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亚高山冷杉林下土壤的形成过程与特征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mengxiangpiao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西部亚高山针叶林是低纬度高海拔地区亚高山森林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涵养水源、保育物种等重要生态功能,多样化的植被、土壤组合也为森林土壤学研究提供了天然的实验室。川西亚高山冷杉林因所处生境自然气候条件(相当于寒温带气候)和暗针叶林建群种特性形成了低温、高湿、季节性冻融等有别于同纬度地带针叶林的林下环境。其林下土壤的形成和发育也具有下自身的特殊性。曾经一度,土壤学家为低纬度高海拔、高纬度低海拔地区亚高山针叶林下土壤类型的归属争论不休。随着研究手段、研究焦点的不断提高和转变,诸如成土过程与特征等基础研究逐渐被忽略,这不利于森林土壤学的长期发展,更不能有效指导森林的经营与管理。因此,本文以川西亚高山冷杉林下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森林土壤定位研究法,重点研究了土壤诊断特征、土壤水热动态,土壤溶液及固相土壤元素移动、土壤氧化还原体系等土壤形成过程与发育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定为研究点的土壤按美国土壤系统制应归入始成土纲(Soil Survey Staff,1996),按中国土壤分类系统,以归入淋溶土纲漂灰土类为宜。定位研究点土壤属于A-E-B-C型发育土壤,有明显的有机层、淋溶层、淀积层和母质层。诊断表层淋溶层(A2)颜色为湿态下灰(Gleyl5/N)、干态下浅灰(2.5Y7/1)已经达漂白物质的颜色标准(彩度<2,a湿态亮度>3与干态亮度>6,或b湿态亮度>4与干态亮度>5),这说明层次可判定为漂白层。相比较,淀积层(B2)土壤颜色分别为湿态下红(10R4/8)、干态下黄(-深)棕色10YR5/6(-7.5YR5/6)。土壤质量含水量、田间持水量、最大吸湿水、孔隙度均随土壤深度加深而减小,而土壤容重、石砾含量等随着土壤深度加深而增大。土壤通气度和土壤烧失量有其特殊的变化规律,即在漂白层土壤通气度和烧失量显著低于其它土层。土壤中矿物以原生矿物石英、长石族矿物为主,没有检测到粘土矿物的存在。土体中发生的主要化学过程是从表层A1开始的,有机质含量、腐殖质含量、矿质元素含量大多数以该层次最高。在剖面层次上,腐殖质多以酸性、活性强的富里酸为主。土壤剖面物质的淋移和淀积分析结果表明,硅在表层含量较低,但在漂白层表现出富集趋势。定位研究点虽有腐殖质络合淋溶形成的灰化淀积层,但色调、明度、彩度以及活性铁铝含量均不满足真正灰壤的灰化淀积层标准。(2)定位研究点的土壤温度、水分、能量表现出显著的干湿季节变化。在旱季(11月和2月)时,11月时漂白层和淀积层土壤含水量很接近,而在2月表现出B2层土壤质量含水量显著低于A2层。而随着雨季到来以及上层漂白层先于淀积层逐渐解冻,A2层冻结的土壤固态水融化下移至B2层冻结,表现为B2层土壤质量含水量平稳显著升高,A2层土壤含水量降低并出现波动。但就总量而言,A2层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在各个季节均高于B2层土,两个层次的土壤水分含量最高值均出现在雨季(8月),最小值分别出现在旱季11月和2月。与水分耦合的温度在未降至土壤水冻结冰点时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昼夜变化规律,淀积层土壤温度昼夜变化幅度较小。一年之中,土壤温度变化经历两个阶段,一是淀积层高于漂白层(B2>A2,9月22号-笠年4月6号),持续约7个月,第二个阶段则是漂白层高于淀积层(B2<A2),这个阶段持续约5个月。由土壤温度主导的土壤水能量梯度导致了土壤水的移动,即在6月至9月,土壤水由淋溶层向淀积层移动;10月后,土壤水具有往上移动的趋势。A2和B2层土壤中含有一定盐份,冻结的冰点均小于零度。因此,即便土壤温度降至零度,土壤仍未进入冻结状态,此时土壤中液态水处于形成晶核的阶段。只有当土壤温度温度降至冰点以下,并持续低于冰点过冷,土壤才会结冻。A2、B2共同处于冻结期的时间为50D(4.16-6.7)(包括结冻和融化过程),共同处于正常状态的为191D(6.13-12.24),其余则为A2或B2处于冻结期或正常态。定位研究区全年约180D处于融通正常状态,仅有50D处于土体冻透状态。(3)铁、铝、锰等成土标型元素在漂灰土最大淋溶层(漂白层)和最大淀积层间的存在形态和含量具有显著的干湿季节变化规律。在雨季(8月和5月),可溶态铁中的亚铁离子含量显著高于三价铁离子,而在旱季(11月和2月)三价铁离子含量则显著升高,在可溶态铁中所占比重增大。但季节性的雨季和旱季变化未影响土体中漂白层和淀积层可溶态铁和碳酸盐结合态铁含量分配,即漂白层可溶态铁和碳酸盐结合态铁含量显著低于下层淀积层含量,这在雨季表现得更为强烈;腐殖质态和铁锰结合态未随季节变化而变化,而且含量仍以淀积层较高。成土标型元素的分布与移动,表明土体中进行着两种主要的化学过程,一是铁、锰还原性淋溶即漂洗过程;二是铁、铝与酸性腐殖质(以富里酸为主)及其他多酚类有机物进行螯合淋溶。尽管定位研究点的土壤中漂白层中也有游离铝的存在,但游离铁更容易与酸性腐殖质螯合淋溶,在淀积层被氧化固定。游离铝则更多的参与土壤中发生的交换作用。因此,土体中发生的螯合淋溶则主要是铁在主导。(4)定位研究点漂灰土氧化还原体系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有机还原性物质中的甲酸等低分子有机酸,以及具有变价态的铁。漂灰土的形成过程中,低分子有机酸和铁的价态变化、移动是主要的氧化还原反应体系和过程,并强烈的影响着漂灰土漂白层和淀积层形态和化学特征的形成。川西亚高山冷杉林凋落物以凋落物叶为主(占总凋落物的89.45%)。凋落叶的主要归还期集中在9-11月,分别在全年凋落叶总量和凋落物总量的60.32%、48.52%。凋落物提取液中含有多种低分子有机酸,以甲酸等单羧酸低分子有机酸含量较高,并主导着土壤溶液中低分子有机酸含量的种类和数量。同一季节中A2层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均低于B2层土壤。在比较不同pH值下的Eh时,建议将Eh和pH值并列表示的方法较为适宜。铁在不同土层的分布状况与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密切相关。A2层土壤在旱季和雨季大多处于还原状态,矿质元素铁呈现高价态的较少,绝大多数呈低价还原状态,溶解度较高,并以不同形态向下层土壤移动;当不同形态的低价铁下移到B2层土壤,B2层土壤虽与大气接触的机会比A2层土壤少,但氧化还原电位较A2层高,土壤基本上处于氧化状态,这时呈还原状态的低价铁被氧化成固态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如Fe203或Fe(OH)3)淀积于B2层土壤中,形成一个铁、铝、锰共同淀积的红色或棕色淀积层。同时,在土体上部矿物中的铝硅酸盐经有机质产生的有机酸在厌氧条件下被还原蚀变分解后留下Si02,形成一个Si02相对富集的灰白色淋溶层,即漂白层。值得注意的是,漂白层的颜色除Si02相对富集外,A2层土壤因大多处于还原状态,一部分高价铁被还原成低价铁即Fe2+化合物,Fe2+通常情况下呈现浅绿色,所以从定位研究点挖掘出的土壤剖面中发现A2层土壤的颜色除了灰白色,还夹杂着少量的青灰色。(5)最大淋溶层(A2)、最大淀积层(B2)层土壤的铵态氮、速效钾含量在雨季(8月和5月)含量显著高于旱季(11月和2月)的含量,而硝态氮则反之。雨季时,铵态氮、有效磷、速效钾表现为A2层含量显著高于B2层含量,而在旱季时,B2层含量与A2层含量较为接近,或显著高于A2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在各个季节含量均表现为淋溶层大于淀积层。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则表现为B2层高于A2层。钾、钠等矿质全量随土壤水分的季节性变化而发生季节性的变化,雨季时,淋溶层高于淀积层,旱季时,淀积层反而高于淋溶层。钙、镁、铜、锌、镍等矿质全量在淋溶和淀积层的变化不显著。由此可见,漂灰土并没有导致土壤淋溶层严重贫瘠化。
其他文献
<正>今年1~2月,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开局良好。油气和主要化学品供需基本平稳,价格总水平涨势趋缓,对外贸易快速增长;行业效益继续向好,盈利能力增强。但是,投资持续疲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电力市场开始引入我国,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可以自行上报信息,方便使用者查询信息,但也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此,国家相关部
通过饲养试验和屠宰试验,研究了甜菜碱作为能量调节剂在双低菜粕型生长肥育猪日粮中的作用效果。试验选用体重30kg左右杜长大商品猪80头,按体重、性别、出生日龄相对一致的原
课题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谱也发生了改变。感染性疾病负担减轻,而包括恶性肿瘤在内的慢性非感染性疾病和伤害逐渐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疾病主
在大规模住宅工程、公共工程、桥梁工程,以及单层、多层工业建筑等工程实践推动下,我国建筑结构科学技术,在1988年又有了新的进步。 高层建筑 近年,在全国大中城市,八层以上
样品的前处理过程是一个非常耗时且容易引入分析测定误差的过程,传统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如液液萃取、固相萃取等具有操作繁琐、消耗大量的有毒有机溶剂等缺点。近年来分析工作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科学探究教学受到了我国教育界广泛的关注,多年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基础。为了进一步更好地研究,那就有必要针对目前中学物理科学探究教学的现状进
研究背景:骨化性纤维瘤是人类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骨肿瘤之一,其临床表现以颌骨膨胀性生长为主,发展缓慢、病程长,因发病机制至今尚未能完全明确,近30年来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切除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语言学理论时期,翻译研究注重从原语系统出发,追求忠实于原文本的目的语文本,译者的主体地位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忽略。随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文化转向”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社会的形成,与"网络与新媒体"有关的高端人才成为市场急需,国内名牌大学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还处在办学成长期,地方性大学的这一专业更处在专业初始期、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