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恩·辛格锡克教民族主义思想研究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Cra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度是以印度教为主的多宗教并存的国家,宗教民族主义思潮丰富活跃,是印度国内各政治团体政治动员的重要手段。国内外学界对印度教民族主义和南亚伊斯兰教的关注较多,相关著述比较丰富。但除印度教徒、穆斯林之外,印度的锡克人及其与其他宗教群体的互动与冲突同样不容忽视。尽管信仰锡克教群体占印度总人口的比重较小,但是这一较小群体因其在印度社会中所具有的较高政治、经济地位,而拥有巨大的政治能量。不仅如此,依附宗教信仰产生的独特身份认知,使锡克群体在历史及当前印度政治语境中一直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影响甚大。因此,对锡克教和锡克群体的研究具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国内学界对锡克教和锡克群体的研究起步较晚,在对锡克教民族主义这一问题的研究中,主要关注其产生、发展和极端化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影响。这些研究着眼历史的梳理和总结,对锡克教民族主义的内涵,及其形成和发展背后的理论渊源探讨较少。国外学界对锡克教民族主义相关问题的研究较为丰富,学者们利用西方民族主义理论对锡克教民族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进行分析,但与此同也存在时因西方中心的视角而忽视了印度本土思想影响的问题。本论文拟将锡克教民族主义思想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重要锡克思想家可恩·辛格的锡克教民族主义思想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其思想产生的背景、具体内容和特征以及产生的影响,揭示19世纪锡克教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过程及理论渊源。本论文采用文献细读和历史研究的方法展开研究,聚焦相关一手文献,以可恩·辛格的锡克教民族主义思想为具体案例。以《我不是印度教徒》、《大辞典》等旁遮普文作品为主要文本对象,通过细读这些文献,归纳、总结出可恩·辛格锡克教民族主义思想的内涵和特点。与此同时,参考有关锡克教和锡克群体历史,特别是近代历史的资料,从而把握可恩·辛格锡克教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后续影响。本论文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材料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整理和总结可恩·辛格锡克教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历史、时代背景以及他的个人经历。第二章,探讨可恩·辛格锡克教民族主义思想的理论来源和主要内容。第三章,分析可恩·辛格锡克教民族主义思想的特点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通过上述论述,本论文试图得出如下结论:首先,从理论来源方面来说,锡克教的宗教思想和纯正卡尔萨思想是可恩·辛格锡克教民族主义思想的两大来源。前者为其提供了宗教理论基础,后者对其产生了直接影响。其次,从可恩·辛格所代表的锡克教民族主义具体内容及特点来看,他的宗教民族主义思想的核心在于将锡克教看作是是不同于印度教的宗教,锡克人也不是印度教徒的一员。围绕这一核心,他从宗教理论与宗教实践两个方面阐释发展了自己的锡克教民族主义思想体系。可恩·辛格的锡克教民族主义思想具有历史性和政治性两大特点。他的思想根植于锡克教的宗教和历史传统,在论述中大量引用锡克教经典。他首次将锡克人明确地称为一个民族,为之后锡克教民族主义活动的广泛开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最后,从影响方面来说,可恩·辛格的锡克教民族主义思想深刻影响了锡克教徒的身份构建与宗教信仰实践。通过对历史性和政治性的结合,他系统性地提出了自己的锡克教民族主义思想,并使之成为锡克教民族主义者进行政治动员的重要理论武器。以此为指导,锡克教民族主义者发动了多场政治运动并取得实质成功。
其他文献
在中国网络文学的对外传播热潮下,“机器翻译+快速译后编辑”模式应运而生。但该模式下网络文学外译的相关学术成果较少,需要进一步研究。本研究以网络小说《庆余年》节选为个案,对人工翻译和“机器翻译+快速译后编辑”模式分别产出的两篇译文进行对比评估。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通过问卷法,收集英语读者对两篇译文的质量评分,并通过Coh-Metrix 3.0文本分析方法研究二者的质量差异具体体现在哪些层面。二、
学位
男性和女性在生理、体力上存在着天然差别,如何共同、平等参与体育竞技是一个古已有之的持续话题。21世纪以来的社会巨变给体育界带来了重大影响,同时,男女运动员的媒介身份也在体育报道中不断被重构。媒介形象不是客观世界在媒介中的简单呈现。媒介通过新闻框架生产媒介形象,新闻框架是媒介形象建构的基础。关于媒介形象,过往已有众多研究,但往往聚焦于某些特定群体,或只集中于单一性别进行研究。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体育界的
学位
笔者自2021年8月至11月在某跨国咨询公司进行翻译实践,参与国别风险评估报告翻译本地化工作,并审校翻译团队的初译稿件。实习期间,时间紧、任务重,难免会有疏漏与错误。在学习了两年翻译课程后,笔者回顾此次实践,探究主要错误类型及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风险咨询报告属于信息类文本,言简意赅、风格务实,语体正式且术语较多,要求翻译准确简洁,务必忠实于原文;此外,翻译报告的标题时,要兼顾准确和可读性。笔者采
学位
新冠肺炎给中国民族主义带来了新的研究背景。精英大学生群体一直是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影响国家未来的重要群体。本研究采用建构主义的理论视角,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北京的一所“双一流”高校调查疫情期间精英大学生群体的民族主义倾向及其影响因素和背后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与以往研究相比,学生更愿意揭示自己的民族主义身份认同,民族主义身份认同成为了学生们的主流
学位
自1980年代以来,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被逐步引入中国,与中国本土的职业教育的相结合,摸索形成新的教学模式,近年更是推出现代学徒制和新型学徒制等改革举措。近年来,中国政府屡次强调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提出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再次备受讨论,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在中国的本土化也再次引起重视。本文将此背景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探讨双元制职业教育合作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遇
学位
近年来,国家治理体系逐步完善,对干部选拔任用明确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规定。在全方位严治党的新时期,一些“两面人”案件被查处曝光。为杜绝这些明显的问题,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规定和改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一步完善干部队伍建设,《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等党内法规相继出台,专门对干部口碑做出要求,其中大量“口碑”“评价”“把关”“反馈”等程序和内容被反复提到。有趣
学位
近年来,尽管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探究了英语学习者对教师书面反馈的学习投入,但鲜有关注高等教育背景下英语学习者面对教师书面反馈的学业情绪。为填补此研究空缺,本研究采取纵向个案研究,从社会文化理论和控制—价值理论视角探究了六名中国一年级本科生对二语写作书面反馈的情绪反应和影响学业情绪的社会文化因素。在自然教学情境中,本研究收集了多类数据,包括访谈、有声思考、教师书面反馈、学生作文及一些补充数据,即课堂观
学位
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五千年的文明发展中孕育,记录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发展脉络。在如今文化繁荣发展的新时代,国家和社会各界都在倡导继承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等教育文件颁布后,推动了传统文化在各学科中的融合。但目前在实际教学中,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在化学教学中的体现并不乐观。基于此,本文针对教学现状,提供传统文化课程资源支
学位
2020年11月15日,15个成员国为期8年的谈判结束,一项里程碑式的成就正式付诸行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为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自贸协定。在拥抱世界、扩大开放、争取商机的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国际贸易中的风险与争端。争端解决机制往往是国际贸易协定的核心条款,与此同时争端解决机制是WTO的核心功能之一,自建立以来在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权威性、稳定性和可预见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CE
学位
马来民族统一机构(简称巫统)是马来西亚政治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政党,巫统所领导的政党联盟在1957-2018年一直在马来西亚执政,但在2018-2021年,巫统的政治地位发生显著变化:先是2018年大选之后马来西亚实现了其历史上首次执政党轮替,然后2020年“二月政变”使巫统又重新成为执政党之一,这一系列变故引发了马来西亚政局的动荡,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当前研究通常将马来西亚政治当作一个整体进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