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薛丝丽·菲尔伦查的女性主义诠释学思想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性主义诠释学是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的产物,是当代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西方文化理论领域内的一门新兴学科。女性主义诠释学直接发源于当代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的重要流派之一——基督教女性主义,是基督教女性主义神学理论的重要结构要素。该学科自本世纪70年代在西方学术界问世以来,女性主义学者纷纷发表论著,积极参与到女性主义诠释学的学术建构中来,形成了异彩纷呈的学术格局。著名天主教神学家、哈佛神学院教授伊丽莎白·薛丝丽·菲尔伦查(Elisabeth Schǖssler Fiorenza,1938-)便是其中之代表。作为一位对女性主义神学贡献良多、对世俗女性主义运动有所建树,同时又坚守于基督教传统内的学者,菲尔伦查在不同的神学主题上著作丰富。但限于篇幅和笔者的理解,本文侧重于阐述其两方面理论:一是女性主义的圣经研究,二是由女性主义圣经研究所产生的耶稣论,大体揭示其圣经诠释、耶稣论的核心内容。本文以女性主义诠释学的发展脉络为学术背景,以菲尔伦查的诠释学方法为视野,择取其诠释学思想之要义——女性主义的圣经研究以及耶稣论为研究对象,较为系统地介绍与解读其女性主义诠释学思想。除引言部分,本文分为六章。引言和第一章是全文铺垫。引言首先介绍笔者展开论文写作之前的研究背景以及选取此论文题目的研究目的,其次阐释论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乃通过对女性主义运动、女性主义神学以及女性主义诠释学发展之历史回顾,为后文对菲尔伦查女性主义诠释学思想的介绍与研究提供较为详尽的社会历史背景。第二至五章是本文主体。第二章介绍菲尔伦查的生平经历,通过她赋予女性主义诠释学之学科性质与思想资源的阐述、她的思想立场以及女性主义诠释学面临的挑战之历史分析,指明文本研究的核心内容——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诠释学思想。第三至五章则是对菲尔伦查的女性主义诠释学思想的具体解读。菲尔伦查发展其诠释学思想是建基于解放的、批判的女性主义修辞诠释策略之上。第三章将围绕这一主题,论述女性主义诠释学方法论思想的理论,阐释菲尔伦查的女性主义诠释学方法,从而呈现菲尔伦查是立足于怎样的方法之上、以何种视野展开对圣经诠释的批判研究。首先阐释菲尔伦查以妇女教会(women-church)作为基督教神学的规范;其次介绍她建基于修辞——伦理诠释圣经阶段之上的四种圣经诠释策略;最后是对其方法论的总结与评价。第四章详细解读菲尔伦查的诠释学思想要义之一——女性主义的圣经研究。首先从理论构成要素方面规范批判的女性主义诠释学的核心概念与基本内容;其次阐述菲尔伦查以对《彼得前书》的女性主义修辞分析和诠释为例展开其具体的批判圣经诠释策略与步骤;最后是对其诠释过程的总结与评价。第五章详尽介绍菲尔伦查的诠释学思想要义之二——女性主义的耶稣论,首先,分析菲尔伦查对以往历史重建模式的批判,以及她提出的批判解放的女性主义历史重建模式,其次阐释她构建耶稣运动的四个基本理论假说,再者描绘其构建的耶稣运动的中心象征——上帝之国的美好愿景,最后则是简短评价其重新解释之后的耶稣论,突出了其重构基督教起源以及重塑妇女身份与历史的意义。第六章结语总体评价菲尔伦查的女性主义诠释学思想,阐述来自各方的批评,最后探讨菲尔伦查的女性主义诠释学思想对汉语文化理论的启示。
其他文献
古典和现代政治哲学所争论的问题在当代集中地表现为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的争论。霍耐特将其承认的社会哲学置于这两个传统之间,作为这一争论的一个可能的解决路径。承认哲学以“自信”、“自尊”和“自重”作为构成社会成员“成功生活的一般结构”的基本条件,并且这些条件既有伦理性的意义,同时又能满足形式性的要求,因此并不是对某一具体伦理信念的肯定。霍耐特他的这种承认的社会哲学称为“一种伦理生活的形式观念”。  从个
学位
自古以来,朋友关系就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在传统文化中,朋友关系是五伦之一,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须经历的五种基本的人际关系之一。时至今日,传统文化赖以维系的社会环境已经不存在,其他伦常关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惟独朋友之伦风采依旧,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朋友之伦始见于先秦儒家的“五伦”说。先秦儒家的朋友观为后来整个儒家朋友之伦的发展定了基调,深深地影响着后世的朋友之交。甚至是在现代化的今天,其所内含的
学位
科学技术论(STS)的实验室研究已日益陷入社会建构论的困境,尤其体现在解决科学客观性问题上的无能为力。分布式认知的兴起为解决这一困境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分布式认知研究中,认知与社会(文化)这两个分析模式是兼容的,这为科学客观性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维度。  休钦斯的分布式认知理论是一种对包含认知主体、人工制品和环境的认知系统(活动)进行人类学式描述和分析的理论框架,是一种包括所有参与认知的事物的新
人类对生命问题的追问可追溯久远,但对生命问题的科学理解则开始于近代科学的诞生。伴随近现代科学的迅猛发展,逐渐形成了对“什么是生命”这一核心问题的不同解答,这些解答呈现为不同的生命观念。人类对生命的理解与解释也相应发生改变和趋于丰富。  本论文从观念史的视角切入,认为自现代科学诞生以来,有四种生命观念具有很大代表性:机械还原论生命观、目的论生命观、系统论生命观和机制论生命观。机械还原论生命观是在经典
学位
逻辑学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人的认识、实践和论辩活动等。但对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来说,数学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试图从亚里士多德逻辑与古希腊数学的关系入手,揭示出古希腊数学的影响是亚里士多德逻辑能够具备形式特征和公理化思想的必要条件。没有古希腊的数学思想,虽然也会产生逻辑,但产生不出亚里士多德式的逻辑。  本文认为,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思想主要表现为它所具备的形式特征和公理化思想。这些思想主要体现于三段
学位
应用伦理学是以探索和解决道德难题为使命的当代伦理学形态。动物权利问题是其中最具挑战性的道德难题之一,它是当代社会对传统伦理学中人与动物关系的考察与反思。回首动物权利论的发展过程,动物权利的赞成者和反对者争论不休,各执一词。西方传统伦理学赖以维系的基础可以表述为:只有人才拥有内在价值,只有人才是道德共同体的成员。而动物权利论则主张把权利赋予动物,将动物纳入道德关怀的范围之内,这无疑是对西方传统伦理学
学位
《人间世》整篇文章都描绘了一幅战国后期战争的灾难、政治的暴虐和人民生活朝不保夕的凄惨遭遇,反映了那个时代政治势力错综复杂、人际关系纷争纠结的阴暗面,特别是个人在面对统治势力的关系上的艰难性。  在这样一个时代,普通人的生命得不到保障,就连士人阶层都面临生存的困难,“方今之时,仅免刑焉”。人连自己的性命都无法保障,更别说是要实现救世的理想了。因此,《人间世》首先所考虑的是要保全生命的问题。  《人间
朱子门人是朱子学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朱子门人与朱子学”为题,旨在通过考察朱子门人群体的学术思想活动,以彰显其在朱子学的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学术贡献与历史地位。论文分为前言、五章与结语共七个部分。  前言:主要介绍了朱子门人的研究现状与趋势、研究价值与概念界定、研究思路与难点及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认为对朱子门人的研究应该成为朱子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1章朱子门人群体概况  首先,结合朱熹的
学位
对政治哲学的关注并通过政治哲学的探究而牵动对人生问题的思考,是中国古代哲人思维的一大特征,其中,王霸之辩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最为突出的话题。对董仲舒王道论系统、全面的探讨,目的不仅在于阐述董仲舒政治哲学的具体内容,更在于通过梳理自先秦至汉代王霸之辩的演变轨迹,客观评价董仲舒在儒学和中国政治哲学史上的应有地位,并作为对当今兴起的新一轮王霸之辩的回应。  董仲舒的王道论是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社会状况的反思以
学位
中国高等舞蹈教育在进入21世纪后出现了瓶颈。面对我国舞蹈教育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许多舞蹈教育工作者将目光投向了世界高等舞蹈教育最为发达的美国,希望借鉴其成功的经验来改善我国高等舞蹈教育的现状。然而,大部分研究只是停留在宏观概念的层面,缺乏在跨文化比较与审美认知的视角下进行全面、系统的深层次研究。这种研究很难为中国舞蹈教育提供真正有效的理论借鉴和指导。  为了充分借鉴美国高等舞蹈教育的经验,本文首次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