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中美大学的机构身份建构的话语策略比较研究--以大学校长的毕业典礼致辞为例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mi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批评话语分析作为批判性社会分析的一个分支,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批评话语分析最早由英国语言学家Roger Flower提出,它不仅关注语篇层面,更注重话语建构的社会层面分析,以揭示话语背后的意识形态,并阐释语言、权力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本文所选择的语篇为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致辞,因为高校校长的话语与政治话语没有紧密关联,所以权力关系在本文不会做过多赘述。
  本文以中美大学(各10所)共20篇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致辞为语料,基于Fairclough的三维框架模型,从文本维度、话语实践维度和社会实践维度分析中美大学如何运用话语策略来实现不同的机构身份建构。文本维度:从情态动词和语类潜势结构分析高校校长选择何种话语策略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从而建构机构身份。话语实践维度:主要从转述形式来考察说话者通过何种方式影响听话者并传播自己的意识形态。社会实践维度:从历史和文化语境来分析产生这种异同的原因。本文重点探讨三个方面的问题:(1)中美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致辞上话语策略的异同;(2)话语策略背后所隐藏的意识形态和机构身份;(3)中美高校身份建构差异的原因。
  研究表明,在描述层面,中国校长倾向使用中值情态动词以使演讲流畅进行;美国校长多使用低值情态动词以留给听话者更多空间进行思考。在解释层面,中国校长常使用直接引语来保留原句的风韵,降低因引用而造成语言理解上的差异,并使话语更具表达力和吸引力;美国校长则更多使用间接引语来减少说话人的主观情绪,提高话语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在阐释层面,历史和文化因素是解释中美两国大学的机构身份建构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其中文化因素中的集体主义、个人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家庭观念等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综上,中国大学建构出了一个温暖亲切,严谨务实,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奋斗机构身份;美国大学建构出了一种追求独立自由,注重个人能力发展,拥有国际视野等特征的机构身份。
  本文试图在Fairclough三维模型的指导下拓宽身份话语研究的范围,为我国高校在实施建设一流大学的任务下能进一步建构与“世界一流大学”同步的话语体系做出贡献。
其他文献
学术写作的传统观点一直强调学术文本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认为科研论文应尽量避免人称介入,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人称介入在学术论文中广泛存在。在所有人称介入表达中,第一人称代词复数we的使用最为频繁,功能也最复杂。研究发现,使用第一人称代词we作为一种写作策略,能够实施多重学术话语行为,凸显作者身份,实现与读者的互动,是影响学术语篇写作风格的重要因素。大量研究对比了不同学科或是不同作者群体(如,本族
学位
随着生态语言学的发展,生态课堂环境的研究日趋丰富。然而,对于什么是生态课堂环境目前并没有一致公认的观点。本研究借鉴现有的与生态课堂环境相关的研究,对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环境进行了定义。根据定义,并结合vanLier的生态语言学理论,本研究提出了包括给养和呈现两大构成成分的生态课堂环境模型,并以该关系模型为基础构建了生态课堂环境量表,然后采用该量表对大学英语生态课堂环境进行探索。  研究主要回答以下三个
学位
随着外语交际课堂在国内外语课堂的搭建与当代社会发展对应用型外语人才的需要,二语学习者的外语口语水平愈加重要,在二语习得研究与外语课堂教学领域以及第二语言测评中的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而口语流利度作为口语水平最直接的外在表现与重要组成部分(Housen&Kuiken, 2009),一直都是外语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关注的重点。一些国内外学者就口语任务因素从不同角度多个层面对二语学习者的口语流利度和口语水平
学位
“超语行为”这一术语在双语教育、多语教育以及第二语言学习等相关研究中常被提及,近年来已逐渐成为一个研究热点。自其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起源于威尔士,超语行为的定义和内涵不断延伸拓展。超语行为最初指“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翻译”。近年来许多学者如李嵬、OfeliaGarcía等人对超语行为的相关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更新拓展了超语行为的内涵与定义。李嵬不仅创新了超语行为的定义和理念,还进一步将超
学位
近几十年,学界针对一些高频的半情态动词展开了大量的语法化研究,譬如begoingto和haveto。然而,作为频率增长最快的半情态动词,needto的语法化及其快速增长的频率对其语法化的潜在推动作用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needto近几个世纪的语法化过程,以及频率对其语法化过程的影响。对needto语法化过程的探讨就三个层面展开,即形态句法-语音音系层面,语义层面和语用层面。这三
名词动用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由来已久,它是指一个名词在不添加任何词缀的情况下直接用做动词。名词动用是历史演变的结果,同时离不开人类的认知加工。此前语言学家对名词动用做了诸多研究,传统视角下的研究包括名词动用的语法分析,名词动用的修辞效果分析,以及英汉名词动用的宏观对比等,现代视角的研究把人类的认知因素考虑在内,进行了名词动用的语用推理以及认知机制分析等,研究成果颇丰。  但是目前对名词动用的历时
本文深入考察了当今中国多语种外语教育面临的困境,提议在英语教育中提升多语言意识。多语言意识虽非万全之策,却触及困境的症结所在——对多语种教育的片面理解。而这一片面理解源于英语教育普遍存在着单一的功利态度。“一带一路”背景下,本文认为英语教育中提升语言意识不仅会改善英语教育,还为多语种教育以及社会多语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  多语言意识始于教师,但中国教师多语言意识尚未得到充分的探索和大规模的调
美国喧嚣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因其繁荣的经济,思想的解放和工业产品的普及,被称为二十世纪前半叶最繁华的时代,也是实现美国梦的好时代。但繁华背后涌动的是,加剧的阶级分化、严重的种族问题、稳固的父权制和冲突的价值观。这些潜藏的问题,使得爵士时代的美国梦成为口头承诺,如海市蜃楼,转瞬即逝。菲茨杰拉德被称为爵士时代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曾被文学界喻为爵士时代最成功的作品;它真实而深刻地描绘了
学位
财经新闻受到了语言研究者的关注因其可以为投资信息集提供非量化的信息。许多语言学者研究了财经新闻的高频词汇并考察了这些文本的文体特征。但是,大部分研究关注的是单个词汇,如报道性动词以及表示市场价值变化的动词。语法型式(形式与意义的结合),作为研究各体裁语言特征的有效方法(如Biberet al.,1999;Groom,2005),却很少被应用于文体研究中。因此,本文分析的财经新闻的文体特征是基于对词
学位
词块指一种多词组合,其研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作为学术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词块在学术语篇中被高频使用。近年来,运用词块分析法的研究日益增多,主要涉及教学法、体裁、和学科差异方面的探讨。然而,就体裁而言,仅少数前人研究关注财经类文本。此外,对于相近学科间词块差异的研究也较少。  据此,本文旨在基于语料库的方法上,对财经类学科,即金融和会计学科学术论文中的词块进行研究。  本研究自建三个语料库: