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活力与“手”的约束——从意识形态看霍克斯的《红楼梦》译本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y85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楼梦》被公认为中国古典小说的顶峰,霍克斯和杨宪益翻译的两个英译全本以各自不同的风格特色把这部博大精深的中国小说推向了世界,成为两道亮丽的风景,倍受世人瞩目。这两个译本部堪称经典之作,虽风格迥异但各得其所,霍译本以传神地到取胜,杨译本则以准确见长。对于霍克斯几无翻译腔的“化境”之笔,窃以为这种译作虽然方便了译入语读者阅读,却不利于中国文化信息的充分传递。 霍克斯的“心”是一颗对原著极端负责尊重并渴望传递异域文化的译者的心:认为原文的每一处细节都体现了作者的意图和动机,都有艺术价值,因此决心尽力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全译”,力求翻译‘每一样东西’——甚至是双关。然而,但意识形态这一只看不见的“手”却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地控制影响着这颗心:长期西方强势文化占统治地位,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不平等性,霍克斯作为一名西方人难逃其潜移默化形成的根深蒂固的西方意识形态的控制,一旦《红楼梦》中出现和西方意识形态相左或矛盾的文化信息时,霍克斯就会情不自禁或下意识地把这部分内容用符合译入语读者审美口味的表达或意象来代替,或完全放弃这部分文化信息的翻译。这种现象不只是发生在霍克斯这样一个西方译者身上,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值得我们注意和深思。 本文拟就从《红楼梦》霍译本中富含文化信息和意象的句子片断入手,从意识形态角度,利用后殖民主义视角中的文化传递不平等性来分析和挖掘这种不平等现象背后存在的深刻的经济、政治、权力、心理等根源因素,并对如何改变这种现象以促进全球文化的平等交流、共同繁荣提出一些个人建议和主张。文中还将借助对从奈达的“动态对等”到韦努蒂的“抵抗式”翻译策略的转变的回顾和分析来加深这些主张的理论依据、时代性和可行性。
其他文献
在文学作品中,旅程常常以寻找真理为目的。《黑暗的心》中的马洛虽然不是以此为目的,但是在旅程中他却逐渐发现了在黑暗大陆深处的“真相”。首先,他发现一个叫刚果的地方,正成为
本文首先以迦达默尔现代哲学阐释学中的理解的前结构和历史性这两个核心概念为理论基础,从译者和译入语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这两个角度分别探讨了文化误读产生的原因。在对文化误
2008年,中国四川省发生了汶川大地震。紧接着,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东北海域发生了日本周边观测史上最大的地震,震级达到里氏9.0级,此次地震还引发了大海啸,海浪最高达到了40.
威廉·福克纳因为创作了展示美国旧南方社会风貌的约克纳帕塌法小说而被公认为美国南方文学的领袖,并因此获得194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他对当时南方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问题的
本文将着重探讨汤亭亭在《中国佬》对华人男性形象的创新。汤亭亭在《中国佬》中刻画出了不同于早期作家的华人男性新形象,通过横向和纵向两条发展线索来分析《中国佬》中的华
《暴风雨》是莎士比亚的最后一个剧本,虽然在创作的时间上是在最后,但是,正如张泗洋先生在《莎士比亚引论》(下)中所指出的那样,“但是自从第一对开本以来,在几乎所有的莎剧全集的
本文旨在探究乔伊斯《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以下简称《画像》)中主人公斯蒂芬的“自我塑造”(Self-fashioning)(新历史主义派学者格林布拉特的用语,本文中以“自我的探寻
  本文运用关联理论从单义的角度对英语情态助动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will,may,can,must和should五个情态助动词分别给定了一个基本意义,提出了基于蕴涵和兼容这两个逻辑关系
外语学习者在学习和语言应用中会经常犯语言错误。自应用语言学学科诞生以来,语言应用和语言错误就时常被语言学家所关注。在课堂教学领域中,如何避免或减少语言应用中的语言错
杰克·伦敦是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一生著作颇丰。他创作了50多部小说、诗歌、散文和短篇故事。他的畅销小说《海狼》是一部独具特色的海洋题材著作,通过讲述作家汉弗莱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