既能较好地解决财政收入的再分配问题,一定程度上平衡不同地区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差距,又能为负有具体财政支出责任的基层带来开展工作的系列资源,帮助缓解原有的“财事不对称”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此外,中国的项目制已经溢出财政领域成为一种社会治理方式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由于历史性原因和其它客观条件的限制,西部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正日益扩大。西部地区存在经济增长缓慢、经济结构不合理,人民基本生活水平偏低、资源消耗过快等诸多问题。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于世纪之交提出了西部大开发这一战略思想,旨在解决西部地区的发展问题。本文通过对2001-2010年实施的首轮西部大开发政策进行评估,识别该政策对西部地
学位
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是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国家科技实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加速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就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作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上层建筑,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扩散也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2015年修订并颁布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进一步释放了创新
学位
期刊
公民的制度认同是政治认同的重要组成,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形成的关键。我国公民的制度认同长期保持较高水平,为现代国家观念形成和政权稳定奠定基础。随着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面临的制度环境日益复杂,社会各领域发生深刻变化,促进制度认同对于凝聚社会向心力有着重要价值意义。已有研究基于制度主义视角,从制度历史、制度绩效等阐释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性和先进性,但缺乏结合文化视角的综合分析框架,且相关实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