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课程审美教育功能研究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wpuco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性课程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引起世界范围关注的教育课题。人们越来越深地认识到它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教育资源,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这为本文从审美教育的视角探讨隐性课程功能的可行性奠定了理论基础。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被写进了教育方针,提出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但审美教育仍是学校教育中较薄弱的一环,教育中往往用艺术教育代替审美教育或作为德、智、体的辅助手段,从而影响了审美教育的开展。审美教育功能的低效率使我们把视野转向隐性课程审美教育功能的研究。隐性课程是学校通过教育环境有意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的教育经验。 隐性课程中蕴含着大量的审美因素。学校审美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隐性课程固有的特点共同揭示了发挥隐性课程审美教育功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文章主要包括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问题的提出,阐明隐性课程审美教育功能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其研究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回顾了国内外有关隐性课程的研究状况;第三部分,明确了隐性课程和审美教育的概念,为隐性课程审美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清晰的思路;第四部分是本论文着力写作的内容,分析了隐性课程审美教育的功能及其实施要求。其功能从三方面展开,即隐性课程审美教育的直接功能——育美功能、间接功能——育德、促智、健体功能以及超越功能。育美功能又从隐性课程的四个层面,即物质层面、互动层面、文化层面、制度层面来分析。最后,提出了两项建议:只有提高对隐性课程审美教育功能的认识,提高教师的审美素质,才能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审美教育功能。
其他文献
于2013年3,6,9和12月对大洲岛珊瑚礁海域的浮游植物进行了周年的季节性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58属104种,且由广温广布型物种为主,群落结构组成以硅藻为主,赤潮藻类共2门22
近十年来,数学课程改革已成为世界性的浪潮,各国教育改革聚焦于教师。课程改革的成败在一定程度上缘于教师的认知结构。面临数学课程改革,我们有必要审视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以期
21世纪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国已全面展开,《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要“重点推进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坚持把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深
因特网形成了一个数字化的世界,它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日常行为。随着网络技术与教师教育的不断结合,远程培训、远程研修等新的教师培训形式逐渐增多,然而迅速扩大的大规模教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创作,多以人物为题材,然而山水画与山水画论的产生也在这个时期,此时期的山水画虽然没有人物画发达,但是对山水画的整个发展历程来说,却是一个奠定理论
2004年9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正式审定和通过了教育硕士的小学教育方向,并于同年10月下发了培养方案。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各培养院校在小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教育教
本文的研究领域为计算机辅助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辅助测评,作者设计并实现了面向技能自动测评的中学化学虚拟实验室系统。该系统定位于技能测评自动化的支撑平台,一
本文在对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心理学、教育学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具有实验条件不完备性、实验结论不确定性、实验过程探究性、知识的综合性和思维的不约束性为特点的开放性实
中国志愿服务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还没有有效地发掘出来:一方面志愿服务的教育性,特别是其在公民教育中的作用
为了迎接新的国际竞争,世界各国掀起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热潮。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课程的教学中突出强调了信息技术学科的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