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归属感对居民参与城市社区自治的影响研究——基于河南省P市的实证分析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xin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社区治理机制创新的重点内容,社区自治已经成为我国社区建设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而社区居民作为社区自治的主体,其一言一行对社区自治产生着深刻且实际的影响,因此确保社区居民主动、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发挥“主人翁”作用,是社区自治乃至社区治理进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从社区居民的视角看,社区归属感作为其对社区的一种情感和意识,影响居民对社区的喜爱、认同、依恋及投入,直接影响居民在社区自治中的参与程度,也是决定社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前提,社区归属感高的居民自然更愿意投身于社区自治中去,社区自治的成效又会强化和培育居民的社区归属感。作为社区自治的主要力量,从自治组织的视角来看,其自成立之日起便离不开社区居民的支持:一方面,社区自治组织的成立、完善与壮大要依靠社区成员自发参与,另一方面,社区自治组织又以一种特殊的形式使社区成员的身份特征得以固定,强化其在组织中的归属感。换而言之,体系健全、管理有序、运行良好的社区自治组织一定需要社区归属感高的居民加入。因此,社区归属感会直接影响到居民参与社区自治,而研究和探索社区归属感是如何影响居民参与社区自治,自治组织在其中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则有利于助推社区归属感、居民参与社区自治和社区自治组织的理论及实践发展。本研究以治理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和市民参与阶梯理论为基础,在查阅相关资料和已有研究成果后,就社区归属感、居民参与社区自治和社区自治组织提出了两个方面的假设,所探究的问题是社区归属感怎样影响居民参与城市社区自治以及社区自治组织是否存在中介作用。结合学界相关研究,将自变量社区归属感分为社区喜爱、社区依恋、社区认同和社区投入四个维度,而作为因变量,将居民参与社区自治分为政治参与、经济参与、社会参与和文化参与四个维度,此外,将中介变量社区自治组织分为自治组织认知和自治组织参与两个维度。在数据收集环节,本文结合采用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在河南省P市6个行政区内的20个社区进行调研,首先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在P市6个行政区抽取10个街道,每个街道各抽取2个社区;随后,采用偶遇抽样的方式在每个社区抽取20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累计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83份,其中有效问卷361份。除此之外,对5位社区居民和3位社区工作者开展深度访谈,协助进行结论补充验证。在数据处理环节,运用SPSS 25.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人口统计变量的方差分析和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回归分析。通过验证,发现10条假设中有5条成立,5条不成立,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社区归属感在居民参与社区自治中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社区自治组织未在社区归属感对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访谈记录,分析当前P市社区自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如充分运用社区内部资源,融合“新老居民”,构建社区关系网络;制定社区行为规范,对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行为做出优化升级;培养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并以此凝聚社区居民力量,维持居民之间的社会关系;增强居民信任程度,建立社区信用体系;激发多元主体活力,打造协同合作模式等。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分析社区归属感与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逻辑关系,以及社区自治组织能否起到中介作用。研究的创新点则在于:对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进行扩展,对社区归属感、居民参与社区自治之间的关系开展深入研究,并引入社区自治组织这一中介变量。除此之外,对社区研究的群体也进行了拓展,将关注点和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三四线城市的社区居民身上,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操作范本,得出的结论不仅对本研究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对以多种途径推动社区自治的实践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基层扶贫人员身处脱贫攻坚战一线阵地,是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关键力量,也将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力量。本文将基层扶贫人员界定为:工作场所在贫困村或直接以贫困户为工作对象的,在党中央、国务院扶贫工作战略部署下以帮助贫困户取消
学位
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指出,新冠肺炎事件对中国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这次大考衍生出各种次生型危机,政府公信力、政府形象、政府合法性面临重重考验,出现信任危机。值得关注的是,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公众对“中央政府”呈现出高度的信任感,对地方政府却保持相对较低的信任度,呈现出“央强地弱”差序政府信任的结构表征。地方政府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公众对地方政府的信任感直接关
学位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一些地区探索出将社区自治重心下移的办法使“院落”和“门栋”成为社区居民的自治平台和关节点,以承担居民自治的重任。2012年,四川省成都市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社区居民院落自治,以院落为居民自治的基本单元成立院落居民小组等自治组织,培育社区居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主体意识。通过改造更新老
学位
在管理学领域,遵守规则是官僚制的重要特征和伦理规范。“违规”则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消极的组织不当行为。因而,对公务员违规行为的监督、治理成为当代官僚控制的必要途径,也是推进腐败治理和责任行政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在强化规则意识和责任担当的同时,公共部门还是出现了不敢为、不愿为、不能为等“为官不为”现象。规则的叠加、衍生抹杀了规则本身,导致了更为广泛的形式主义、文牍主义和保守主义,进而极大损害了行政效能与
学位
城市是城镇化进展的关键驱动力,农业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完成―市民化‖身份转变的同时,也对社会治安管理及公共服务均衡供给提出了带来了诸多挑战。我国如何推进城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优化公共服务提供水平,是城市在发展建设中必须深刻思考的时代课题。社区的治理一直在城市治理中,扮演基本单元的角色,它同样也是城市治理的关键。当前,我国社区的建构发生了新转变,在社区发展的同时,社区认同也表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学位
城市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治理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城市社区治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国家社会治理的情况和水平。在城市社区治理中,依法有序引导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是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在信息时代,新媒体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重要工具,它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依靠数字技术通过互联网、电脑、手机等终端向受众提供各类信息服务,新媒体的兴起是传统媒体寻求转型和发展的
学位
近年来,中国新媒体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社会的舆论生态,还重塑着公民的政治生活;更重要的是,政府控制的主流媒体和相对自由的社会化媒体的结合,为探究媒介使用的政治效果提供了独特的契机。大众传媒是个体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大众传媒在介入公民日常生活的同时,也逐渐成为公民获得政治信息、了解政治文化、习得政治知识的重要工具。媒介不仅改变了公民的生活方式,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公民对政
学位
在精准扶贫工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作为直面基层社会的一线政权组织,乡镇政府能否充分发挥其社会动员能力,调动广大贫困群众参与脱贫的积极性,将直接影响到我国脱贫攻坚战的最终成败。特别是在我国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由于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乡镇政府社会动员能力在此类地区的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探讨。随着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的持续加速,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结构也在不断重塑着,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动员正
学位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拆迁安置社区作为失地农民集中安置的主要空间载体,是城镇化最直接的实践场,是各种利益冲突最集中的地带。由利益分配不公、文化社会隔离、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低下、制度供给不足等问题所引起的社区认同缺失、干群关系疏离、社团组织发育不良,直接影响了拆迁安置居民有序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与行动;而拆迁安置社区公共事务的类型复杂性与责任模糊性又要求其治理有赖于以参与为基础的多元共治。因此,对于拆迁
学位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国家治理开始以“绿色”为治理目标和价值导向。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在为人民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的过程中坚持绿色富国与绿色惠民的发展导向,从而推动绿色的发展方式与生活方式,进而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绿色治理格局过程中,社会公众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作为绿色治理主体之一的社会公众能否在绿色治理的过程中发挥作用以提升绿色治理绩效,关系着整个绿色治理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