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型领导对员工组织忠诚影响的实证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mli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西方文化的交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而得到逐渐推动,在西方个人主义文化价值观下盛行的自恋现象也随之逐渐渗入到中国情境中。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变得越来越自恋,社会中的个体在这一趋势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表现。领导作为社会中的重要群体,其受自恋所驱动的行为对社会、组织造成的影响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以中国文化情境下的圈子文化和等级观念为研究背景,分别探讨员工内部人身份感知和权力距离导向起到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揭露兼具光明与黑暗面且忠于自身的自恋型领导如何影响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
  本文首先梳理了自恋型领导、内部人身份感知、组织忠诚和权力距离导向四个主要变量的相关文献,基于自我归类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构建了本文的理论模型与研究框架。其次,对自恋型领导影响员工组织忠诚的机理进行推理分析,揭示了员工内部人身份感知在其中起到的桥梁作用和权力距离导向带来的加剧效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本文的研究假设。再次,本文采用国内外成熟且权威的量表编制调查问卷,通过预测试修正得到正式量表和问卷以收集实证检验所需数据。最后,通过信效度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法、层次回归分析、Bootstrap分析等方法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检验,以验证本文的研究假设。
  基于450份有效调查问卷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背景因素对自恋型领导、内部人身份感知、组织忠诚、权力距离导向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自恋型领导对员工组织忠诚的影响具有双刃剑效应,自恋型领导自主会显著正向影响员工组织忠诚,自恋型领导任性、过度敏感会显著负向影响员工组织忠诚;内部人身份感知部分中介了自恋型领导与员工组织忠诚之间的关系,权力距离导向分别在自恋型领导自主、自恋型领导过度敏感与员工内部人身份感知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从正确审视自恋型领导者、关注员工内部人身份感知、基于员工权力距离导向实行差异化管理等方面为企业管理实践提出了可行建议。
其他文献
数字创意企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新能力直接决定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然而,目前我国企业整体的研发投资水平以及自主创新能力还是低于其他发达国家。同时,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起步较晚,相关的制度还不够完善,由于知识产权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和易复制性,盗版、翻版等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屡见不鲜,从而削弱了企业进行研发创新的动机。并且,融资约束、公司的治理水平与企业创新能力也密切相关。因此,
低碳环保、绿色发展是企业未来的重要竞争力。在国家绿色发展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环境管理纳入企业战略,实施环境管理,披露环境信息。以往研究大多从组织层面探讨企业环境管理实践的后果,较少从员工层面探讨企业环境管理实践对员工环境行为的影响。然而,员工作为企业的内部人,其行为必然受到企业行为的影响,并且企业采取环境管理实践的最终效果与员工亲环境行为息息相关。因此,有必要探索企业环境管理实践对员工亲环境
近年来,尽管制度环境不断优化,但历年上市公司的违规数量占比却高居不下。实践中一方面看到的是企业官网上的守法守信口号;另一方面看到的又是新闻报道中企业在实践中的违规欺诈行为。这说明,规范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不仅需要外部的监管,更要企业内部的自我管理,如何提升企业宣称价值观与践行价值观的一致性成为了企业内部自我管理所面临的难题。  企业内部价值观一致性对员工行为和态度的积极影响是当前企业文化管理领域研究
学位
近年来,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创新途径,社会企业通过商业化运作在获取经济回报的同时提升企业的社会价值,在国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促进社会企业可持续发展,对解决当今社会面临的医疗、环境、教育、贫困和养老等社会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和社会双重价值的冲突与平衡是新创社会企业普遍面临的挑战。由于社会企业的本质是解决社会问题,使得与商业企业相比,更难获取创业资源。创业学习是社会企业创业者获取知识和信息以实
面试考官评分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考官评价决策方式就是其中之一。实践中直觉式决策与分析式决策极大影响着考官评分信度和效度。在面试过程中考官对考生进行评价时,视觉注意需要在考生、参考资料、评价维度标准之间进行切换,这是一个视觉搜索的过程。为了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揭示不同决策方式下考官评分时的内隐心理过程的差异,本研究从以下两个维度展开,第一维度针对面试中考官的决策方式,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利用考官评分过
学位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的技术创新越来越依靠对科学研究活动的持续投入。企业从事科学研究成为了一种必然,企业的技术创新越来越依靠对基础研究活动的持续投入和科学知识的不断汲取。然而一方面由于科学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性和缄默性的特点,其成果也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与企业利润在最大化目标背道而驰;另一方面,技术的快速更新换代迫使企业除了依赖自身的资源还需要更多的外部资源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因此,为了有效地应用
学位
互联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引发一系列变革与冲突,任何一个组织都难以单纯合作或竞争以应对不确定性增加、重构不断发生的“非稳态”环境;而技术的进步又为企业以较低的成本在全世界高效合作提供了可能。在这样的情境下,企业需要建立一种“生态系统”的共生逻辑,打破传统经济学理论中竞争和合作边界分明的认知,转换过去依靠单独合作或竞争谋求存续发展的思路,树立竞合思维获取重组企业内外知识资源,适时调整关系治理模式
学位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的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创新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企业是推进创新发展不可忽视的主体,但由于创新的周期较长、风险较高、形成的资产多为无形资产,导致企业经常会在外部融资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中小企业由于其规模小影响力低,在进行创新活动时所遇到的困难更为复杂。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企业融通资金的途径也更为多样化。在中国这样一个金融发展差距较大又以间接金融发展为主体的
学位
消费的增长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为了解决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有必要促进消费者采取可持续的消费行为。当前如何促进消费者采取可持续消费行为已成为政府、企业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中国生态文明迈上新台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有必要建立和完善基于生态价值观的生态文化体系,强调生态价值观重要性。然而现有研究中生态价值观对可持续消费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需要在对可持续消费行为的细分的基础上探究生
创新是第一发展动力,是中国增强经济活力、完成转型的重要策略。提升创新能力不仅是国家发展的当务之急,更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必要条件。而创新与变革意味着企业要创造一个与现在不同的未来,也意味着在组织中会引发稳定与变革的冲突。同时,企业所处的复杂环境以及组织在不同逻辑领域的参与也让冲突日益突出。  企业领导者的认知、行为与组织绩效紧密相关,如今领导者如何应对多种竞争性的需求已深刻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对组织获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