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对国企风险承担水平的治理研究——基于审计公告语调的分析

来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a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将“稳中求进”作为工作总基调,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又将“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确定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流砥柱的国有企业,在实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需要注重自身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国企发展离不开企业承担风险,过度承担风险又会危及国企安全,所以需要辩证地来看待国有企业风险承担,从而才能将党中央提出的“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这一重要论述的精神落到实处。国家审计作为我国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制度安排,对国民经济安全担负着重要的经济监督职责,其中的国有企业风险便是国家审计对国有资本运行实施监督治理的重要内容。并且国有企业审计始终是同时以维护国企安全和促进国企发展来作为审计目标。因此本研究辩证地来看待企业风险承担,借助国家审计语调,全面探究国家审计对国企风险承担水平的治理效应。本研究创新性地采用文本分析方法来量化国家审计署披露的央企集团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容,从而来构建国家审计语调。国家审计语调是国家审计结果公告的情感倾向或情感基调,它体现了审计者对被审单位及其存在问题的综合态度和评价。由于我国国家审计是以发现和揭示问题为导向,所以国家审计语调衡量了审计结果公告的净负面情感程度。国家审计语调越大,审计结果公告的净负面情感程度越高,表明被审单位存在的问题数量越多、问题严重程度越高,反映出审计者的态度越严厉和评价越负面,从而被审单位受到国家审计的监督作用和威慑力程度越大。国家审计语调是国家审计作用的一种量化形式,国家审计语调的强度衡量和反映了国家审计作用的程度。本研究主要基于唯物辩证法、风险管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高阶理论、国有企业审计制度等,分析并检验国家审计对国企风险承担水平的治理效应,主要得到以下四点研究结论。第一,国家审计语调与国企风险承担水平之间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当国家审计语调处于较小区间(小于0.6)时,反映被审国企已存在的问题相对较少较轻微,被审国企面临较小的安全风险,国家审计在综合考虑并权衡安全和发展的双重审计目标后,会最终表现出对国企风险承担水平具有促进作用。当国家审计语调处于较大区间(大于0.6)时,反映被审国企已存在的问题相对较多较严重,被审国企面临较大的安全风险,出于防范化解国企重大风险和维护国有资产保值的考虑,国家审计在综合考虑和权衡双重审计目标后,会最终表现出对国企风险承担水平具有抑制作用。国家审计始终是同时以维护国企安全和促进国企发展即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来作为审计目标,所以国家审计对国企风险承担水平的治理作用始终是综合考虑并权衡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后的结果。这表明国家审计对国企风险承担水平具有促进和抑制的双重治理效应。第二,国企董事会行为在国家审计语调与国企风险承担水平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国家审计语调与董事会行为之间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董事会行为与国企风险承担水平之间呈现正相关,国家审计通过影响董事会行为程度进而影响国企风险承担水平。这表明董事会行为是国家审计治理国企风险承担水平过程中的其中一个重要传导路径。第三,部分董事长特征在国家审计治理国企风险承担水平过程中具有增强的调节作用。董事长任期、业务背景、金融背景、复合职业背景和海外求学背景均会陡峭化国家审计语调与国企风险承担水平之间的倒U型曲线关系,当国企董事长具有这些特征时,会使得被审国企更有效地贯彻落实国家审计对其风险承担水平的双重治理效应。第四,国家审计语调与国企风险容忍度之间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表明国家审计对国企风险容忍度具有促进和抑制的双重治理效应。国家审计通过对国企风险容忍度进行双重治理,进而可以来影响国企风险承担水平的形成,这体现了国家审计对国有企业风险的监督全覆盖和标本兼治的特征。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内部的董事会异质性和外部的地区财政透明度会增强国家审计对国企风险容忍度的双重治理效应。本研究创新性地将文本分析方法运用于国家审计研究,将定性的文本内容转化为定量的语调数据。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国家审计量化方法略为简单的局限,从而可以提高国家审计相关研究的精度和深度。国家审计作为我国国家监督体系和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制度安排,不会也不应该只具有简单、单一的监督和治理作用。国家审计能够依据具体情况而调整其发挥的监督和治理作用,才是新时代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生动的体现。
其他文献
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支持其高速增长的要素得到了充分释放,经济增长率逐渐下降,经济结构失衡、创新驱动不足以及经济质效偏低等问题愈发凸显,中国经济进入了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和转换增长动力的重大关口。基于中国当前所处关口以及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重要抓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
学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大规模数据越来越容易。然而,数据采集的过程由于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如硬件设备、环境因素、异常操作等,采集到的数据不可避免地含有一些噪声,这些噪声远离真实分布,利用经典的降维算法分析这类含有噪声的数据时,难以提取稳健特征。为了克服数据中含有噪声的问题,通过用各种对噪声不敏感的范数替换对噪声敏感的范数,多种稳健降维算法相继被提出,如基于L1范数的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等。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并已成为具备全球影响力的制造业大国,但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仍处于中低端位置。打破“中低端锁定”,实现从大到强、从规模成本优势向质量效益优势转变,离不开技术创新的内在驱动和有力支撑。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OFDI)得到了较快发展,积极参与国际研发资源跨国流动并实现优化配置,成
学位
随着实验手段的不断进步,数据获取愈发容易,使得数据量虽然巨大,但是结构复杂。庞大的数据蕴含丰富的信息,而结构复杂的数据又对统计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当下常见的高维纵向数据,既蕴含丰富信息,又结构复杂。此外高维纵向数据中经常出现删失、厚尾、带有组结构、协变量受污染等情况,处理难度更大。因此对高维纵向数据更进一步的发展的统计方法以有效提取信息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高维纵向数据自身的特点带来处理
学位
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恰当地融入思政元素,收获更好的育人效果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文章以赣南地区为研究对象,划分课程思政元素的分类标准,探究课程思政元素融入高中地理教学的方式和途径,深度挖掘可以融入地理教学的赣南地区优秀思政文化,构建地理课程思政育人新范式。
期刊
新一轮科技革命催生“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加速转变,制造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逐渐呈现出服务化的特征。随着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贯穿制造业企业生产、质量控制、物流运输、广告售后等各价值链环节,对制造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的生产性服务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渐呈现出产业集聚态势。目前,我国正处于制造业转型升级与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内部面临新旧经济动能交替与市场供需不平衡问题;外部面临“经济不确定性”与
学位
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国家财力的显著提升,财政在社会资源配置和调节方面的基础作用日趋重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特别是伴随着近年来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财政支出在推动经济增长、扩大国内市场需求、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纵观中国财政体制改革进程,里程碑式的事件主要包
学位
这项研究旨在调查信息通信技术在不发达国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中的作用。为完成这项研究,对马达加斯加进行了案例研究。这项研究以两个目标为指导,第一个目标是评估信息通讯技术与马达加斯加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第二个目标是研究信息通讯技术在马达加斯加(作为贫困国家)的好处。通过估计前沿模型,当前的研究揭示了技术效率低下对业务绩效的影响。该分析使用了来自世界银行的世界综合贸易解决方案数据,其中提供了广泛的信息通讯
学位
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制造从大国向强国转变,政府提出弘扬工匠精神促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指导方针,以助力解决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的困境,实现经济高质量的发展战略。本文正是在这种特殊时代背景下,全面解析当代中国制造业技术工人凝聚的工匠精神特色,并凝练出工匠精神的新时代内涵结构体系。本文总结归纳了工匠精神对技术工人的成才成长的作用机制,以期更好发挥它在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