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简《繫年》词彙整理与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w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华简(贰)》是2008年清华大学所藏战国竹简的一部分,于2011年12月整理出版。全书仅有一篇,名爲《系年》。《系年》是一部基本完整的历史着作,共有138支简,全篇分爲23章,记录了从西周初年一直到战国前期的历史。本文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对《系年》中的词汇进行系统整理与深入分析,以期能够揭示先秦语言面貌,对汉语词汇史研究有所裨益。全文共分爲五个部分。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系年》简文的基本内容,简述了它在各个方面的研究概况,并着重叙述了与《系年》词汇相关的研究现状。然後阐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确定了词的统计标准,最後做了研究前的几点说明。
  主体部分“清华简《系年》词类整理(上、下)”,全面考察了清华简《系年》中的词汇。首先依据功能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将简文中的词汇分爲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等十一类。然後从意义上考察,对每一类词进行了细致的再分类,同时对它们在简文中的词形、实际意义和使用情况进行深入讨论。
  “清华简《系年》字词关系研究”部分分爲三节讨论。第一节主要分析了《系年》中的一词多形现象;第二节列举了词的兼类现象;第三节总结了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义项。
  “结语”部分总结了《系年》词汇的特点。《系年》中单音词占总数的85%,处於绝对主导地位。动词和名词是其词汇系统的主体,但词类发展已基本完善。复音词的发展还很不充分。《系年》的词汇特点符合先秦汉语的词汇特征,又有自己的风格。
其他文献
艾芜被称为“中国现代流浪文学之父”“流浪文豪”,他创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南行记》在现代文学史上有着独特的文学价值,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1961年,艾芜再次南行,写下了《南行记续篇》,同样的南行地点,但其艺术水平与《南行记》相差甚远。本文“蜕变与续写”——从《南行记》到《南行记续篇》来横向探讨两部作品的区别与联系,纵向探析作家续写的原因。  首先,分析作者笔下
学位
在中国文学创作传统中,知识分子题材一直备受作家青睐。以现代作家钱钟书和当代作家宗璞为例,《围城》和“野葫芦引”系列小说,均将知识分子这一“精神贵族”述著笔端。本文以“野葫芦引”和《围城》为研究对象,来考察作家对抗战背景下知识分子命运的书写,探析不同时期的作家对同一时代背景下的知识分子境遇的不同表述,从而构建起独特的知识分子话语。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抗战背景”是指以抗日战争为起点,来论述中国知识分
学位
晚清公使是中国近代较早睁眼看世界、体验域外生活的重要群体,在他们的奏折、电函、日记和诗文中记载了很多关于西方的科技文化与异域风情,而这些文字和实录所承载的新变,对晚清社会的启蒙与变革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推动力量。因而无论是从社会地位、影响力,还是从其对晚清社会、晚清文学的折射来看,他们自身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与独特魅力。  本文以晚清文学中的张荫桓、洪钧形象为考察对象,以晚清时期的历史文本与文学文本
学位
当代文坛的整体格局中,“70后”作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都处于被遮蔽的困境。新世纪以来,经过自身的沉潜创作和“文学生产机制”的外部作用,“70后”作家纷纷崛起形成突围之势。其中,徐则臣的作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可谓实力派,以创作实绩成为“70后”作家中的领军人物。本文试图以徐则臣为中心,考察“70后”作家的突围现象,并详细论述突围现象背后的成因。本文的写作从内外两方面因素结构全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
学位
人的生命虽然是有限的,但对生命的追问却是永无止境的,人类生活当中的每一个领域,都有对生命质量追问的不同角度和方式。作为一个作家,邵丽自创作初期便展开对生命质量的追问,她采取自己最熟悉的方式进行文学创作,用手中的笔孜孜不倦地一直走在追问的道路上,追寻生命更深刻、更深邃的价值与意义。  邵丽的文学创作练习阶段很短,从1999年正式开始创作到2004年小说《明惠的圣诞》这部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作品的发表,只
学位
城乡冲突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创作主题。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世纪以来的城乡书写不同于“新感觉派”笔下纸醉金迷的都市描摹,也不同于鲁迅、沈从文等作家笔下的写实性叙述或者田园牧歌式的乡土书写,而是将其放在城乡快速转型的文化语境下,展现出独特的时代意蕴和审美价值。而“70后”作家作为当代文坛的中坚力量,其城乡书写具有一种特殊的气质,即常常以客观冷静的写作姿态描摹小人物的命运,且以一种
学位
在桐城派古文向现代散文的转化过程中,周作人与桐城派的关系尤为重要。考察周作人与桐城派的关系,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二者对于言志文学和载道文学的看法;二是二者之间的散文渊源;三是二者之间是如何过渡的。  周作人与桐城派关于言志和载道的看法存在很大的分歧,桐城派主张的是“文以载道”,而周作人推崇言志的文学,这也是周作人批判桐城派的根本原因。但是在具体的创作和理论实践中,周作人的创作一直没有脱离载道文
学位
从古籍目录的角度研究唐五代别集,是唐五代文学研究的一条新思路,是古籍目录与文学关系的一次有意义的探讨。本论文以《郡斋读书志》中著录的唐五代别集为研究对象,考察唐五代别集的研究现状,厘清《郡斋读书志》著录唐五代别集的概况、史料价值及其文学批评方法,探讨古籍目录对唐集研究的价值,考查古籍目录所具有的文学意义。本论文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第一章对《郡斋读书志》著录唐五代别集的概况加以梳理。本章阐述唐五代别集
学位
《华英学生口语手册》作为晚清时期的一本口语手册,在语言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语料价值。  首先,本文对书中的否定副词进行了梳理,并把它们分为三类。即,1.“不”类,包括“不”“无”两个;2.“未”类,包括“未”“未曾”“不有”“没有”四个;3.“不要”类,包括“勿”“不要”两个。在此分类的基础上,对书中否定副词的语法功能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并对其否定的辖域和焦点以及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其次,
学位
本文在逐条辑录《文选集注》徵引《説文解字》(以下简称《説文》)条目後,统计得到:《文选集注》徵引《説文》172例,合155字,其中李善注117例,《文选钞》(以下简称《钞》)52例,《音决》2例,陆善经注1例。  对《文选集注》徵引《説文》的内容进行仔细分析并与今大徐本《説文》进行认真比对後发现,《文选集注》中各注家使用的《説文》版本与今大徐本主要依据的版本是基本一致的。通过考证引文与今大徐本有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