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战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机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pdg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收入分配问题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经济学家的关注。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已经发展成阻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因素。理清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原因以及发展机制,有利于在实践中提出有建设性的政策,加快解决城乡收入差距过大而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机。与此同时,区域发展战略本身指导的要素配置与流动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深层次原因。区域发展战略是一定时期内某个国家或地区对发展方向、发展速度与质量、发展能力的重大选择、规划及策略。按照发展的产业是否符合当地资源禀赋条件,区域发展战略可分为比较优势和违背比较优势两种彼此对立的发展战略。违背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有两种,一是把资源配置到比该区域要素禀赋结构更高级的生产部门的战略,本文称为赶超战略,二是把资源配置到比该地区资源禀赋结构更低级的生产部门的战略,本文称为贻误战略。一般来说,赶超战略选择超前投资于非农行业,贻误战略则错过投资时机贻误非农行业的转型升级。因此,本文试图从区域发展战略视角找到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原因。基于上述现实背景,本文从区域发展战略本身指导的要素配置与流动角度出发,对发展战略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展开研究。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有:(1)理论分析。对发展战略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文献和理论研究进行梳理与总结,主要以比较优势理论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为基础,对发展战略、非农就业、相对劳动生产率和城乡收入差距等概念进行界定。然后,构建城乡二元经济分析框架探讨发展战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并将发展战略划分为赶超战略和贻误战略两类,分别揭示赶超战略和贻误战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并提出相关假说。(2)实证分析。本文采用技术选择指数(TCI)及其对最优技术选择指数(TCI*)差值来衡量偏离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情况,并基于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0至2016年的面板数据,应用中介效应模型对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区域发展战略通过非农就业影响了城乡收入差距。在赶超战略下,战略赶超程度越大,非农就业率越低,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在贻误战略下,战略贻误程度越大,非农就业率越高,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2)区域发展战略通过相对劳动生产率影响了城乡收入差距。赶超战略下的非农产业要素禀赋结构相对该地区比较优势下要素禀赋结构更高级,其劳动生产率也高于比较优势下的非农产业,从而与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将扩大,从而进一步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同理,贻误战略下的非农产业要素禀赋结构相对该地区比较优势下要素禀赋结构更低级,其劳动生产率低于该区域比较优势下非农产业,从而与农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将缩小,从而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最后,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针对性提出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就提高非农就业水平和农村劳动力职业竞争能力,以及加大农业技术投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合理控制农业和工业的产出率差异等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新建铁路常采用框架墩跨越运营铁路,现有框架墩特别是立柱施工对运营铁路影响较大, 如何快速高效完成施工、减少对运营铁路的影响值得研究。以铁路快速建造式框架墩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有限元计算、方案对比和工程应用验证等方法,开展结构形式、连接形式、设计计算和施工方法等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快速建造式框架墩横梁采用钢结构,立柱采用混凝土立柱、钢混组合立柱、钢立柱及钢混混合立柱,采用全装配化施工
期刊
在水资源及水电开发方面,世界各国的任务和问题各不相同,采取的开发方式及建设方法也不尽相同。水电是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可持续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时未来是我国发展水电的重要时期,因此我国需要借鉴和研究国际上先进的水电开发经验与技术。本篇翻译实践报告原文节选自《水电开发与配电》(Development and Electrical Distribution of Water Power)
学位
霍布斯的自然状态学说内容十分丰富,包含了关于激情、理性、自然权利、自然法等重要命题的讨论。霍布斯的自然状态学说在政治哲学研究领域历来颇受关注,但学界目前对其的理解仍然存在争议,本文力图澄清关于霍布斯自然状态学说的观点,以及厘清霍布斯论证中的模糊之处,调和霍布斯论证中的矛盾,在不破坏霍布斯整个政治哲学体系连贯性的基础上,使霍布斯关于自然状态的论证更加协调一致。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文将主要分三个部分展
学位
海德格尔在前期的时候一直把关注点放在“存在问题”,并且反对传统形而上学对存在的定义。西方近代主客二元的思想过分强调人的主体地位,使自然和人类对立,人类本想试图奴役自然,但是却得到自然的反噬,使自身陷入危险的境域。不仅如此,现代科技带来的效率诱惑着人性,使人成为资源化链条上的其中一条环节。后期,海德格尔为了拯救我们栖居的大地,他把注意力转向对真理的探究,提出“诗意栖居”的概念,为实现天地共存的和谐景
学位
健康人力资本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健康不仅是人类生存的重要决定因素,也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回望各国经济发展历程,在众多经济腾飞的关键时刻,健康人力资本都影响深远。低水平的健康人力资本往往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而营养摄入的改善、公共健康体系的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水平的提升,都是经济腾飞的后盾。历史事实证明,在一定程度上,健康人力资本促进了国民经济增长。健康人力资本的积累主要包括需求端的消费性
学位
“2011计划”旨在发挥高等院校多学科优势,通过促进创新力量、要素和信息技术等资源的整合与聚集,进而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强化协同创新,是新时代高校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的必然要求,更是推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必要途径。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推动“协同创新”发展,但具体实施效果如何有待进一步研究验证。目前关于协同创新的文献多集中在对协同创新“模式”、“机制”和“绩效”方面的研究,
学位
我国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过去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的发展需求。现在的发展模式必须向高效节能的环保模式转变,向创新驱动转变,向重视经济发展质量转变,着力提高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全球化,科技、知识、网络信息等因素在全球经济竞争中成为了主角,从1988年开始,我国就实行了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要内容之一的火炬计划,各省市纷纷成立高新
学位
贫困是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一直所难以规避的问题,贫困问题的解决也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努力的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扶贫力度的不断加大,在2020年末,我国终于完成了绝对贫困的脱贫攻坚战,在世界扶贫历史上留下了厚重而又精彩的一笔。但绝对贫困的胜利并不意味着贫困问题的终结,相对贫困时期的到来使得贫困内涵有所扩展,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而是扩展到医疗、教育、卫生等多个维度。而在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大
学位
自长江经济带最初以“T”字型国土规划受到高度重视以来,长江经济带成为了国土规划中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一隅,经济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长江沿线区域通过工业产业布局带动了区域的发展。但是长江经济带在实现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同国际上部分发达国家区域发展相同,行走在以要素投入、资源耗费、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路途上,随着经济发展的成效显现,环境污染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展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关系,沿线部分地
学位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从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推进时期,迫切要求经济增长方式升级为既能保护生态,也能实现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发展模式。绿色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经济,是助推区域绿色发展,实现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路径,而对于国家重大战略区域的长江经济带更是如此。长江经济带涵盖我国多个经济增长极,是实现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因此,通过对长江经济带展开绿色经济发展有关探讨,能加快推进我国绿色经济发展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