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热六法对脂多糖致热幼兔退热效果及对COX-2/PGE2/EP3通路影响的研究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en0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发热是儿科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及时采取有效的降温干预非常关键。小儿推拿治疗发热历史悠久,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确立。但小儿推拿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基础研究较少,发热动物模型多样、标准不统一,不利于小儿推拿退热机制的揭示,更不利于小儿推拿临床应用的推广和发展。[目的]研究旨在探究适宜小儿推拿退热研究的动物模型,阐明推拿退热六法的退热效果及对环氧化酶 2(cyclooxygenase-2,COX-2)/前列腺素 E2(prostaglandin E2,PGE2)/E-前列腺素类激素3(EP3)受体通路的影响,为临床小儿推拿退热提供科学支撑。通过对比不同致热幼兔模型肛温变化特点,明确适宜小儿推拿退热研究的幼兔发热模型。通过退热效果观察,评价退热六法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致热幼兔的疗效;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WB)、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外周、中枢COX-2/PGE2/EP3信号通路相关指标表达,明确小儿推拿治疗发热的分子机制。[方法]研究分为两组:实验一研究两种幼兔发热模型肛温变化特点;实验二研究退热六法对LPS致热幼兔的退热效果及对COX-2/PGE2/EP3通路的影响。实验一:两种幼兔发热模型肛温变化特点的研究①分组:将30只按实验标准严格筛选的二月龄雄性新西兰幼兔随机分为正常组、10%干酵母组、20%干酵母组、0.2μg/kg LPS组、0.5 μg/kg LPS组,每组各6只。②造模方法:干酵母组幼兔颈后平2胸椎处皮下注射10%、20%干酵母混悬液5mL/kg。LPS组幼兔耳缘静脉注射0.2μg/mL、0.5μg/mL的LPS溶液1 mL/kg。③肛温监测:干酵母组注射后 1h、2h、3h、4h、5h、6h、7h、8h、9h、24h、25h、26h 分别记录一次肛温。LPS组注射后每20 min记录一次肛温至肛温恢复正常或360 min。④分析:每组不同时间点平均肛温值,并绘制平均肛温反应曲线,计算各时间点肛温变化值(ΔT),最大肛温变化值(ΔTmax)、ΔTmax出现时间、发热潜伏期、发热持续时间。以及发热过程中幼兔的心率、喘息、流涕、大便情况实验二:退热六法对LPS致热幼兔退热效果及对COX-2/PGE2/EP3通路影响的研究①分组:将24只按实验标准严格筛选的二月龄雄性新西兰幼兔随机分为盐水组、模型组、推拿组,每组各8只。②造模方法:盐水组幼兔自然清醒状态下,经耳缘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 mL/Kg。模型组和推拿组幼兔经耳缘静脉注射0.5 μg/mL的LPS 1 mL/Kg。③干预:盐水组、模型组在与推拿组相同位置处涂抹等量室温清水。推拿组造模后60 min进行退热六法干预:开天门2 min、推坎宫2 min、揉太阳2 min、揉耳后高骨2 min、清天河水5 min、推脊5 min。④肛温监测:使用ZRY-2D智能热原仪于造模后每20 min连续监测肛温至造模后180 min。⑤取材:造模后180 min取静脉血、肝、肺、下丘脑。⑥疗效评价:计算每组各时间点ΔT和体反应指数(thermal response index,TRI)。⑦机制探究:外周:Elisa、WB检测外周血浆、肝、肺PGE2、COX-2表达水平。中枢:Elisa、WB、RT-PCR检测中枢下丘脑PGE2、COX-2、EP3、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表达水平,阐明退热六法对 COX-2/PGE2/EP3 通路的影响,从分子水平说明小儿推拿的退热机制。[结果]实验一:两种幼兔发热模型肛温变化特点的研究1 干酵母致热模型幼兔肛温变化特点:①肛温变化:注射干酵母后,肛温先下降,随后逐渐回升,约2 h后恢复至基础肛温水平。2~4h开始大幅升温,4h后升势稍减弱,直至上升至最高值,微下降后可维持高温至造模后26 h。②ΔT:与正常组比较,10%干酵母组4 h、6 h、8 h、24 h、26 h的ΔT增大(P<0.05)。与正常组比较,20%干酵母组4 h、6 h、8 h、24 h、26 h肛温变化值增大(P<0.01)。③10%、20%干酵母组幼兔最大降温值均出现在注射后1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发热潜伏期:约4 h,且发热潜伏期与浓度无明显关系,10%、20%干酵母组幼兔发热潜伏期无差异(P>0.05)。④ΔTmax:10%干酵母组ΔTmax出现在注射后6h,约2℃,20%干酵母组ΔTmax出现在注射后8 h,约2.88℃。与10%干酵母组ΔTmax比较,20%干酵母组ΔTmax增大(P<0.05)。⑥发热持续时间:10%、20%干酵母组幼兔均可维持发热至少20 h。2 干酵母致热模型幼兔一般状态:干酵母注射后局部出现硬结、肿胀。注射时可见幼兔出现明显的烦躁表现。随肛温升高,精神逐渐萎靡,心率加快,呼吸明显加快、变浅,可闻及粗大喘息声,头面、耳廓发烫明显,耳部血管充盈。3 LPS致热模型幼兔肛温变化特点:①肛温变化:0.2 μg/kg LPS组幼兔肛温呈双相热曲线,最高温出现在肛温曲线第一峰。0.5 μg/kg LPS组呈明显三相热曲线,最高温出现在肛温曲线第二峰。②ΔT:与正常组比较,0.2 μg/kg LPS组60 min、120 min、180 min 的ΔT 增大(P<0.05)。与正常组比较,0.5 μg/kg LPS 组 60 min、120 min、180 min、240 min的ΔT增大(P<0.05)。③发热潜伏期:0.2 μg/kg LPS组与0.5 μg/kg LPS组发热潜伏期无差异(P>0.05)。④ΔTmax:0.2μg/kg LPS组幼兔ΔTmax出现在注射后103 min,0.5μg/kg LPS组ΔTmax出现在注射后168 min,两组ΔT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ΔTmax出现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发热持续时间:0.2 μg/kg LPS组可持续约190 min,0.5 μg/kg LPS组发热可持续约24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 LPS致热模型幼兔一般状态:0.2 μg/kg LPS组致热过程中幼兔腹泻症状较轻,偶可见少量清稀白涕。0.5 μg/kg LPS组,注射后幼兔出现精神不振,随肛温的升高,出现呼吸、心率加快,喘息声粗大、流白色浊涕、水样便等表现。实验二:退热六法对LPS致热幼兔的退热效果及对COX-2/PGE2/EP3通路影响的研究1 疗效评价:①ΔT:造模后60 min,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推拿组幼兔ΔT增大(P<0.05);与模型组比较,推拿组幼兔(干预前)的ΔT无差异(P>0.05)。造模后180 min,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ΔT增大(P<0.05);与模型组比较,推拿组ΔT减小(P<0.01)。②TRI:造模后60min,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推拿组幼兔TRI增大(P<0.01);与模型组比较,推拿组幼兔(干预前)TRI无差异(P>0.05)。造模后180 min,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TRI增大(P<0.05);与模型组比较,推拿组TRI 减小(P<0.01)。2 外周机制:①血浆中PGE2: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幼兔血浆中的PGE2表达量增加(P<0.01)。退热六法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推拿组PGE2表达量减少(P<0.01)。②肝、肺组织中PGE2: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幼兔肝、肺组织中PGE2表达量均增加(P<0.01)。退热六法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推拿组幼兔组织中PGE2表达量均减少(P<0.01)。③肝、肺组织中COX-2:WB检测结果显示,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幼兔肝、肺组织中COX-2表达量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推拿组幼兔肝、肺组织中COX-2表达量减少(P<0.05)。3 中枢机制:①下丘脑中PGE2、cAMP: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幼兔下丘脑中PGE2表达量增加(P<0.01)。退热六法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推拿组幼兔下丘脑中PGE2表达量减少(P<0.05)。②下丘脑中COX-2、EP3、cAMP:WB检测结果显示,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幼兔下丘脑中COX-2、EP3、cAMP表达量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推拿组幼兔下丘脑中COX-2、EP3、cAMP表达量减少(P<0.05)。③下丘脑中 COX-2 mRNA、EP3 mRNA、cAMP mRNA:RT-PCR 检测结果显示,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幼兔下丘脑中COX-2 mRNA、EP3 mRNA、cAMP mRNA表达量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推拿组幼兔下丘脑中COX-2 mRNA、EP3 mRNA、cAMP mRNA表达量减少(P<0.01)。[结论]1 干酵母致热是高热、长时发热模型,发热时程长,发热初期存在短时温度下降现象。升温过程持久,升温幅度与注射的浓度相关。LPS致热幼兔模型发热时程较干酵母模型短,发热趋势呈多相。随浓度增大,发热持续时间延长,模型更稳定。LPS致热过程贴近临床小儿外感发热的特点,更适合小儿推拿治疗发热的基础研究。2 退热六法可降低LPS致热幼兔的肛温、ΔT、TRI,减轻发热程度。3 退热六法可通过COX-2/PGE2/EP3通路,抑制LPS致热幼兔外周、中枢体温调节介质PGE2、cAMP表达,发挥退热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147例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晚期胰腺癌患者临床特征、预后影响因素以及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肿瘤科2015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经病理或影像学检查诊断为Ⅲ期或Ⅳ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性别、发病年龄、确诊时间、死亡时间、既往史(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胆囊切除术等)、吸烟史、饮酒史、肿瘤家族史、B
学位
目的:观察评价转腰汤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伴下肢发凉症状的临床疗效,并进行下肢发凉相关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应用前瞻性的病例系列研究,收集35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伴有下肢发凉症状的患者,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痰瘀互结”型,皆予以转腰汤治疗,共服药2月,在服药前、服药后2周、服药后1月、服药后2月以及疗程结束后1月随访记录,治疗前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在上述五个时间点分别记录患者的疗效评价指标(ODI
学位
1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改良合刺针法治疗风阳上扰型颈性眩晕进行临床疗效观察,为改良合刺针法治疗风阳上扰型颈性眩晕提供明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证据,为其今后的临床运用和推广打下基础。2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将来源于望京医院针灸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风阳上扰型颈性眩晕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观察组采用以改良合刺针法为主的“定眩组穴”治疗
学位
砂连和胃胶囊来源于苗族的经验组方,由紫萁贯众、黄连、陈皮、砂仁、北沙参和土木香六味药材组成。紫萁贯众清热解毒、祛瘀止血;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砂仁化湿开胃、温脾止泻;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土木香健脾和胃、调气解郁,诸药合用有清热养阴、理气和胃之功效,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是中医治疗胃炎的明星药品。这款药物由贵阳永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受到此公司的委托,本课题开展针对砂连
学位
[背景]小儿推拿退热疗效显著,具有疗效确切、提高患儿舒适度、无不良反应等特点,但其退热机制尚不完善,缺乏高质量科学依据,影响小儿推拿的临床应用及发展。所以亟需进行基础实验探究小儿推拿退热的机制,为临床小儿推拿退热提供参考。[目的]为评价小儿推拿对发热患儿的退热特点及退热机制,为临床小儿推拿退热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通过疗效观察评价退热六法对不同月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
学位
研究背景膝骨关节炎(KOA)是常见的退行性疾病,可引起严重的关节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肝肾亏虚是KOA最常见的中医证型,也是晚期KOA最常见的证型,晚期重度KOA需要关节置换治疗。单髁置换术符合“筋骨并重”理念,有微创、安全、保留骨质多、康复快、并发症少等诸多优势,是公认成熟有效的重度KOA治疗方法,但手术适应症要求非常高,需要严格的术前评估,以保证正常的韧带功能和其余间室软
学位
报纸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具体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腹部不适以及伴有排便习惯的改变。目前IBS缺乏具体可解释症状的生物化学异常改变以及具体发病机制,而又因其反复发作性、难治性为临床诊疗带来了巨大挑战。根据最新诊断标准可将IBS划分为4种亚型,临床最常见的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学位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育意愿逐年降低,我国快速进入老年化社会,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稳步增加,屡创新高。由于A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不能生活自理,导致严重家庭经济负担以及巨大的社会压力。关于AD的诊断与研究,人类一直未曾间断,但是始终未研制出治疗AD相关特效药。尽管目前关于AD发病的有关假说众多,但Aβ级联假说一直是有关AD发病的最主要的假说。脑内Aβ的
学位
血竭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Daemonorops draco Bl.渗出的红色树脂加工品,多产于东南亚地区。具有活血定痛、化瘀止血、生肌敛疮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国内外研究者已对血竭进行了深入且广泛的研究,从中分离并鉴定了血竭主要成分群黄酮类化合物49个。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血竭具有促进血管生成和伤口愈合等作用。但目前仍缺少基于系统研究方法的血竭黄酮类化合物体内外成分分析,其药效物质基础尚不明确。基于此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