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粘虫Mytimna separata(Walker)属鳞翅目夜蛾科,是我国农作物重大害虫之一。具有夜间远距离迁飞,季节性往返,发生范围广,为害世代多,暴发性等特点。对粘虫迁飞定向行为及相关调控基因的研究,不仅可以为粘虫的预测预报提供理论依据,而且也能为解析夜间迁飞性昆虫的磁感受机制起到促进作用。本文利用昆虫飞行定向测试计算机分析系统检测粘虫的飞行定向行为,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分析技术分析隐花色素和磁感应基因受磁场环境和光周期环境影响的表达量变化。研究结果如下:
1、运用昆虫飞行定向测试计算机分析系统,对在正常地磁场和近零磁场条件下饲养的室内粘虫种群进行飞行定向行为测试。结果表明,在北京市海淀区的正常地磁场和赫姆霍兹线圈模拟的近零磁场条件下饲养的粘虫飞行定向行为一致:在夏季正常地磁场环境中粘虫群体共同定向朝西北,但在近零磁场和地磁场垂直平面分量翻转的环境中,两种饲养环境中的粘虫均失去群体共同定向行为,表明了地磁场磁倾角的变化对粘虫的飞行定向行为有影响,磁场可能是粘虫定向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2、对在长光周期(L16∶D8)和短光周期(L8∶D16)条件下饲养的室内粘虫种群和粘虫野外种群进行飞行定向行为测试。结果表明,在长光周期条件中的粘虫群体飞行共同定向朝北,而在短光周期条件中的粘虫表现为群体共同定向朝南,表明光周期的改变对粘虫飞行定向的方向具有较大影响;在吉林公主岭进行的野外试验结果表明:7月下旬当地的光周期近似为L15∶D9,粘虫野外种群群体无共同定向行为,9月上旬当地的光周期近似为L13∶D11,粘虫野外种群群体共同定向朝西南,进一步验证了粘虫有可能受到光周期的影响而改变飞行定向。
3、采用q-PCR技术,对在正常地磁场、近零磁场、长光周期和短光周期四种不同环境条件下饲养的粘虫的头、胸部的Ms-Cry1、Ms-Cry2及Ms-MagR基因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与正常地磁场条件相比,近零磁场下粘虫头、胸部的Ms-Cry1和Ms-Cry2基因的表达量有所下降,各日龄变化浮动较小;相比于Ms-Cry1和Ms-Cry2基因,Ms-MagR基因的表达情况受近零磁场影响变化波动较小。长光周期饲养环境下,成虫头、胸部Ms-Cry1和Ms-Cry2基因表达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短光周期饲养环境中则先上升后下降;相比于Ms-Cry1和Ms-MagR基因,Ms-Cry2基因在两种光周期中各龄期变化波动均较大,表明隐花色素和磁感应蛋白可能在粘虫迁飞定向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
1、运用昆虫飞行定向测试计算机分析系统,对在正常地磁场和近零磁场条件下饲养的室内粘虫种群进行飞行定向行为测试。结果表明,在北京市海淀区的正常地磁场和赫姆霍兹线圈模拟的近零磁场条件下饲养的粘虫飞行定向行为一致:在夏季正常地磁场环境中粘虫群体共同定向朝西北,但在近零磁场和地磁场垂直平面分量翻转的环境中,两种饲养环境中的粘虫均失去群体共同定向行为,表明了地磁场磁倾角的变化对粘虫的飞行定向行为有影响,磁场可能是粘虫定向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2、对在长光周期(L16∶D8)和短光周期(L8∶D16)条件下饲养的室内粘虫种群和粘虫野外种群进行飞行定向行为测试。结果表明,在长光周期条件中的粘虫群体飞行共同定向朝北,而在短光周期条件中的粘虫表现为群体共同定向朝南,表明光周期的改变对粘虫飞行定向的方向具有较大影响;在吉林公主岭进行的野外试验结果表明:7月下旬当地的光周期近似为L15∶D9,粘虫野外种群群体无共同定向行为,9月上旬当地的光周期近似为L13∶D11,粘虫野外种群群体共同定向朝西南,进一步验证了粘虫有可能受到光周期的影响而改变飞行定向。
3、采用q-PCR技术,对在正常地磁场、近零磁场、长光周期和短光周期四种不同环境条件下饲养的粘虫的头、胸部的Ms-Cry1、Ms-Cry2及Ms-MagR基因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与正常地磁场条件相比,近零磁场下粘虫头、胸部的Ms-Cry1和Ms-Cry2基因的表达量有所下降,各日龄变化浮动较小;相比于Ms-Cry1和Ms-Cry2基因,Ms-MagR基因的表达情况受近零磁场影响变化波动较小。长光周期饲养环境下,成虫头、胸部Ms-Cry1和Ms-Cry2基因表达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短光周期饲养环境中则先上升后下降;相比于Ms-Cry1和Ms-MagR基因,Ms-Cry2基因在两种光周期中各龄期变化波动均较大,表明隐花色素和磁感应蛋白可能在粘虫迁飞定向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