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焦虑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以河北大学为例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的转变,研究者们也逐渐转向学习者内在差异的研究,其中学习动机是选择某一课程的原生力量,而学习焦虑在一定范围内会降低学习动机的水平,自我效能感作为学生内在感知的成分,与两者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目前,对于学习动机以及学习焦虑本身的情况和差异研究已经比较充分,但对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和影响程度的研究还比较少。本研究主要调查了河北大学各汉语水平留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焦虑与自我效能感的差异分析以及相关性研究。以河北大学部分留学生的问卷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软件SPSS(25.0)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此次的研究方法主要为描述性统计分析、中介效应分析等基本方法。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河北大学的留学生总体汉语学习动机水平较高,融入型、工具型动机最为明显,学生的年龄、性别、学习时间、汉语水平、在中国时长、国籍对学习动机的影响明显;(2)河北大学的留学生的总体学习焦虑为中等程度,不同的国籍和性别的在学习焦虑上有显著差异;(3)河北大学留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较高,自我综合能力评价和自我语言能力评价均处于高水平,国籍的变化能够改变自我效能感的水平;(4)外推式动机与自我综合能力评价为正相关关系,融入型动机、工具型动机、成就型动机、外推式动机、内发式动机与自我语言能力评价均为显著正相关关系;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动机起正向促进作用;(5)学习焦虑各维度与自我综合能力评价为正相关关系,与自我语言能力评价为负相关关系,自我效能感可以解释学习焦虑71.4%变化原因;(6)在学习动机对学习焦虑的相互作用中,自我效能感起遮掩作用。在问卷数据以及结论基础上,分别就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提出建议,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内在动机的培养,并指引学生直面失败,吸取经验,及时地进行归纳和总结,公正理性地评价自身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学生应调整自我认知,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注重技能的全面提升和综合发展。
其他文献
自2004年第一所孔子学院成立至今,孔子学院的发展已经有将近十八年的历史了。孔子学院为我国的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汉语推广和文化传播的中坚力量。近年来,孔子学院的文化活动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国进行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拉丁美洲是孔子学院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其孔子学院发展速度之快、势头之猛,引起了众多关注。巴西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里约孔子学院”)是巴西境内成立
学位
“V上”结构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体系中颇为重要的语言点,该结构既入选了《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等教学大纲,也被纳入了很多汉语教材,例如《HSK标准教程》、《发展汉语》、《新实用汉语课本》等。由于“V上”结构的复杂性,对母语非汉语的外国留学生来说,无论是学习过程还是使用过程,都存在极大的困难,也不免会产生各式各样的偏误。“V上”结构的对外汉语教学对教师来讲亦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因此深入探讨“V
学位
在教学中,“教师输入”与“学生获得”之间总是存在距离,因此感知失配现象在教学中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策略判定、管控感知失配,教师的教学意图与学生对此理解之间的距离便会缩小,从而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新手教师壮大了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师资队伍,但是由于其教学经验不足等因素,师生感知失配问题在课堂中表现得更为突出。熟手教师处理类似问题的经验、策略值得新手教师学习、借鉴。本文以库玛(
学位
趋向补语既是汉语语法研究中的热点,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当前针对趋向补语的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将“v出”、“v出来”单独进行分析和对比的研究较少。“出”、“出来”跟在动词后作趋向补语的用法在汉语的日常交际表达中经常出现,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却很少对其进行系统的讲授,留学生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该用法,从而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偏误。本文以“v出”、“v出来”为
学位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越来越多的学习者希望运用汉语进行自由表达。汉语在印尼的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现有的汉语教学模式需要进一步创新。汉语口语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增强多元文化意识。为了解决目前在印尼汉语口语教学存在的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活动枯燥、学生口语训练较少等问题,笔者基于主题式教学理论,结合印尼普华三语学校11年级高级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中级汉语口语教学的研究。
学位
汉字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一大难题,和表音文字相比,汉字具有结构复杂、形近字和同音字多的特点,这些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汉字成为汉语学习的一大障碍。近年来,从对外汉语角度出发,对汉字书写偏误及教学进行的研究也不在少数,但是以往大多数关于汉字书写偏误的研究大都是从宏观角度出发进行研究,所得成果具有普遍性,但是缺乏一定的针对性,而且从对外汉字教学角度对“手”部件汉字进行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由此,本文运用文献
学位
颜色词作为词汇中重要的部分,文化内涵丰富,颜色词教学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颜色词本体研究成果颇丰,但是面对对外汉语教学的颜色词研究则较为薄弱。笔者选定“白、黑、红、黄、绿”5个基本颜色词和以其为语素构成的词语为研究对象,统计《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和教材中颜色词的分布情况,结合学生习得颜色词的偏误情况探究颜色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重点是颜色词的习得偏误研究,
学位
“之后”“以后”“然后”等词具有共同的语素“后”,且都表示时间先后衔接,词义颇为相近,对于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来说属于易混淆词。二语学习者难以真正掌握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较多偏误。本文使用Cite Space5.8.R3对中国知网中所有与易混淆词主题相关的文献进行整理,并对近四十年的易混淆词研究热点和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和重点文献梳理,形成了易混淆词分析的清晰思路。在借鉴前人
学位
心理动词是汉语动词的一个次范畴,同时也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对“全球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中的初等心理动词偏误现象进行分析,力图为提高心理动词的教学效果提出一些建议。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依据功能框架和语义特征相结合的方式从《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中筛选了21个初等心理动词,分析了这些常见心理动词的本体语言特征和使用规律,为偏误现象与原因的分析提供更加充分的理论依
学位
作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人才培养的一个关键环节,学位论文的写作是学生学习成果的集中展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作为学位论文写作第一步的选题就显得尤为重要。研究学位论文选题情况并提出相关建议,能够为今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写作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从而提高学位论文写作质量,最终有益于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人才培养。本文以河北省开设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高校为研究对象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