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工作介入农村小学寄宿新生入学适应问题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q158166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的调整下,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迎来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寄宿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适龄儿童接受教育,但与非寄宿生相比,小学生开始寄宿生活后,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远离父母家人,对其而言是一个重大的转折期,在新环境中的各方面的适应都面临严峻挑战。如何有效解决小学寄宿生群体的问题和需求,如何促进小学寄宿生的发展和健康成长已经成为社会不能忽视的问题。当前,对农村小学寄宿生入学适应的相关研究更多局限在教育学、管理学和心理学方面,而社会工作介入小学寄宿生入学适应的理论与实务研究较少。鉴于此,研究者运用小组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对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小学寄宿新生入学适应问题的有效路径进行探索,丰富小组工作在农村小学寄宿生群体中的实务研究。本研究以A小学三年级寄宿新生为研究对象,运用了问卷法、访谈法和行动研究法的研究方法。研究者首先运用根据A小学的实际情况自行编制而成的访问问卷对A小学三年级全体寄宿新生的入学适应现状进行了解和分析;其次结合A小学老师和同学的访谈资料说明了A小学寄宿新生入学适应问题的影响因素,初步筛选小组组员;最终在自愿参与原则和学校老师的协助下,招募了6名具有入学适应问题的寄宿新生组成“我的成长我做主”的成长小组。研究者以社会学习理论和小组动力理论为理论依据,主要从生活环境适应、人际适应、心理情绪适应和学习适应四个方面出发,设计、开展了7次小组活动,帮助小组成员激发自身潜力,学会主动自我调节,增强自我认知能力和自信心,改善适应问题,更好地融入学校。在评估阶段,研究者通过《学生学校适应评定量表》对6位小组成员入学适应水平进行的前后测数据对比,以及工作者表现评估、小组成员表现评估、小组组员满意度评估和回访结果评估对小组的介入效果进行了评估,得出小组成员的入学适应问题得到明显改善的结论。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对整个小组活动过程进行总结,证实了小组工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可以改善农村小学寄宿新生入学适应问题的方法,并对小组活动过程中的不足进行了反思,希望为之后相关实务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其他文献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其中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的恶性程度最高,复发及放化疗抵抗现象明显。尽管伴随手术方式和辅助治疗措施地大幅改进,但其预后仍远不能令人满意,GBM患者平均中位生存时间仅为14.6个月。因此,了解GBM起源和进展的分子机制至关重要,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常由异常的遗传或表观遗传变化引起。表观遗传异常主要发生在DNA、RN
学位
通过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可以发现,我国老年人口占比自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以来的十年间由13.26%上涨到了18.7%,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在老年人口不断增多的背景下,如何开发更多的老年人力资源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最重要的就是让老年人能够不退出社会。为了能够让老年人持续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来,社区居委会成立老年志愿者团队,并组织老年志愿者在社区内部提供志愿服务。而“
学位
在社会传统分工模式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女性在生育后选择暂时退出工作职场,以期让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顾,全面二孩以及鼓励生育三孩政策的推行使这一现象更加普遍,这意味着更多的生育女性要经历职场中断,要面临再就业问题。然而职场变化是日新月异的,经历了职场中断的女性需要适应新的职场环境。研究表明,生育女性离职时间越长,对职场的适应能力越差。因此如何使生育女性尽快适应职场生活,对于希望重新回归职场的生育女性群体
学位
我国现行的高中教育虽说以减轻学生负担为宗旨,但学生、老师及家长为了高考依旧一切向分数看齐,这种期望无形地给学生带来了压力。高一新生伴随入学的不适应,更容易产生学业压力,如果得不到及时缓解,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本文旨在通过高一新生学业压力问题的个案为例,主要围绕高一新生学业压力问题进行介入服务,从而缓解其学业压力,使其更快地融入高中生活。为了更好地开展介入服务,笔者收集了有关“高中生”、
学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活节奏加快,年轻父母没有充足的时间照看自己的孩子,老年人逐渐承担起照顾孙辈的责任,使得隔代教育在我国逐渐普遍化。随之隔代教育中的问题也日益彰显,比如祖辈老人由于自身文化程度限制导致家庭矛盾,对孙辈的溺爱导致孩子在人格、交往等方面出现问题。在这些与隔代教育相关的话题或研究中,专家和学者将重点放在隔代教育对儿童的影响、祖辈的教养方式和亲子关系的建立等方面,对祖辈老人自身的发展
学位
中国老龄化进一步加剧,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同时老年丧偶女性也不断增多。老年人的物质生活一直备受关注,但其精神和心理生活时常被忽略。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的孤独感不断增强,尤其是老年丧偶女性这类群体,她们数量庞大,且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另外,由于身心的特殊性,她们无法很快从丧偶的悲伤中脱离出来。国家有相应的福利政策保障她们的日常生活,但此类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容易被忽视,因此她们的心理问题也应该得到社会各
学位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但各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均衡的问题愈发严重,许多年轻父母不得不转向发达地区,以谋求更好的工作机会,这使得隔代教养现象愈加普遍。值得注意的是,隔代教养者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往往缺乏科学正确的教养理念和教养方法。而隔代教养家庭青少年正值青春期,身心将会经历巨大的发展和改变,容易产生迷茫、叛逆、冲动等心理和情绪问题,同时这些青少年普遍难以获得隔代教养者及时有效地引导和管教,从而导致
学位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农村60岁、65岁及以上老人的比重分别高达23.81%和17.72%。随着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加,农村老年人面临的贫困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由贫困引发的养老问题成为重中之重。农村低保老人作为处于相对贫困状态的群体之一,不仅有着经济层面的需求,在生命安全、社会支持等方面同样存在问题。在精准扶贫战略思想不断推进的背景
学位
随着老龄化进程向前推进,老年人口增多,独居老人的数量也随之增加。独居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许多风险,健康焦虑正是其中之一,该问题严重影响了独居老人的养老质量,应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工作者应发挥积极作用,重点关注独居老人健康焦虑问题,降低老年人独居风险,提升独居老人的生活福祉水平。本研究以保定市X社区独居老人为研究对象,运用访谈法、量表法和行动研究法针对独居老人健康焦虑问题开展工作。全篇共分为四
学位
近年来,儿童被性侵害的事件频发,给儿童以及家庭带来深远影响,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农村更是性侵发生的重灾区,农村留守儿童由于自我保护意识差、家庭照顾者缺失、农村社会环境特殊等原因导致人身安全面临更大的风险,对他们进行性安全教育变得必要而紧迫。为满足农村留守儿童性安全教育的需求,降低性侵害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社会工作可以作为第三方介入研究。本研究以湖北省宜昌市D村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在社会支持理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