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域一般创造性与视觉艺术创造性的共享认知神经机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b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性领域一般性和特异性机制(后简称领域观)一直是创造性研究领域最具争议的焦点之一。持领域一般观点的研究者认为存在一种基础创造性认知能力,这种能力是在任何领域表现出创造性的必要前提;持领域特异性观点的研究者认为创造性认知能力存在于某一特定领域,且很难迁移到其他领域。近年来,研究者结合两个方向的观点提出了整合的模型,认为不同领域的创造性具有一个共享的创造性认知成分。该成分与特定领域的思维和知识技能共同作用,以表现出某个领域的创造性能力并输出创造性产品。近年来,也有行为和脑影像的研究证据显示领域一般和领域特异创造性并不彼此孤立。尽管如此,在行为层面,研究者多将发散思维能力作为领域一般创造性的指标,而忽略了如聚合思维、语义联结等创造性认知能力;在神经机制层面,领域一般性创造性和领域特异创造性的大脑激活模式是怎样的关系,以及二者如何相互作用仍缺少直接的证据。基于此,本研究拟考察领域一般创造性和视觉艺术创造性在认知和大脑活动模式上的关系,试图为创造性领域观的整合模型提供实证支持。视觉艺术创造性作为领域特异创造性表现之一,是个体利用其视觉艺术领域的技能产生新颖、有用并具有美感的艺术产品。本研究从创造性研究领域观争议的角度出发,通过两个研究分别探讨了领域一般创造性与视觉艺术创造性在认知和神经机制水平上的关系:研究一通过多变量分析考察领域一般创造性能力与视觉艺术创造性表现的关系。领域一般创造性能力采用多个典型的任务进行测量,包括物品改进任务(Product Improvement Task,PIT)、多用途任务(Alternative Uses Task,AUT)、新颖隐喻任务(Novel Metaphor Task,NMT)、远距离联想任务(Remote Associates Test,RAT)以及类比推理任务(Analogical Reasoning Task,ART)。视觉艺术创造性表现通过创造性绘画任务测量,由三名专家对被试绘画技能和绘画独创性进行评价。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领域一般创造性的一阶因子(General Creativity,GC;模型1)能够显著影响绘画独创性成分,而对绘画技能成分没有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索不同的创造性思维成分(发散和聚合思维)与绘画创造性的关系,领域一般创造性的双变量模型(模型2)显示发散思维成分对绘画创造性有直接显著的影响,而聚合思维虽然与绘画独创性不存在直接的影响路径,然而其通过绘画技能对绘画独创性进行间接的影响。研究一结果表明领域一般性创造性能力可以显著预测视觉艺术创造性表现。研究二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考察领域一般性与视觉艺术创造性存在的共享激活模式以及二者激活模式的关系。研究一发现结构方程模型的结果中AUT对领域一般创造性成分的贡献效应量最大,因此在研究二中采用AUT作为领域一般创造性的典型任务。25名美术专业的被试在磁共振中分两次完成了AUT任务和绘画创作任务。通过共激活分析(Conjunction Analysis)和激活相似性分析发现两个任务共激活的脑区均集中于默认网络(内侧额上回)、执行控制网络(额中回与顶下小叶),和突显网络(背侧前扣带回)。该发现与已有理论和研究结果比较一致,认为三个网络在创造性任务的不同阶段存在动态的交互作用,默认网络负责在自下而上的观念产生过程中进行联想思维,并整合先前的知识经验以构建新的创造性观点;控制网络负责自上而下的注意控制,对产生的候选观点进行评估和选择;而突显网络对默认网络和控制网络之间的切换起调节作用。此外,共激活脑区中还发现了尾状核。尾状核是奖赏系统的核心脑区,负责动机、奖赏期待和积极情绪等认知加工。本研究认为奖赏系统可能与个体在完成创造性任务的过程中新颖观念产生带来的积极情绪体验有关。基于研究二结果,采用多元回归模型探讨两种任务下共享脑区的激活模式是否可以交替预测创造性任务的表现。为了确保纳入模型的脑区稳健的表现出两个任务的高激活相似性,分别在组水平和个体水平上计算了两个任务在这些共激活脑区上的激活相似性。将在组水平和个体水平上同时具有显著相似性的脑区纳入到模型中,这些脑区包括:左侧额下回的盖部、眶部和三角部区域,背侧前扣带回,左侧额中回,左侧内侧额上回,以及左侧辅助运动区。结果发现,左侧额下回在发散思维任务上的激活模式能够显著预测个体的绘画创造性表现,而同样的共激活脑区在绘画创作任务上的激活模式不能预测个体的发散思维分数。本研究认为该脑区通过与默认网络相互作用提取并加工有关的语义信息,并对无关信息进行抑制,从而支持有关的创造性过程。这些领域一般的创造性认知能力对视觉艺术创造性的作用体现为左侧额下回盖部的激活。综上所述,本研究首先在行为层面上揭示了领域一般创造性与视觉艺术创造性的具体关系,这一点为先前有关创造性领域性争论的观点提供了证据表明,视觉艺术创造性活动的成功开展既需要领域特有的知识技能,也需要领域一般的创造性认知能力。其次本研究考察了领域一般创造性与视觉艺术创造性存在共享的神经机制,并且提供了领域一般创造性在脑机制上影响领域特异创造性的证据。总之,本研究不仅为创造性领域观的整合模型提供了实证数据支持,也为厘清创造性认知神经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其他文献
随着21世纪社会的发展对于综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逐渐提高,基础教育由分科走向综合已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虽然我国在新课改的过程中,不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综合化,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想要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环境,但是在当前分科教学仍然占据主要地位的小学教育环境中,加上教师本身也一直处于分科教育的背景中成长等,这些都非常不利于综合化课程的实施,因此,培养综合性、具备广博的基础知
拖延(procrastination)是指尽管个体能够预料到有害结果的情况下,仍然自愿将计划做的事情向后推迟的一种行为(Steel,2007)。拖延是一种广泛存在的问题行为,它对人们的学习成绩、工作效率、主观幸福感和身心健康等方面都会造成严重的损害(Balkis&Erdin(?),2017)。因此,系统探究拖延行为的产生机制并进行拖延干预研究,对于个体生活改善及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是以不必要的思维、意象、想法和冲动不由自主地进入意识(强迫思维)为特征,个体尝试通过重复的行为和精神行为(强迫行为)来中和强迫思维。亚临床强迫倾向个体是具有强迫症患者相同或类似症状的健康人,可能存在强迫症患者特有的障碍或者功能缺损。以往大量的研究证实,用亚临床强迫个体为样本进行研究,能为强迫症的相关研究提供有意义和有价值的
研究调查显示,父母亲密伴侣暴力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问题。长期以来,研究者们重视对父母亲密伴侣暴力中直接受害者的研究,但是当父母亲密伴侣暴力发生时,妇女并不是唯一的受害者,相对于妇女这类直接受害者而言,家庭中的子女也是受害者,由于父母亲密伴侣暴力对家庭中子女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存在一定的隐蔽性,短时间内不易被发现,因此不易被研究者所重视。可实际上,家庭作为个体成长的主要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和行为的发
为谁减负?减什么负?怎样减负?是本研究进行思考并要解决的问题。2018年1月国家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文件秉持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理念,强调教师至关重要的地位。2019年12月国家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把焦点聚焦于中小学教师群体,触发了本文在减负政策背景下研究中小学教师工作负担相关问
道德是一个极其广泛且深入的研究话题和心理发展领域,日常公共行为中充斥着对善与恶、好与坏的区分。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根据一定标准评判自己和他人行为是非对错、善恶好坏的能力,这个评判标准代表了个体道德判断的能力,而人们的评判标准通常会出现很大差异,道德判断的年龄差异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长期以来,研究者希望捕获道德判断在毕生发展过程中是否以及如何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心理过程,从而预测个体
同性恋偏见是人们对同性恋群体及其成员的一种消极态度。基于恐惧管理理论,个体产生偏见的根本原因是外群体这种威胁会引发不安全感和死亡恐惧。外群体作为威胁不仅会对自身产生潜在威胁,还会对内群体产生潜在威胁,所以使得个体会对外群体表现出偏见。另外,依恋理论指出,在面对威胁性信息时,个体会基于内部工作模型提供一种防御功能,不同依恋风格个体倾向于依靠不同的内部工作模型使用不同的依恋策略来进行防御性加工。已有研
攻击是意图造成伤害行为的一个总括性术语,是在人类和动物的社会交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适应性的竞争行为。然而攻击行为会对个体心理和身体健康造成巨大影响,甚至危害社会的安全。特质愤怒与攻击行为关系密切,一般攻击模型理论认为特质愤怒这一人格因素与挑衅情境因素通过认知、情感和唤醒的相互作用影响攻击行为,在决策和结果评价两个阶段心理资源的投入量决定最终的行为结果,因此对两者关系间的作用机制和潜在生理基础的探讨则
个体离开家乡地,于其他地区旅居会产生多文化经验。多文化经历可能会让旅居者产生适应新环境的压力,人们可能找到缓解这些压力的途径,也可能难以适应旅居地不同的文化准则和社会条件(Oh et al.,2002)。在此过程中,旅居者还会将家乡和旅居地文化进行评价与对比,重塑对家乡文化的认知和情感。文化依恋和文化自信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认知态度,文化依恋侧重描述与文化群组间建立情感联系而产生的安全感(Hong e
儿童挑食行为被定义为儿童拒绝一系列熟悉和不熟悉食物的饮食行为(Smith,Roux,Naidoo,&Venter,2005)。挑食行为是一个与年龄相关的,暂时性的行为。研究发现儿童的挑食行为在婴幼儿期就会出现,2.5-4.5岁处于一个稳定流行时期(Dubois,Farmer,Girard,Peterson,&Tatone-Tokuda,2007),但是缺少挑食行为发展路径的研究。学龄儿童的认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