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尖瓣位人工瓣膜置换长期随访研究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ose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接受三尖瓣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围术期和远期临床结果,并对比生物瓣及机械瓣的优劣。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1998年0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三尖瓣置换的患者资料,根据植入瓣膜的不同,分为机械瓣组和生物瓣组,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进行配对分析,比较分组患者术前资料、手术情况、术后转归以及远期临床结果。结果:共有608例三尖瓣人工瓣膜置换病例纳入本次研究,其中男性201例(33.1%),女性407例(65.7%),所有患者中位年龄为47(36-57)岁。38.8%的患者既往接受心脏手术,10.5%的患者既往接受三尖瓣成形,此次为再次或多次心脏手术。术前一般资料:匹配前生物瓣组术前房颤患者比例更高(71.0%vs 55.2%,P<0.001)、机械瓣组患者心功能为Ⅲ或Ⅳ级患者比例更高(76.2%vs 65.1%,P=0.007);匹配后两组术前资料差异不大。手术资料:匹配前生物瓣组有更多的患者接受微创心脏手术,包括右侧胸腔入路(11.7%vs 2.2%,P<0.001)以及心脏不停跳技术(18.3%vs 8.8%,P=0.003),生物瓣置换患者体外循环时间更短(125.0 vs 140 min,P=0.005);匹配后,生物瓣组微创手术应用比例更高(P=0.011),其他手术资料无明显差别。术后转归方面:匹配前生物瓣组手术后死亡率明显高于机械瓣组(15.2%vs 7.73%,P=0.012)且患者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更长(22.0 vs 19.0h,P=0.003),匹配后数据显示两组患者术后死亡率无明显差异(7.2%vs 10.4%,p=0.372),机械瓣组患者术后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比例更高(13.6%vs 5.6%,P=0.03)。在手术风险因素方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血肌酐水平[OR值1.031(1.004-1.058),P=0.024]、左心室射血分数减低[OR值 41.030(5.176-325.237),P<0.001]、同期二尖瓣手术[OR 值 5.737(1.385-23.763),P=0.016]是术后死亡危险因素。顺利出院的患者共529例(生物瓣组362例,机械瓣组167例),失访94例,失访率为17.8%,中位随访时间为101.0(65-147)月。随访期间死亡101例(19.1%),68例来自生物瓣组,33例来自机械组。随访期间生物瓣组观察到36例衰败,衰败的中位时间为84月(54-111)。总体来说,全部患者1年、5年、10年、15年以及2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 85.0%(可信区间:82.2-87.9%)、78.9%(可信区间:75.7-82.4%)、71.1%(可信区间:67.3-75.3%)、59.7%(可信区间:54.2-65.6%)及51.7%(可信区间:43.3-60.7%),生物瓣组患者1年,5年、10年、15年以及2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3.2%(可信区间:79.7-86.7%)、76.1%(可信区间:72.1-80.4%)、65.7%(可信区间:60.5-71.3%)、48.7%(可信区间:38.2-62.9%)及 43.2%(可信区间:31.0-60.4%)。机械瓣组患者1年,5年、10年以及15年、2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9.4%(可信区间:84.9-94.2%)、85.8%(可信区间:80.7-91.2%)、81.4%(可信区间:75.7-87.5%)、71.3%(可信区间:64.2-79.2%)、61.3%(可信区间:51.0-73.7%)。匹配前在远期临床结果上机械瓣组患者优于生物瓣组(P=0.000047),匹配后无明显差异(P=0.46)。结论:三尖瓣置换是高风险心脏瓣膜手术,手术死亡率高。置换生物瓣和机械瓣的患者,其手术死亡率和远期生存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但再次手术率机械瓣患者高于生物瓣。因此,在行三尖瓣置换术时,可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态和医生的经验选择人工瓣膜的种类。
其他文献
目的:利用多模态影像技术观察重度非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和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术后视网膜微血管、神经、脉络膜和最佳矫正视力的变化,分析上述
研究背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类型,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治性或姑息性肝切除术仍然是HCC治疗最有效的策略。但肝癌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研究肝癌的发病机理,鉴定与肝细胞癌相关的新型分子标记物。甘氨酸-N-酰基转移酶样1(Glycine-N-Acyltransferase Like 1,GLYATL1)
目前,人们对高信噪比、高空间分辨率和高成像速度的追求推动了高场MRI的发展。然而,高场强与场不均匀性、T2*衰减的加速和化学位移的增加有关,对传统脂肪定量方法在复杂组织上的脂肪量化提出了挑战,如骨髓脂肪(marrow adipose tissue,MAT)和棕色脂肪(brown adipose tissue,BAT)。作为一种新的脂肪定量成像技术,磁共振Z谱(Z-spectral magnetic
研究背景大多数类型慢性肝损伤(例如病毒性,酒精性肝病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均会导致正常肝细胞的复制增殖功能受损,诱导肝祖细胞(hepatic progenitor cells,HPC)的替代再生途径激活。激活后的HPC在汇管区增殖并迁移到肝小叶实质中,在那里它们进一步分化成肝细胞或胆管细胞以重新修复肝实质。在HPC向肝细胞分化的早期,其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
研究背景和目的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恶性肿瘤,是女性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升高,且有年轻化的趋势。早期子宫内膜癌手术效果好,患者生存率高,然而,晚期子宫内膜癌化疗效果差,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探索子宫内膜癌增殖、侵袭迁移相关的分子机制,将可能有利于为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提供新的可能。OLA1属于Obg-类的GTPase家族,在多种物种中广泛表达,其中包括多种肿
研究背景阿尔茨海默病病因存在着多种假说,然而当前的许多靶向Aβ或tau的治疗AD的临床试验却多以失败告终,这令人不得不重新审视阿尔茨海默症治疗的靶点。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可能是星形胶质细胞应对应激时,往干细胞命运方向转变的一种表现。而Aβ在激活星形胶质细胞的同时,是否也参与了星形胶质细胞干性的调控,使其出现和神经干细胞共有的表征,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研究。bHLH相关转录因子和细胞周期在细胞生长和
第一部分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房颤动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分析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合并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房颤)的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HCM患者共180例,根据有无房颤分为非房颤组(141例)和房颤组(39例),记录患者的临床病例数据进行
背景: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一种以大脑生长早期改变为特征的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及治疗干预,ASD患者可能存在代偿性的神经功能活动。而目前大部分研究所观察到的结果可能大多混杂了代偿后的改变。并且ASD的大脑改变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方法:本研究经深圳儿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参与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采用3.0T西门子Skyra扫描仪进行MRI数
研究背景:化疗联合放射治疗是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法,顺铂耐药和晚期转移往往是导致鼻咽癌治疗失败的关键原因。泛素特异性蛋白酶9X(ubiquitin-specificpeptidase9X-linked,USP9X)的高表达参与了多种肿瘤的发生、进展、凋亡和转移。然而,USP9X异常表达与鼻咽癌细胞顺铂耐药的关系尚不清楚。β-catenin在Wnt信号通路中是一个重要的调节因子,调控着癌症进展
研究背景:开放性眼外伤是指眼球壁全层连续性遭到破坏,是我国单眼致盲眼病的重要组成部分。严重的开放性眼外伤常累及多个眼内组织,复合性损伤往往治疗棘手、预后较差。开放性眼外伤的治疗对获得良好的解剖和功能恢复至关重要。合并视网膜脱离更是影响开放性眼外伤诊疗效果的重要因素。玻璃体切割手术已成为合并视网膜脱离的开放性眼外伤的重要治疗手段。但手术时机的选择存在大量争议。本研究通过实验观察,结合其他学者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