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农业绿色发展研究——基于湖北省Z村的调查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l_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绿色发展是推进“三农”工作的重要环节,其内涵是要保护绿色的农业生态环境,形成绿色的农业生产方式,实现绿色供给和致富。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即构建生态生产生活协调发展的农业新格局,一方面破解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难题,另一方面以大食物观的发展要求和优质的生态产品来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愿景。但是,随着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变大,农业发展也面临着农业面源污染、生产方式落后、供给质量不高等多重困境。可以说,农业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自然、人、社会的各种因素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们之间的良性互动能够直接反映出农业生产发展的质量与水平。因此,论文引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视角,对农业绿色发展做出积极的理论反思,并结合湖北省Z村的农业发展实际,进行综合性分析,从而为我国新时代农业绿色生产的有效推进提供一定的对策思考。首先,论文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农业绿色发展展开理论概述。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历经萌芽、形成和成熟三个发展阶段,蕴含对人与自然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人关系的智慧之思。农业绿色发展是在着力解决现阶段农业发展难题中提出的,包含着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变革农业生产方式和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等丰富内涵。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引领农业绿色发展是强调在人与自然关系中树立尊重自然的理念,在人与社会关系中坚持绿色生产实践,在人与人关系中平衡不同主体需要。其次,论文回顾建国以来我国不同时期农业生态实践的发展历程,挖掘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各时期体现的内容,以此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出场。具体而言,1949年到1978年是生态观的初显阶段,这一时期呈现了从重视农业生产力导致环境受到破坏到初步开启环境保护运动的变化;1978年到2012年是生态观的丰富阶段,我国历代领袖们越来越重视农业发展中经济和生态效益,农业生态实践从初步保护环境深化为农业可持续发展;2012年至今是生态观的升华阶段,我国农业发展迈向了从可持续发展提升为绿色发展的新时期。再次,论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Z村为调研对象,从生态观视角探寻Z村农业绿色发展的成效、不足和现存问题的成因。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Z村的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但也存在农业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在人与社会关系方面,Z村的农业生产坚持绿色导向,产业转型和提质增效态势向好,但水果花卉和休闲农业的绿色实践水平有限。在人与人关系方面,Z村坚持主体需要,保收入保供给保生态的能力提升,但绿色持续增收和绿色多元消费需求有待满足。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思想观念上没有形成对自然优先性的充分认识;劳动者的实践能力达不到绿色生产方式的要求;系统论下绿色农业的核心要素没有充分激活。最后,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理论指南,借鉴Z村农业绿色发展中较好的经验,提出我国新时代农业绿色生产的对策思考:树立自然优先的生态理念,多措并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全面开展绿色农业生产实践,重点培育新业态和提高农民实践能力;协调和满足好人与人的需要,加强农业绿色致富和供给。
其他文献
非正规就业广泛地存在于发展中国家的城镇与乡村地区,其在我国的大规模扩展,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产生的所有制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密不可分。对于中西部地区留在本地就业的农民而言,农村非正规就业是其最主要的就业渠道,是农民个体及其家庭实现生存和发展目标的重要力量。不过研究者大多将笔墨用在了城镇非正规就业的研究上,而缺乏对农村非正规就业的社会学分析。本文以农村社会作为分析背景,以重庆市平乐镇为调研
学位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高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院校数量以及在校大学生的数量也在快速增加,而大学生由于不良情绪导致不可逆伤害事件数量也逐渐增多。我国高校社会工作者也积极地参与到大学生不良情绪问题处理的实务介入服务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实务介入成效。但是,在实务介入和理论研究中都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为此,笔者尝试运用寻解治疗模式来介入大学生不良情绪问题,并对实务服务过程进行研究。本研究以服务对象S为例,她由于
学位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教育的改革风向应指向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通过真实情境的创设和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建立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将书本知识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联系起来,跨越学科间壁垒,培养了学生的发现问题,探究讨论和创新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与知识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恰好契合了我国的人才需求。因此,设计出其对应的教学模式
学位
中国书法艺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来华留学生的青睐,因此国内很多高校面向来华留学生开设了书法课程。面向留学生开展书法教学,有利于以留学生为桥梁向海外传播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有利于推动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接触到并喜欢上中国书法,而留学生书法教学存在的问题也日渐凸显。因此,探索留学生书法教学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是学界及相关研究
学位
朝鲜半岛不仅文化受到汉文化影响极深,其汉语学习亦有悠久的历史,汉语教育成果丰硕,同时出现了一批优秀且影响极为深远的汉语教材。20世纪初期,朝鲜半岛被日本占领,官方汉语教育停滞,但由于汉语实际学习需求不减,一批以自学为主的汉语教材应运而生,《速修汉语大成》即是其中一员。本论文以《速修汉语大成》为研究对象(以下简称《大成》),从语音、词汇、语法、话题四方面对其进行描写与研究。全文共计六部分:绪论部分阐
学位
随着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的顺利完成,我国的相对贫困问题依旧十分突出,它更多反映的是农村低收入群体发展性需求问题。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使其所能获得的发展能力、机会不平等,从而很可能发生返贫的风险。阿玛蒂亚·森认为低收入群体更多的是因为可行能力的缺失而无法实现自己想要的生活。故在后扶贫时期,我们不仅要持续推动乡村振兴的高效发展,还要着重关注农村低收入家庭的权利保障和可行能力的提升。本文以可行能力理论为
学位
法律语言是法律活动的重要载体,是一国法律思想的最直接表现。同时,法律翻译实践发挥着传播中国法律思想和传递中国法律形象的特殊“外交辞令”的作用。术语翻译一直以来都是法律翻译研究的重点,而作为法律术语的重要部分,法律模糊语词给翻译者的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由此,法律模糊语词翻译研究的意义不言而喻。模糊就是不清楚,但不清楚不一定就不好(何自然1985)。即使法律语言以精确为主,其模糊性仍不可避免,需要注意
学位
教师提问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提高师生互动频率,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提问的过程能够反映出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智慧,合理有效的提问不仅能够增强教师对课堂的把控能力而且能够推动整个教学过程更顺利地开展。然而对于大多数新手教师来说,课堂提问多是一些简单和事实性问题,往往不具有启发义。如何提高新手教师
学位
人名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拥有悠久的生成和演化史。文学作品中的人名除了具有普通人名的指称作用之外,还往往蕴含着作者的写作意图,如体现人物身份、展现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命运,或承载历史文化、反映作者思想情感价值等等。因此,文学作品中的人名比日常交际中的人名的翻译更为复杂,应当引起翻译学界重视。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作为金庸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具有高度的文学性和历史性,其人物角色众多,每一个都有鲜明的个性
学位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感恩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感恩文化基因深藏于民族血液之中,既是中国人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精神瑰宝。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涌现出的大量感恩现象,在全社会营造出浓厚的感恩文化氛围,不仅有利于凝聚感恩价值共识,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自觉和文化自觉,还为感恩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契机。因此,基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