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G1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转移抑制作用及机理研究

来源 :锦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dpole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结直肠癌(CRC)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根据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肿瘤流行病统计数据(GLOBOCAN2018)结果显示结直肠癌排第三位。近30年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而在中国却表现为升高趋势。B细胞易位基因1(BTG1)是人TOB/BTG家族的成员。目前已有研究表明了BTG1基因具有多种的生物学功能,例如抑制细胞增殖、G0/G1期阻滞等等。但BTG1在结直肠癌方面的研究仍较少。在前期工作中,我们已经发现,使结直肠癌细胞中BTG1表达上调即BTG1过表达,可以显著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肿瘤生长,并诱导其凋亡、衰老和分化。本研究主要目的是进一步观察BTG1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影响,并尝试分析其抑制结直肠癌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相关分子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材料与方法1、第一部分:BTG1过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黏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培养结直肠癌细胞株(HCT-116),将pc DNA3.1载体或者pc DNA3.1-BTG1表达质粒转染入HCT-116结直肠癌细胞,经G418处理后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及RT-PCR法筛选出三组单克隆细胞(Clone32、Clone37和Clone40);MTT分别测定漂浮细胞和贴壁的细胞吸光度,计算细胞同质性和异质性黏附能力;用细胞划痕实验来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此外,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片状伪足。2、第二部分:BTG1过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表型分子表达的调节作用细胞培养方法同第一部分。细胞裂解、破碎、定量及变性后,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c-jun、JNK、DJ-1、Twist、WAVE2、PI3K、snail及CEA的蛋白表达;提取细胞总RNA,RT-PCR法测定CEA指标的m RNA表达;通过ELISA法检测细胞抗CEA抗体滴度,检测CEA的分泌情况。3、第三部分:BTG1对结直肠癌裸小鼠肺转移的影响将裸小鼠随机分为注射BTG1过表达的HCT-116单克隆细胞悬液组与尾静脉注射结直肠癌细胞悬液组,接种后50天通过Bouin氏液对标本进行苦味酸染色来确定肿瘤组织,用肉眼观察癌灶测量记录肺转移灶的数目和大小。结果1、第一部分:BTG1过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黏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1)通过Western blot和实时PCR检测分析筛选出BTG1转染成功的三组单克隆细胞;(2)相比于HCT-116组,筛选出的BTG1转染成功组的同质性和异质性黏附能力减弱;(3)划痕修复实验显示BTG1过表达细胞的迁移能力减弱;(4)Transwell检测显示BTG1过表达细胞的侵袭的能力减弱;(5)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发现片状伪足形成减少。2、第二部分:BTG1过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表型分子表达的调节作用(1)相比于HCT-116组,BTG1转染成功组的表型相关分子的蛋白表达水平:c-jun、JNK和DJ-1蛋白表达下调,但Twist、WAVE2、PI3K和snail的表达无明显差别,而唯有CEA表达上升;(2)利用RT-PCR和ELISA检测CEA表达水平,发现CEA在BTG1过表达的细胞中高于对照组。3、第三部分:BTG1对结直肠癌裸小鼠肺转移的影响相比于Clone40组,接种HCT116细胞的裸小鼠经苦味酸染色后,发现肺表面与淋巴结有肿瘤结节。结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认为,BTG1抑制细胞侵袭可能不是通过调节细胞的EMT,而是通过抑制JNK信号通路活化来对肿瘤侵袭、转移产生抑制作用。但其细胞黏附具体机制和CEA表达的调控作用的信号分子还需后续体外及体内实验进一步验证。
其他文献
食物丰富度的季节性变化是最主要的环境因子之一,对动物的生理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能量代谢的适应性调节是小型哺乳动物应对环境变化的主要策略,食物短缺条件下机体通常动员脂肪储备,导致体重和体脂含量显著降低,然而当食物丰富时,机体增加体脂贮存,导致脂肪累积,体重会迅速后回升。迄今为止,大量研究集中于限食对体重和脂肪代谢的影响,重喂食后动物体重反弹和脂肪累积的能量学机制尚不清楚。为了探究小型哺乳动物在经历食
信息技术推动了教学改革的进程,当前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不同阶段的教育教学之中。中等职业学校烹饪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信息技术手段能够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烹饪的技法和制作过程,也有助于改善当前烹饪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基于此,本文结合焉耆县职业技术学校的具体案例,以烹饪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为主要研究内容,探讨新的教学模式及应用的效果。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首
飞蛾火焰优化算法(MFO)是澳大利亚学者Seyedali Mirjalili于2015年提出的一种新颖群体智能算法。飞蛾和火焰是该算法的两个构成部分,其探索和开采之间的平衡问题通过横向定位导航机制来解决。飞蛾火焰优化算法具有参数简单,容易实现等优点,因此,自被提出以来便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并在诸多领域得到实际的应用。然而,飞蛾火焰优化算法存在早熟收敛,易陷入局部最优和寻优精度低等缺陷。在
相比于传统的圬工和钢筋混凝土管等刚性管涵,钢波纹管和HDPE波纹管等柔性管涵具有造价低、施工快、质量可靠、重量轻、耐久性强、结构受力合理等优势。由于在理论和技术方面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目前柔性管涵在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还不够系统深入,对不同类型柔性管涵土-结相互作用规律的对比研究还没有开展。本文采用现场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类型柔性管涵的土-结相互作用特点和受力性能进行研究
1.目的:研究以补气益肺组方的“六味补气方”对COPD气道重塑和TGF-β/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试图揭示补气益肺方治疗COPD模型大鼠可能的作用靶点、环节和途
建立了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火焰离子检测器(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Gas chromatography-Flame ionization detection,HPLC-GC-FID)测定低脂食品与油脂食品中矿物油饱和烃(Mineral oil saturated hydrocarbons,MOSH)和矿物油芳香烃(Mineral oil
近年来遥感技术飞速发展,如何高效、准确地利用遥感数据进行目标检测是当前遥感技术的研究热点。遥感图像目标检测指在遥感图像中识别出目标物的类别并对其定位,可以为后续的遥感信息处理及应用提供基础,是当前遥感处理的重要环节。遥感图像中背景复杂,环境多变,传统目标检测方式性能不佳,近年来,深度神经网络的快速发展给遥感图像目标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算法能够通过大量有监督训练样本提取到图
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人们开始认识到国家管辖范围外海洋遗传资源蕴藏着重要的战略价值,国家管辖范围外海洋遗传资源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而国家管辖范围外海洋遗传资源的归属和利用在国际法律上仍存在空白,导致国际社会对于其法律地位问题的争议不断。在这样的背景下,解决海洋遗传资源的法律地位问题也就成了建章立制的前提。世界各国基于本国立场,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提出了不同的主张,其中主
随着国民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信用卡普及化程度越来越高,使用者也呈现大众化,年轻化的态势。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新兴的网络支付、移动支付手段使得信用卡的使用越发的便捷与多样。但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信用卡诈骗罪的司法认定带来了难题。因此,结合着司法案例来探讨信用卡诈骗罪的认定,不仅能更贴近司法适用的现状,而且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于很多学者都梳理过的信用卡诈骗罪相关的、法律
松褐天牛肿腿蜂(Sclerodermus alternatusi Yang)是一种寄生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幼虫的外寄生蜂,该蜂对寄主控制作用较强,在生物防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