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

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ton88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指标进行分析,探讨该病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以期通过提前干预高血压动脉硬化易感体质,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方法:
  将纳入研究的292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患者,根据王琦教授的中医体质分类法进行体质辨识,完成资料采集,统计分析各项指标与体质类型的关系,借助统计学技术,做出分析和总结。
  结果:
  1.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患者的体质类型分布中,单一体质161例(55.14%),兼夹体质131例(44.86%),其中以痰湿质(13.70%)、湿热质(12.67%)、痰湿兼血瘀质(9.25%)所占比重最大。
  2.高血压分级在体质类型分布中,高血压1级以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为主,高血压2级以痰湿质、湿热质、痰湿兼血瘀质为主,高血压3级以血瘀质、湿热质、气虚质为主;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在体质类型分布中,内膜中层增厚以痰湿质、痰湿兼血瘀质为主,斑块形成以痰湿质、湿热质为主。
  3、本研究中,性别、年龄和体质的相关性:在性别方面,男性患者以痰湿质、湿热质、痰湿兼血瘀质人数最多(占40.00%),女性患者中以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痰湿兼血瘀质人数最多(占41.21%)。在年龄构成方面,青年以气虚兼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为主(占43.47%),中年以湿热质、痰湿质、气虚兼血瘀质为主(占41.87%),老年以痰湿质、湿热质、痰湿兼血瘀质为主(占35.52%)。
  4、高血压合并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患者体质与检查指标的相关性:痰湿质与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升高相关;湿热质、气虚质、血瘀质与C反应蛋白升高相关;有脑梗塞病史与血瘀质相关。
  结论:
  1.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患者以痰湿质、湿热质、痰湿兼血瘀质所占比重最大,提示这三种体质为该病主要易感体质。
  2.高血压分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体质类型的关系:高血压1级、2级以痰湿质、湿热质为主,高血压3级以血瘀质、湿热质为主;随着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增加,湿热质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3.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患者年龄、性别与体质类型的关系:血瘀质在女性患者中所占比重明显多于男性;从青年到老年,湿热质为各个年龄阶段的易感体质,在此基础上,青年患者气虚质较为明显,中年、老年患者痰湿质较为明显。
  4.高血压合并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患者体质与检查指标的相关性: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时,痰湿质人群更易患该病;C反应蛋白升高时,湿热质、气虚质、血瘀质人群更易患该病;有脑梗塞病史,血瘀质人群更易患该病。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清胃愈糜颗粒对脾胃湿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有效、安全、简便的中药治疗方案。  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化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清胃愈糜颗粒口服,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和复方铝酸铋颗粒口服,疗程4周。若幽门螺杆菌(HP)阳性者均给予四联疗法抗菌2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胃黏膜糜烂程度、HP等指
目的:通过对清心助阳方治疗中老年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心火旺、肾阳虚型的临床观察,探讨清心助阳方治疗中老年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老年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提供有力的临床依据。同时对中老年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心火旺、肾阳虚证诊断量表进行反应度测评,为中老年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证候量化诊断及疗效判断提供较好的帮助。  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心火旺、肾阳虚型中老年女性膀胱过度活
目的:观察扶正保元方联合Stupp方案治疗气阴两虚型术后高级别胶质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病例均来自就诊于山东省立医院放疗科以及中医科后准备接受放化疗的术后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共纳入了73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接受Stupp方案治疗,即同步放化疗以及替莫唑胺辅助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扶正保元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影像学资料,KP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以及不
学位
目的:对绝经后女性开展中医体质问卷调查、DEXA骨密度测定,并检测OC、P1NP、β-CTX等血液指标,收集中医体质类型、骨密度及骨代谢血液指标等研究资料,探讨绝经后女性中医体质类型与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相关性,从而明确中医体质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的联系,阐明中医体质影响骨密度的机制,本研究旨在为中医药“辨体调病”治疗PMOP提供理论依
目的:1.通过观察补肾活血汤对慢性心衰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验证原方的临床价值;初步探讨补肾活血汤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机制,为原方治疗慢性心衰提供客观的临床诊疗依据。2.基于代谢组学的方法,探求补肾活血汤治疗慢性心衰肾虚血瘀证的作用机制。  方法:1.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符合要求的70例慢性心衰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中药+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2个月后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
学位
目的:观察糖络方治疗气虚热毒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探讨气虚热毒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病机,进一步探讨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机制,并评估安全性,以发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  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于潍坊市中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辨证分型符合气虚热毒型消渴并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10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病人均为50例。在给予生活方式干
目的:通过运用中医“未病先防”的治未病重要思想,化疗前3天开始服用加味理中汤(临床经验方),进行中药干预,观察并评价加味理中汤预防肺癌化疗后副反应的临床疗效,试图为化疗后副反应的防治寻找更加安全、有效的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法,提高肺癌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  方法:选择青岛海慈医院肺病科2017年12月份至2019年12月份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肺腺癌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原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
学位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硬化的中医证候构成及分布特点,通过Meta分析,明确复方丹参方治疗冠心病及颈动脉硬化的临床疗效,同时研究复方丹参方有效组分是否能够改善低剪切力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及其作用机制,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开辟新思路。  方法:1.中医证候分析:收集106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硬化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分析颈动脉彩超、血脂等客观指
学位
目的:通过对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酒精性肝病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用药规律。  方法:基于日照市中医医院病案检索系统,收集2013年1月至2019年4月诊断为酒精性肝病的住院病历,依次填写病例调查表、规范中药名称及功效归类、建立数据库,应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2016和IBM SPSS Statistics24进行统计分析,进而挖掘出酒精性肝病的证候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