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TMV咔唑生物碱的优化改造及靶向TMV G-四链体的光动力抗病毒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ta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是危害最为严重的植物病毒之一,全球每年因TMV造成上亿元的损失。化学药物防治仍是目前植物病毒病防控的主要手段,然而有效的药剂种类有限,难以有效控制植物病毒病的危害,迫切需要研发新型、高效的植物病毒抑制剂。发展精准、高效的药物筛选方法,以及基于新机制的化合物筛选,将有助于植物病毒抑制剂的研发。因此,本论文围绕抗病毒化合物的筛选方法和靶向TMV核酸的光动力治疗两方面开展工作,取得以下结果:1.建立抗TMV化合物数字化荧光筛选平台,发现高效的咔唑类抗TMV衍生物传统的活性筛选方法,如枯斑法等,普遍存在费时费力、周期长和重现性低等局限,构建含有荧光蛋白的病毒表达载体,可直观地评估小分子对病毒的抑制,但目前报道的多数荧光方法不能定量,且无法实现高通量筛选。本研究建立了一种软件自动识别荧光面积的抗TMV化合物荧光筛选平台,对小分子抑制病毒的效果进行定量化分析,减少人工统计的工作量和降低人工测量带来的主观误差;并可实现高通量筛选和长时间地持续观测。在该筛选平台下,50μmol/L宁南霉素在注射72 h、120 h和150 h后,对TMV的抑制率分别为87.8%、82.3%和64.6%;相同条件下,病毒唑为64.5%、57.6%和41.8%,表明宁南霉素活性优于病毒唑。该结果与室内枯斑实验测得的结果一致,表明该方法可用于抗病毒化合物的筛选,并可持续观测化合物的抑制效果。咔唑和β-咔啉生物碱呈现出一定的抗病毒活性,为发现高活性的抗病毒化合物,本研究在含氮杂环的7和11位置修饰改造,并引入活性酰腙结构单元,设计、合成了25个新型衍生物。采用建立的荧光筛选平台,鉴定出咔唑衍生物5和11对TMV具有高抑制活性(注射150 h后,在50μmol/L时的抑制率分别为76.3%和63.1%),与商品化药剂宁南霉素相当(抑制率为64.6%),并对植物安全。通过对不同时间点的连续观察,发现两种化合物对病毒增殖早期阶段(72 h)有较强的抑制效果(50μmol/L抑制率:92.1%和87.7%),且可长时间持续保持较高的抑制能力。该抑制结果与室内枯斑实验测得的结果一致,并且不同时间点测得的抑制率的相关系数均>0.8,进一步表明筛选方法的可靠性和重现性。2.探索靶向TMV基因组中G-四链体的光动力抗病毒治疗策略,发现高活性的卟吩类光敏化合物Ce6光动力治疗因其高效、作用速度快等优势,在农业领域展现出巨大应用潜力,但发挥光动力治疗效果的小分子往往靶向性弱,导致对正常组织、细胞的损伤。G-四链体是一种特殊的非标准核酸二级结构,一些G-四链体配体具有良好的光物理特性;同时,前期研究发现TMV基因组中形成的G-四链体影响基因的复制,有望成为抗病毒治疗的药物靶点。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TMV核酸G-四链体结构为生物靶标,筛选与其结合的光敏剂,通过光动力途径破坏核酸完整性,实现防控植物病毒病的治疗策略。基于本研究鉴定出的TMV基因组中调控病毒复制的、可形成G-四链体结构的核酸序列(TMV PQS5),采用紫外光谱方法筛选发现光敏卟吩化合物Ce6和Ce6T与TMV PQS5具有高亲和力,解离常数为0.94μmol/L和1.77μmol/L。光照后,2种化合物可快速产生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并裂解TMV PQS5(光照120 min后的裂解率分别为55%和40%),加入活性氧清除剂后,明显减少ROS形成和对TMV PQS5的光裂解作用,表明化合物的光动力作用依赖于ROS产生。相同条件下,2种化合物对单链RNA无明显光裂解作用,说明它们可选择性结合TMV G-四链体。基于Ce6相对更高的ROS产率和与TMV PQS5的结合亲和力,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利用荧光筛选体系,发现Ce6对不能形成G-四链体结构的PQS5序列同义突变的突变型病毒载体没有抑制效果,进一步说明Ce6作用于TMV基因组中的G-四链体序列。此外,室内生测结果发现Ce6在正常光照下表现出与宁南霉素相当的抑制活性(500μg/m L时抑制率:Ce6为78.1%,宁南霉素为76.6%),光照后活性明显提高(抑制率为92.2%);q RT-PCR结果发现Ce6光照后显著抑制TMV基因的表达,表现出更高的抗TMV活性。综上所述,本论文建立了一种抗TMV化合物数字化的荧光筛选体系,发现具有高活性的含酰腙基团的咔唑衍生物5和11,探索出靶向TMV核酸G-四链体结构的光动力治疗策略,发现高活性光敏剂Ce6。本研究为植物病毒抑制剂的筛选提供了精确、快速的平台,为植物病毒病的防控提出一种分子靶向的防治策略。
其他文献
植物细胞分化需要改变多种基因的转录调控网络,包括那些编码转录因子的基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表观遗传重编程影响植物细胞分化过程中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棉花纤维是胚珠表皮上高度分化的单细胞结构,其分化发育分为四个相对区分而又有重叠的阶段:起始、伸长、次生细胞壁合成和脱水成熟期。因此,棉花纤维可作为研究植物细胞分化的模型系统。在这四个时期中,纤维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发生变化,同时伴随着重要的生理生化过程的改
学位
干旱是制约棉花生长的重要非生物逆境因素,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各种信号网络和调控机制来应对各种非生物胁迫。Ca2+是细胞内信号转导重要的第二信使,干旱等逆境胁迫引起的钙信号能被钙感受器感知并解码后进行信号转导。已有研究表明,CBL-CIPK介导的钙信号转导参与植物多种逆境胁迫响应,但其研究大都集中在模式植物中,棉花中关于CBL-CIPK信号通路在干旱胁迫响应中的功能有
学位
玉米籽粒由胚、胚乳和母本组织三部分组成,然而控制早期胚乳发育与母本珠心组织消除的关键基因和分子机制还几乎未知。已知籽粒大小调控基因多从缺陷突变体中分离,应用潜力有限,因此分离控制玉米籽粒粒型优异等位基因应用于粒型性状的遗传改良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题组前期在第9号染色体上定位到一个影响百粒重的主效QTL HUNDRED KERNEL WEIGHT9(HKW9)。本研究对qHKW9开展了候选基因克隆与功
学位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随着对水稻和稻瘟病菌研究的逐渐深入,稻瘟病菌与水稻互作系统已成为病原真菌与植物互作研究的重要模式系统。深入研究稻瘟病菌致病的分子机制,不仅可以加深对植物病原真菌致病机制的理解,而且对稻瘟病菌的绿色防治具有指导意义。在稻瘟病菌中,附着胞和线粒体自噬是稻瘟病菌侵染所必需的,但调控附着胞形成和线粒体自噬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本文以MoWhi2为研究对象,揭示MoWhi2
学位
稻曲病是由稻曲菌(Ustilaginoidea virens)侵染引起的水稻穗部病害,在世界水稻种植区广泛发生。稻曲病不仅影响水稻产量,病菌产生的毒素还直接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对稻曲菌的致病机理以及抗稻曲病资源挖掘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对稻曲菌3个致病因子UvPal1、Uv CGBP1和Uv Sec117的致病机理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寄主诱导的基因沉默(HIGS)创建了抗稻曲病水稻新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
学位
蛋白翻译后修饰(PTMs)通过向靶蛋白上添加化学小分子来改变蛋白质的活性、稳定性、定位以及蛋白间的互作。近年来许多研究报道了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利用蛋白的翻译后修饰机制促进自身发育、参与应激反应和侵染寄主的过程,但具体的调控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研究对稻瘟菌中两种重要的蛋白翻译后修饰——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定修饰和相素化(SUMO)修饰在附着胞介导的侵染过程和应激反应中的作用及其机理进行了
学位
第一部分:稻米品质由数量性状位点(QTL)控制,且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在不同环境(如高温和低温)中鉴定稳定的优良等位基因,特别是垩白率和蒸煮食味品质相关基因,是改善稻米品质的前提。多亲本高世代重组自交系(MAGIC)群体既具有与双亲本群体相当的QTL检测能力,又具有关联群体的丰富遗传多样性。此外,MAGIC群体中同一位点存在多个等位基因的分离,使优良等位基因的鉴定成为可能。本研究以8个亲本构建的M
学位
油葵作为一种油料作物,在世界范围内有72个位于温带和亚热带的国家种植。油葵富含植物油,是最重要的食用油压榨原料之一,如何将籽粒从葵盘中分离出来,即油葵脱粒,是目前油葵机械化收获作业的关键工序之一。油葵机械化脱粒装置应具备作业效率高、低破损率、低损失率、低功耗等特点。本文结合油葵种子和葵盘的物理特性及力学特性,针对现有油葵脱粒机的脱粒滚筒进行参数设计和试验研究,通过采用最佳的击打力以及选择合理的脱粒
学位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是亚洲国家水稻生产中极具破坏力的害虫之一,可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目前我国褐飞虱的防治仍主要依赖化学杀虫剂,但由于杀虫剂大量使用所导致的褐飞虱抗药性问题日益突出,已对多种类别杀虫剂产生不同水平抗性。包括噻虫胺在内的新烟碱类杀虫剂被广泛用于稻田褐飞虱防治,但田间褐飞虱已对噻虫胺产生抗性且抗性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明确褐飞虱对噻虫胺的抗性进化机
学位
产肉量是衡量家畜生产能力的重要性状,而动物肌肉生长发育对产肉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肌肉干细胞(Muscle stem cell,Mu SC)作为肌源性祖代细胞在肌肉发育与再生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骨骼肌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转录调控、表观遗传和信号通路因子,其中DNA甲基化作为最普遍且作用明显的表观调控方式占据重要地位。TET2(Tet methylcytosine dioxygenas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