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社会正义的路径探究——从马克思的基本正义理念出发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dl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社会生产及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社会正义问题逐渐涌现。从社会现实来看,我们还没有超越休谟所提出的正义的两个条件;在理论上,各种互竞的观点并存,很难达成共识。但正义的他律性特征又要求正义原则得到普遍认可和共同遵守。现有理论难以满足社会现实的需要,正是理论与现实需要之间的差距决定了正义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与价值。本文试图从马克思的基本正义理念出发,在与不同理论的交锋中,结合我国社会现实,对如何推进中国社会正义的问题进行探究。
  首先,本文指出现实社会并没有超越休谟所说的两个正义条件,正义仍然是我们必需的一种社会性美德。接下来对马克思正义理论的结构和内容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马克思正义理论对自由、平等和共同体这三个基本价值的关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理论受到的挑战与质疑。从理论方面来看,有学者认为马克思在证成共产主义的问题上存在缺陷;从实践上讲,有人认为在实现理想社会的具体途径上,马克思没有给出可行的方案。针对马克思正义理论遇到的第一种质疑,我介绍了三种证成方式,它们分别是柯亨的道德证成、罗默的经济学证成、宾默尔的自然主义的证成方法。通过对这三种方法的深入分析,指出柯亨的道德方法很难真正证成平等,与罗默的经济学证成相比,宾默尔的自然主义的方法更有说服力,并最终证成了平等,得到了类似于马克思的理想社会的理念,在理论证成上完善了马克思正义理论。解决了理论证成的问题之后,开始了推进社会正义的路径探究。本文共介绍了三种路径,分别是事实性研究、规范性研究和制度性(事实与规范之间)研究,系统分析了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此外,本文还论证了在现实社会中宾默尔的自然正义是如何走向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的。接下来,本文以罗尔斯的公平正义理论为例集中讨论制度性研究,介绍了罗尔斯正义理论的来源、内涵及其结构,在对其他学者的批评进行反驳以及对罗尔斯本人理论进行辩护的过程中,进一步澄清了人们对罗尔斯正义理论的误解,并进而辩护了制度性研究路径。得出初步结论,罗尔斯正义理论对在现实社会中如何推进社会正义的问题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他的方法和思路可供我们参考。
  在上述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得到如下两方面结论。从理论上讲,我们可以从马克思基本正义理念出发,借鉴宾默尔和罗尔斯的研究方法,结合我国社会现实,制定适合于中国国情的正义制度和正义程序。从实践上来看,实现社会正义需要社会不同领域的协调发展,在具体实践中,可以通过政治制度先行,带动经济与社会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实现制度建设、伦理提升和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社会正向演化模式。
其他文献
四川是我国的旅游大省,是发展旅游经济的先驱者。5.12汶川地震给了四川省旅游业一次史无前例的重创,虽然说,地震灾害对四川省旅游业的直接破坏范围是局部的,但对旅游经济的影响却是长远而全面的。在这种情况下,加强灾区的旅游设施建设、加强对外宣传,减少游客对四川旅游的恐惧和抵触心理,重塑四川旅游形象任务繁重。地震沉重的打击了四川的旅游产业,同时也暴露出了四川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一些弊端。  本文立足于四川省丰
学位
当前人类已进入风险社会。深入剖析风险社会产生的根源,理清风险社会发展变化的内在逻辑,探索风险评估和治理的可行路径,对于回应人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的各种严峻挑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  论文从哲学存在论的角度来理解风险,借助唯物史观分析了当代风险社会产生的根源,引入系统理论和跨学科研究方法阐释了风险的结构与扩散机制。风险内在于人的存在,是人的生存和发展中必然遭遇的问题。人被抛入世,须面对各种复杂
本文试图以晚清、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大陆农村基督徒与非基督徒的关系为切入点,运用比较法和自然实验法,在历史资料及多人包括笔者在内的调研成果的基础上,探讨影响农村基督徒与非基督徒的关系的因素。  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导论。介绍该选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并对研究方法、史料以及实地调查的使用、价值判断等问题进行说明。  第二部分为对关系本身的考察。先对大陆农村基督徒、非基督徒何以成为群体进行分析,进而
学位
“仁”是孔子学说的基本精神,也是孔子心目中最高的人生理想,它几乎包含了全部人类美德。那么“仁”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孔子回答颜渊的问“仁”说:“爱人。”又回答子贡的问“仁”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告之的是“爱人”之法。孔子以“爱”解说“仁”,故“仁”亦称为“仁爱”。笔者对“仁爱”观念深感兴趣。郑玄等后儒以“相人耦”注“仁”,说明“仁”的真正实现是在群体社会当中。而这样的观念、态度
学位
尼可斯·普兰查斯(Nicos Poulantzas)是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法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家。其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创造性研究,使他在西方学术思想界占有一个很独特的地位。他秉承结构主义这个工具方法,用自己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观,对意识形态做出了新的阐释。在早期著作中,普兰查斯提出了一个意识形态部门理论(regional theory ofideology),将意识形态划分为不同的亚部门,从而
学位
一般来说,人类生活需要三个条件:“我们心灵的内在满足,我们身体的外在享受,以及我们通过勤奋和幸运所获得的财富的占有。”这三个条件分别对应的概念是人的尊严的需要,人的自由的需要和人对于外在物质的平等占有的需要。在这三者中,只有最后一种“既易受他人的侵夺又可以经过转移而不受损失或变动,同时,这种财富在数量上又不足以供应每个人的欲望与需求。因此,增进这类财富的供应是组成社会的首要益处;与此相应,这种财富
学位
人的尊严是西方人文传统的一个重要观念,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首次在《联合国宪章》中作为一个政治宣言和价值原则得以确立。之后,随着人性自觉和人们争取基本权利的社会抗议运动的发展,尤其是随着生命伦理学的兴起,人的尊严逐渐成为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和重视的前沿性课题,在法学、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引起了热议。本文是从伦理学的学科视野,结合人的尊严在生命伦理学、法伦理学等前沿性学科领域遇到的困惑和
学位
在当今社会,人们总是愿意援引“道德权利”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而道德权利的正当性也需要进一步的道德原则加以确立,那么,在上述过程中,存在着怎样的逻辑与规范呢?本文试图围绕上述现象,集中探讨与“道德权利与契约主义原则的辩护规范”有关的三个问题:1.如果说,某一道德权利是辩护某一行为的正当性的好理由,那么,满足上述要求道德权利的内在条件以及外在条件是什么呢?2.如果某一道德原则是一个有效的道德原则,那么,
学位
本文从知论的角度考察了孔子的思想。首先,考察了“知”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知与礼、知与仁的关系;考察了知作为仁与礼的中介是如何贯穿于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具体内容包括:知的用法、含义、目的以及知在孔子思想中的地位。其次,考察了孔子知论的具体内容,它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知言”,这是孔子实践层面的思想。由知言而知人的实践过程,推知学礼识仁的重要性。第二部分是“知礼”,这是道德规范的来源。
学位
智者大师是天台宗的开宗祖师,亦是汇集南北朝佛学文化精华,开展出中国佛学思想体系,成立中国佛教宗派的第一人。智者大师在临入灭前,将自己一生修行的精华以口述偈颂弟子记录的方式写成《观心论》,传给弟子及后世修行人参考,非常具有研究的价值,但未引起学界关注。目前对于此论专门的研究很少,还有待深入,本文希望能抛砖引玉,引发对天台观心法门的重视。  论文主要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交代动机与目的、学界既有的研究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